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针对当前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政府网站内容单一、电子硬件研发技术对外依附性强、网络安全保障弱、网络监管法规不健全、网民参政缺监督、公务员电子办公技术有待加强、公众网上寻求政府服务能力有待培养等问题,提出了政府网站应注重建立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服务功能,加速开发电子政务硬件核心技术,加强安全保密系统建设,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的监管和运作,建立绩效审核制度,增强高素质公务员培养,增强公众网络问政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得到高度重视。发展电子政务,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进政府信息化,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建立县级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降低机关公务员的劳动强度等,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政府的管理也提出了挑战。当前政府管理创新需要依靠电子政务,同时,电子政务也成为了政府管理创新的有力武器。但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技术工具,要想实现政府的管理创新,还需要政府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政府与社会、企业、公众的互动方式,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与办事能力。如何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创新,需要政府及公务员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管理观念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其实施为政府提高公众服务的能力及建设阳光政务和透明政府提供了有效手段。电子政务模式是电子政夯建设的核心,关系着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从分析电子政务服务主体、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服务目标的视角入手,设想重构云南省电子政务模式为“服务导向型”的目标模式、“大部制”的组织模式、“外包”的建设模式和“参与互动”的运行模式,期冀能为促使云南省政府信息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搭建一个可操作的平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传统的行政体制、公务员自身素质、信息安全以及法制建设等策略。面对这些问题,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强法制建设等策略,从而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府在逐步改变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同时,无疑给公务员及其利益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公务员对待电子政府的态度如何也必将关键性地决定我国电子政府构建的进程.在这种意义上讲,电子政府构建的进程也可以说是政府与公务员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客观理性地分析电子政府对我国公务员及其利益的冲击,探索电子政府构建与公务员利益整合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从未来的国际性的发展方向上看,是指实体政府借助信息和技术为其对象构建的,旨在为其提供实质性政府服务的“虚拟政府”。在中国,电子政府的实现过程也被狭义地称为电子政务。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究其原因,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毕竟才刚刚开始,我国在信息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而阻碍了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构建成熟、完善的电子政府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它还需要靠大量资金的投入来完成全部转变。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本国的具体国情,将国外推行电子政务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与之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府,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电子政务道路。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府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本研究针对当前电子政府及电子政务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基本问题的界定不规范的现状,对电子政府、电子政务、政务流程再造、政务流程管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对政府电子化的动因以及电子政府与实体政府、流程再造与流程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电子政务规范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广泛应用,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多种应用模式,每个阶段、每种模式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非凡的意义、不同的应用领域。本文以绥芬河市电子政务建设为例,剖析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及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基本趋于成熟稳定,不仅深入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各领域,使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而且能够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推进公务员整体素质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更有利于建设高质量服务型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0.
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方式是支撑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是一项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如何正确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是研究与应用这种模式的核心.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外包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了电子政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操作模式和选择,初步提出在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中,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激励和绩效模型及项目委托代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与中国的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影响政府的管理模式 ,电子政府的建设改变了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 ,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流程进行不断改造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渗透性为服务行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子政务推动着服务行政的建立。以汕头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为例,电子政务与中国服务行政模式构建的相关性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二是电子政务与政府服务程序改革;三是电子政务与企业服务电子流程系统的建立。因此,应当将相关因素有机融合,以先进的电子政务技术为手段,以公众服务为中心,才能构建健康的服务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13.
国内电子政务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从提升政府门户网站功能 ,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利用 ,促进信息交换、互联、沟通和共享 ,以及调整和改革行政流程 ,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等方面 ,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理论及其项目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方式是支撑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是一项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如何正确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是研究与应用这种模式的核心。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了电子政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操作模式及其选择;引进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中,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激励和绩效、项目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项目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影响和改变行政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府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流程进行不断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府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府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政府的出现对传统政府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我们要在推进电子政府的建设中 ,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责任、服务和效率理念 ,并进行政府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公务员队伍素质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服务能力是公务员综合素质的反映,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体现着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提高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践行群众路线、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河北省为例,基于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务员服务能力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公务员服务能力模型。模型的建立为公务员的选拔、培训及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影响和改变行政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府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流程进行不断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转型的不断推进,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是现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中国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各部门网站,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电子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运用网络通讯技术使政府事务信息化,并通过网络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政府组织形式和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和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流程的信息化具体体现了电子政务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