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兴趣不仅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创新之母. 1.以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绪论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符弘睿 《职业》2012,(26):10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既是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学生能否学好,对今后学习专业课有很大影响.这门课不仅有汽车构造知识,也有汽车维修技能.学生既要懂机,又要懂电,甚至要懂微机、液压、气压等知识,学习内容多,知识面广.特别是刚接触汽车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功底薄,学习困难.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技能,教师就必须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志英 《职业》2012,(17):74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学好数学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都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数学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这些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帮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基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谈谈对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因为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而且小学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非常愿意接受学习这件事,如果学生厌恶学习,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放弃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电机与变压器>是技工学校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该课依赖电工基础理论,理论性、实践性强,对后续课的学习和学生将来的工作非常重要.当前,技工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底子薄,加上知识概念的抽象、空洞、乏味,学习起来不少同学感到很吃力.笔者认为,搞好<电机与变压器>课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创造性思维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这门课程,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大专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并不大。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适应未来幼儿园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整合教材内容,又要整合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容,以适应学生在未来幼儿园教学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田华 《职业》2012,(8):61
技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枯燥的知识灌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只能使他们离知识越来越远。怎样才能使教学生动有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机械基础这门课对技校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抽象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蓉 《职业》2011,(23):171-171
职业中专的《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面专业课的学习。而这门课程对刚进入职业中专的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知识基础就是初中学习了两年的物理,仅仅凭借这么简单的电路知识转换到《电工基础》的专业学习过于突然。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应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难点的突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基础知识补充几个方面入手,以不断提高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材的一门很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这门学科不仅关系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而且关系到学生在将来的技术工作岗位上能否独立承担本业务范围内的设计绘图和读图。由于本课程对新入学的学生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学生学起来深感枯燥乏味,难度大。笔...  相似文献   

10.
方磊 《职业》2016,(17):120-121
职业高中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厌学情绪强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数学在他们的认知里是一门枯燥无趣的学科,"学数学无用"的想法成了他们认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因素,即数学的生活化.本文从课前导入、教学过程、课中练习、课后作业等四个维度,探索基于生活视域的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困难,对于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法全面的掌握,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朱红萍 《职业》2012,(9):36
电路分析是职业院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学科教学法是以大纲为基准,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但由于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理论知识很抽象,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最后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根据职校生的特点,探讨符合职校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与复杂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无论是在对象上还是在程度上都不同于其他学科。相较于小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来说,初中数学内容的理论性以及抽象性更强,特别是在高一数学相关章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首先碰到的就是函数知识,函数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一部分的学习就连一些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都难以适应。  相似文献   

15.
陈晓娟  韩雅茹 《职业时空》2008,4(9):150-150
一、介绍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但同时“信号与系统”也是一门以数学推导为核心的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概念比较抽象,数学计算比较繁琐。如果没有实践性教学环节,只靠黑板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只能依靠做习题来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而大量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则不能实际动手设计、调试和分析,那么教学中的负面效应将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实验在课程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杰 《职业》2010,(11)
在多年的技工学校电子专业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最深的就是学生学习电子电路这门课入门难,因为在中学里接触的都是线性电路,所以学生对非线性非常陌生,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到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以及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普遍感到吃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入门,是这门课教学的迫切要求.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思想.在讲授图解法分析放大器时,笔者采用启发式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尤其是机械类学生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学质量.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制图课同时要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工作就业服务.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制图的预备知识不足,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这些都给制图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岗位对制图课的要求又不能降低,因此,<机械制图>课的学习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实训、实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何使<机械制图>好教易学,成为众多制图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改革<机械制图>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杨文位 《职业》2008,(5):73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与基础文化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学习这门课需要空间思维能力.它是学生进入职业学习阶段首先要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足,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恰当地运用生活实例,对学生学习这门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涛 《职业》2010,(27)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必须根据技校数学本身的专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机勃勃、妙趣横生呢?  相似文献   

20.
王新娟 《职业》2011,(32):164-164
《机械制图》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方法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学习后续的机械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及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新生一入学即开设这门课,一直持续三个学期。当前,技工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加上知识概念的抽象、空洞、乏味,不少同学学习起来都感到很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