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明上河图》中的“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清明上河图》的卷末处,绘有一个挂着“解”字招牌的铺面。它正当十字街口,一张类似柜台的长案,横堵在敞开的门里面。既无人物,亦无任何货物。这里是经营什么业务的呢? 1958年5月,故宫珍藏的《清明上河图》首次影印出版时,郑振铎先生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对长卷所绘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却唯独没有提及这个铺面。不久,徐邦达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刊》创刊号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初步研究》,提到:“路南还有挂  相似文献   

2.
对邹身城的《清明上河图》论点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刊载邹身城君《<清明上河图>的命名》一文,文中所论各点,笔者认为有些地方与史实不甚相符。今据邹君所论各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邹君所据的《清明上河图记》为何人所撰,应该写出,否则使广大读者无法查证其原文。如邹文中的“所载:原先那幅有徽宗御笔题签加盖御玺的清明上河图,所绘内容幅度较大,系从汴河东水门外,十余里的荒郊起,一直画到宫苑。那就更与‘清明坊’之说,大  相似文献   

3.
读了高敏先生《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后,很受启发,然而觉得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诸如:低税率“假民公田”性质如何?起于何时?它与“赋民公田”关系如何?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不妥之处,望高先生及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谓敦煌变文,是指《敦煌变文论文录·附录》《苏联所藏押座文及说唱佛经故事五种》》(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四月一版)。经由白化文、赵匡华、周绍良诸先生校勘,后来项楚先生又对其中《维摩碎金》一篇进行补校(见《南开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五六——五九页),无疑都是付出心血、颇见功力的校勘。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查核,笔者发现尚有当校而漏之处,已校者亦有值得商榷以求辨正的条目。今将管见陈述如下,以就教于白、赵、周、项各位先生,并望得到其他专家学者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所继承的绘画传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振铎先生在其《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郑先生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专讲《清明上河图》所继承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说“它乃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的伟大创作之一,很少有同样的长卷子表现出那末丰富的社会生活来的”。这一论点无疑是完全正确的。郑先生为了说明自已的论点,曾开列《贞观公私画史》中的十七人作品共十九幅,同时又开列了《宣和画谱》中若干同类图画,作为证据。对  相似文献   

6.
笔者研究《清明上河图》,所以对宋代汴京城地图甚感兴趣。拙著《清明上河图之综合研究》1967年在台湾出版后,笔者仍不断留意与此有关的养料,积数年所见,搜集到不尽相同的汴京城图九幅: (一)《汴京城圈及穿城汴河上桥梁示意图》,徐邦达绘,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进国际民间文艺的学术交流,加强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民间文学论壇》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介绍了日本学者铃木健之先生的题为《“机智人物故事”笔记——试论其欺骗性》(赖育芳译,以下简称《笔记》)的文章,并在同期发表了了祁连休先生的《试评“骗子”说》一文,就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是否是骗子及其它有关问题展开了极为有益的学术争论,笔者愿同大家一起讨论。本文拟通过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阿克顿巴的故事》的主人翁及其哄骗行为的介绍和分析,谈谈对《骗子》说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期待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8.
关于《清明上河图》与汴京城图的若干问题──与刘渊临先生的几点商榷周宝珠张择端的绘画杰作──《清明上河图》(下边简称《清图》)传世以来,自中原流传各地,加之后代各种摹本传遍世界,使这一艺术珍品大放异彩,这种现象在中国古典画中极为罕见。近半个世纪以来,中...  相似文献   

9.
王达津先生《王维的生平和诗》(载《唐代文学论丛》第三辑)一文,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全面论述王维生平和创作的论文之一,旨在“重新考订他的生平,把诗尽量分清是什么时期的作品,根据这再论述作家的思想和他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便能比较全面地评价这一盛唐年辈较早的作家。”这种努力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读完全文,发现先生所作考证多有疏误。兹举数端略申鄙见而就教焉。笔者学识俱浅,不能自圆处容或多有,诚恳希望先生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周宝珠一、宋都东京与《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创作于我国十二世纪初的宋代,它伴随着我国古代城市在北宋所发生的历史性转折变化应运而生,鲜明地反映出那个时代城市的历史特征。北宋首都东京汴梁,亦称东都或汴京,即今之...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陈铁明、侯忠义先生《岑参集校注》附录《岑参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并谓永泰元年(765年)十一月岑参由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这是正确的。但他出刺嘉州的缘由,二文却未予揭示。现据有关诗文及史料,对其原因作一探索,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杜牧诗文编年,缪钺先生做了扎实的考证工作,《杜牧年谱》,给杜牧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后又有胡可先、曹中孚同志的《杜牧诗文编年补正》,《杜牧诗文编年补遗》,在《年谱》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进展。但是,截止目前,杜牧诗文,特别是诗歌,尚有相当数量未曾系年,这对杜牧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罕。笔者喜爱杜牧诗文,研读中略有发现,愿将所得奉献给大家。其中《年谱》、《补正》、《补遗》未系入的,诗十首,文一篇;《年谱》、《补正》误系、或未加考辨和考证不确、不充分的,诗八首,文三篇。笔者考辨、补正杜牧诗文写作年月,除了引证历史资料记载外,着重从诗文本身的思想内容与语句进行辨析,有的作了推理判断,因而难免错误,望方家、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晏子春秋》校释补(节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自清代孙星衍著《晏子春秋音义》以来,校释《晏子春秋》者继踵。正误补遗,各有所获。吴则虞先生汇各家之说,并述己见,成《晏子春秋集释》,其功殊伟。笔者在这方面作了若干补充,对诸家之说,间有不同看法。当否祈予指正。所引诸说分别见于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卢文弨《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顾广圻《晏子春秋》校本、洪颐煊《读书丛录》、苏时学《爻山笔话》、俞樾《诸子平议》、于鬯《香草校书》、黄以周《晏子春秋校勘记》、陶鸿庆《读诸子札记》、刘师培《晏子春秋补释》《晏子春秋斟补》、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郭沫若  相似文献   

14.
《南柯太守传》是唐人传奇中的佼佼者,又是产生得较早的“传”类作品,因此对它的研究无疑是唐代文学研究中较重要的课题之一。1984年第1期《文学遗产》所载路工先生《<南柯>与<南柯太守传>》一文(以下简称路文),对《南柯太守传》的题材来源提出了新解,认为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说《灵怪集》中一篇《南柯》”为底本敷演而成的,并以此作为鲁迅先生所言“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的证明。此外,路文还涉及了《南柯太守传》的主题思想等问题。本文拟对路文的发现和论断提出不同看法,同时对《南柯太守传》的主题思想作一番探讨研究。笔者学识谫陋,谨以此就教于路工先生及读者诸君。  相似文献   

15.
杜牧(八○三——八五二),字牧之。他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历代对于杜牧的研究,成就很高,尤以今人缪钺先生的《杜牧年谱》较为详备,特别是《年谱》给诗文编年,对研究杜牧及其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笔者读了杜牧诗文及《杜牧年谱》,受益很深,启发很大,因而就以《杜牧年谱》中的编年诗文为基础进行研究,订正其中部分错失,对《年谱》中没有编年的诗文,尽可能地编年。本文列入的杜牧诗文共二十二篇,其中诗十八首,文四篇。有关杜牧的部分行年,仍参照《杜牧年谱》,特此说明。限于笔者学识浅薄,文中错误定然不少,敬请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荣孟源先生写的《再谈<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再谈》)一文在《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一期发表后,笔者连续写了《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一论》)及《再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二论》)两文,分别刊登在《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一、二期。惟因篇幅所限,还有些话没有说完。兹再撰此篇(简称《三论》),以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发表了俞吾金教授《从抽象认识论到意识形态批判》(简称《意识形态批判》)一文。笔者对此文提出一些不同意见,请俞先生赐教。一俞先生在《意识形态批判》一文首先指责现行认识论的抽象化,认为现行认识论关于认识的前提、主体、对象、过程和检验  相似文献   

18.
徐朔方先生在《晚明曲家年谱·浙江卷》的《孟称舜行实系年》一文中,将祁彪佳的《孟子塞五种曲序》一文定为伪作。笔者曾撰写了《(书舶庸谭>中的戏曲史料二题》一文,对徐先生所持的几点理由提出了商榷。但是,当时的一个最大遗憾(或曰缺陷),是无论徐先生还是笔者,以及最早对《孟子塞五种曲序》进行诠释的陈多先生,都没有找到此序的原始出处;因而,所谓的真伪之辨,都无从确切坐实。祁彪佳确曾为孟称舜的《贞文记》传奇作序。但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七言诗起源新探》(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一文中曾提出,“七言诗起源于西汉的《郊祀歌》”,“《景星》后段12句七言宣告了七言诗的诞生”。我在该文中并认为“七言诗由新兴的三言诗与旧有的四言诗有机建构而成”。本文将就七言诗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再作些探索,望读者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代的皇宫贵族、文人墨客对《清明上河图》的掠夺和收藏,也从未停息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