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例如,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在广泛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治乱兴衰,各个王朝不断地兴亡交替”都是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的①。也有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以朝代更替而解体,江山易主而瓦解。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瓦解,所以,封建社会能一代延续一代,缓慢地向前发展。”②还有人说:“自耕农经济或个体小农经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秦汉时期,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在集权和分权的问题上屡有斗争,但一直是集权的思想占上风,封建集权的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体的政治制度。如何评价这种历二千多年而一直奉行不衰的集权制度,在历史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止的问题。而林彪、“四人帮”一伙,为了给其推行的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寻找历史依据,更将秦汉时期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无限地加以美化,以“历史发展的必然”和“阶级斗争的需要”为借口,为封建帝王的独裁专制辩护。为了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很有必要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思想,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和剖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达二千多年之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有的认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有的认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有的则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上层建筑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封建经济基础,充其量只能发生某种限度以内的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还必须通过封建经济结构内部的条件才能发生它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一是在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下,地主、高利贷、商业资本三位一体都以农民阶级作为残酷剥削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五四”前夜的新文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坚决性和深刻性,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文化传统,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封建重压下的一次新觉醒,对于后来可能彻底铲除阻碍中国历史前进的封建主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开端。(一) “五四”前夜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是同当时的实践政治紧密相关的。尽管《新青年》周围那群先进的思想家一开始就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他们的批判锋芒,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指向中国固有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并没有破除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软弱的资产阶级,不仅无力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上的反扑,也无力防止其政治上的复辟。所以,尽管  相似文献   

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它集二千多年来封建统治之大成,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峰,雍正中期设置的军机处便是重要的标志。封建专制主义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军机处就是秉承皇帝旨意经办重大军政事务的最高中枢机构。本文试图分析军机处与封建专制制度的关系,从而对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简论基督教对西方法治主义形成的影响——兼及中国古代的法治论刘成安谈起西方法治主义,人们通常首先会想到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革命浪潮中,鼓吹法治成为讨伐封建专制的一面鲜明旗帜。由于教会势力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支柱之一,因而...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要比其经济基础缓慢得多;同时,消除旧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要比铲除其经济基础需要更长的时间。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后完成,是在两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建立,是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最后完成的标志。程朱理学系统地完整地表现了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特别是集中地表现了后期封建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特征,是我国封建主义经济制度成熟和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的思想反映。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封建专制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所采取的国家组织形式和统治方法,主要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洽;没有民主制度,不仅不让被统治阶级享受民主,连统治阶级内部也无民主之可言;实行威吓主义,用残暴野蛮的方法进行恐怖统治,没有人身权利保障。专制主义浸渗在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也鲜明地反映在封建法制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的行列中,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年)占居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勇敢战士,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是促进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确立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律思想,在当时为资产阶级建立新的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后世资产阶级法制进一步完备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明清的封建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是中国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开始崩溃的时期。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更加尖锐和复杂,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使封建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考察一下明清的封建专制,对于了解和批判直到现在还在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家长作风等是有帮助的。本文只就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两个主要方面略予论列。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皇权主义给予农民起义的所谓积极作用,议论颇多。但是,检验历史科学的唯一标准,应是历史实际。事实上,当农民起义军打起皇权主义这面旗帜时,他们岂能料到,这面旗帜上竟分明地绣着两个触目惊心的黑字——失败。 中国自周秦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大肆鼓吹“天命论”、“君权神授”、“真命天子”,极力地神化封建地主阶级的总头子——皇帝。还拚命地宣扬“三纲”、“五常”等一整套封建纲纪、理论道德,以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  相似文献   

12.
武昌首义的辛亥革命迄今已历百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是其伟大成就。鲁迅与胡适都曾热情欢迎赞颂。而他们同袁世凯尊孔复辟丑剧的斗争,表明共和与帝制的矛盾仍然尖锐而长期地存在,辛亥一役并未完成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文化的任务。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灵魂。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倡行打倒孔家店,即是要打破君主专制的灵魂,替中国的民主共和的现代社会打造思想文化的基础。专制永长,昭苏非易,反对专制主义及固有精神文明的种种劣根性,任务仍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朱元璋既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又摧残和扼杀人才。文章在考察这一历史现象的经验教训时,认为这两个方面是互相矛盾而又彼此统一在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这一点上。这种复杂现象的出现,决不是朱元璋个人出尔反尔的品质问题造成的,而是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统治必然产生的社会问题。结论是:封建专制主义是人才成长的大敌。而封建文化专制这把软刀子对人才的扼杀尤其厉害,其严重后果远在屠刀的直接诛杀之上,最终导致了明清科学文化的衰落。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地主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专制集权的经济基础是地主经济。但史学界有些同志却认为“自给自足的小自耕农经济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我们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一我们认为,主张小自耕农经济是专制集权的经济基础的观点不符合马列主义的原理。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5.
处分是封建政府对官员违纪违制等失职行为予以的一种制裁。迨及清代,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强化,国家政务活动的进一步规范,朝廷更加重视对官员失职渎职行为的处分,这些处分不可避免地对官员各方面产生了影响。而官员们为了避免出现丢官罢职、经济困顿的状况,又开始了对处分的种种规避,从而形成了封建政府与官僚集团之间处分与规避的互动争斗,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从宋代以后,以祠堂、家谱和族田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封建家族制度,成了封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牢固基础之一。从封建家族制度方面来探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缓的原因,无疑是史学研究中非常必需而又比较薄弱的课题。早在六十年初期,傅衣凌先生就曾经提出,有必要从乡族势力的作用方面来究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滞的问题,并且写了《论乡族势力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干涉》一文作为示范。本文想依据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史实,对封建家族势力如何直接阻滞、束缚、破坏社会生产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作为对傅先生上述论文的补充和诠释,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中央集权制是唯一的政体形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封建帝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独裁的官僚政治。这一政体,在历史上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同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有两重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阻滞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历史包袱。研究封建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批判封建主义,铲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恶劣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吴虞反对旧道德,批判旧礼教,名震一时。他在当时思想界起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封建道德、攻击孔教的一位“健将”,在近代伦理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留给后代一个极为沉重的“包袱”,封建专制主义的伦理道德,至今还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动,批判肃清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当前思想战线上一个不可轻视的任务。因此,今日回顾、分析和评价吴虞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孟德斯鸠、洛克的理论影响了美国国家政体的形成,那么我国封建国家政体的形成则是受法家理论指导的。如果说,西欧的封建专制主义是单层次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统治,而我国则是双层次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和君王对于人臣的统治。前一个层次集大成的设计者是商鞅,后一个层次集大成的设计者是韩非。而《管子》则集齐、秦法家之大成,兼及儒道。之所以时代终于接受了法家理论所设计的专制主义,是由于长期兼并战争的需要。战争,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封建国家政体的形成、双层次专制主义的形成,而且决定了我国封建国家是全能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一场封建法西斯的统治,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十年浩劫,然而,也开拓了人们的政治视野。透过“革命”的词藻和“激进”的理论,人们终于发现这伙黑帮彻头彻尾地浸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毒液。这才大彻大悟,明白了一条极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