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离不开市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育市场,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开发山区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搞活商品流通,把山区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山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一、用市场经济观点认识市场,确立山区经济发展新战略发展山区经济,必须树立市场先行的战略思想,把流通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大量的事实说明,山区更需要市场,抓好市场建设,对于山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村开发移民的人口结构及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开发移民是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形式,它把人口迁移与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反贫困有0机结合,通过人口迁移,合理调整人口的分布格局,重新配置资源,使贫困人口从中受益,从而实现反贫困的目的①。从1984年开始,宁夏成功地实施了吊庄移民,组织南部山区人口向北部J!Q区及山区  相似文献   

3.
广西山区占全区土地面积近80%,而人口只占全区的20%左右。通常所说的广西八大优势,其中林业、水力资源、有色金属矿产、水泥原料、土特产以及外贸出口产品和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山区。由于山区是我区资源丰富的宝库,重要的战略后方,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西经济建设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山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山区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山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独占性强 ,比较优势明显 ,人文旅游资源中少数民族风情资源优势突出 ,旅游资源组合良好 ,旅游资源地域特色各异 ,部分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较差的特征。针对山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引导 ;科学规划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 ;加强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信息闭塞、加大资源宣传力度 ;加快人力资源的培养 ,创新用人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部分县 (市 )脱贫致富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所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回顾与思考 ,本文认为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在山区 ;尽快开发利用山区丰富的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应形成产业经济群落 ;异地开发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扩大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重庆黔江区地处渝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属土家族苗族聚居区。黔江的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小南海景区为代表,另外还有武陵山、官渡峡、神龟峡等重要景区。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本文以江西西北部丘陵山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剖析为基础,探究丘陵山区土地资源潜力挖掘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分析评价我省山区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其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山区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奉新县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新县地处赣西北部,是一个仅有28万人口的山区小县,该县具有种植猕猴桃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资源条件,中华猕猴桃79-1、79-3、79-5三个品种就是从该县选育成功的,在全国该县人工栽种猕猴桃最先获得成功,猕猴桃因此也成为奉新县最具特色的果品资源。...  相似文献   

10.
保康县位居鄂西北山区,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山区资源优势正在逐步向经济优势转化,建成了粮食、烤烟、茶叶、食用菌、干鲜果、木本药材、用材林、畜牧、家禽、蔬菜油料等10大基地。将十大基地项目按产业化组织运作,按市场需求,对资源开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系列化服务。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新机制,使山区经济开发进入快车道。为达此目的,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抓认识使动农业产业化对迅速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农业意义重大。一是可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由相互脱节变为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辛 《社会科学》2006,(5):5-17
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中兴起的全国性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初始的安置青年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迅速发展成为“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其间出现了一系列知识青年的生活生计、生产劳动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心态由此出现反复,并形成了社会的共鸣。党和国家进行了多次的政策性调整。这场运动从轰轰烈烈兴起经十年到悄然偃息之后,给人留下了多重的思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大有作为;还是有所作为;或是无所作为?只有以实践来检验之,并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王明前 《学术探索》2005,(5):106-113
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均有所继承,实为中西文化共同熏陶的产物。太平天国制度并不尽法周礼。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太平天国领导人不可能去追求君主专制制度以外的政治思想。尽管太平天国酝酿、发动与进行正值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但这一背景特别是所谓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应被强调。太平天国发源于广西客家山区,客家文化和客家族群心态深刻影响了太平天国政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从化市山区城镇中小学进行了包括教师对现职业的感受、评价和重新择业的意向为内容的调查研究,并据调查结果作出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代煤矿多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煤炭能否运销出去成为各煤矿经营的关键要素。在铁路修建之前,各煤矿的运输大多依赖人力、牛车或水运等方式,路途遥远,效率低下,运费高昂,且运量有限,所费时日颇多。铁路修建之后,不仅大大便利了煤炭的运输,而且由于铁路本身是煤炭消费大户,使得路、矿关系日益密切。在此基础上,路矿之间还会衍生出其他多层次关系。这些关系建立在运输基础之上,却又远远超过运输层面。它们之间紧密相连,相互间或多或少具有连锁反应。路、矿双方之间利益错综复杂,相互让利而又彼此收利,是一种长期合作的互利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发展草食牲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海南中部山区牧草丰富 ,已有养牛传统 ,应从改良品种入手 ,加速发展肉 (奶 )牛产业。  相似文献   

16.
作者阐述了阿卡族的族源、迁徙过程、人口及分布,分析了阿卡族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in less precipitation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On the contrary, during negative index times, a weak summ  相似文献   

18.
叶辛 《社会科学》2007,(7):142-150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但上山下乡运动真正的结束,却是此后好多年的事。有关部门对上山下乡运动后遗症的处理和对知青们工龄的认定,标志了这场轰轰烈烈经历了27年的运动终于成了历史。  相似文献   

19.
穆葳  向晋卫 《理论界》2014,(10):48-51
先秦时期,霍太山和霍山神的崇拜盛行,霍太山作为历史上的“五镇”之一,在其早期发展中就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和历史含义。之后,由霍太山崇拜衍生出的霍山神崇拜形象多变,对霍山神的信仰方式也不尽相同。先秦时期的霍山神崇拜有诸多自身特色,其中对霍山神崇拜影响最大的仍是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20.
山西历史战争景观诗歌及诗人空间分布及形成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诗人笔下的以人类战争活动为题材的诗歌及战争诗作者本身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诗作的内容风格、作者籍贯的地理空间分布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山西作为我国历史战争的重要策源地,出现过数量众多的战争诗人,他们的籍贯往往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地域、甚至家族之间;而诗作内容所依托的城市、河流、山脉等地理景观,则更为集中,形成了“诗城”、“诗河”、“诗山”等战争文化地理景观。这种空闻分布形成的动力机制不仅是区域历史战争的反映,同时也受着地域政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