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中间,在我国哲学战线上有过一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据说这场论战是由杨献珍同志解释“合二而一”论挑起的。然而人们并没有看过杨献珍同志解释“合二而一”论的文章,因此这场同假设对手的论战,就只能以“批判”者暂时宣告自己的“胜利”而留痕哲史。在批判中,对于最初提出“合二而一”这个哲学命题的古人方以智,也遭到株连,进行讨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批判始终存在着疑问,有些同志一直认为“合二而一”论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理论问题,并不是不能研究的科学禁区。我认为,要研究“合二而一”这个哲学命题,就必须对方以智在《东西均》一书中提出的“合二而一”的原意作实事求是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最近哲学界展开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争论,我们基本上同意项晴、沙人等同志对“合二而一”观点的批判的意见,我们认为“合二而一”的论点实际上是取消斗争融合矛盾的错误论点。这里不想多谈。现在着重对《人民日报》7月19日发表的姚伯茂同志的“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一文,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姚伯茂同志与其他同志指正。姚伯茂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两类矛盾的论点,即把矛盾分为“以斗争性为主”和“以同一性为主”的两种不同类型。在学术讨论中这种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他的论点却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3.
杨献珍同志说:“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语,‘合二而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是合二而一的”,客观事物根本规律的“合二而一”,来自方以智(明末人)的《东西均》,这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思想,是否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是否是“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本文就方以智的“合二而一”,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基本思想是调和矛盾、否定斗爭、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这是杨献珍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55年,他在《什么是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爭——批判胡风小集团的哲学思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題》等讲稿和文章中,就曾宣扬过这个思想。当时,他是通过大讲认识论来宣扬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就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中、郭佩衡同志在《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一文中,指出了杨献珍同志宣扬所谓“‘是——否,否——是’,对立统一”的问题。到底“‘是——否,否——是’,对立统一”是什么意思呢? 杨献珍同志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间在给高级党校轮训班讲课时印发的《“是——是,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对“合二而一”论的批判,把杨献珍同志连同历史上最早提出过“合二而一”的哲学家方以智一棒打死,把“合二而一”说成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糟粕”。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合二而一”论,搞清楚杨献珍同志阐释“合二而一”的意义及实质,有必要重新对方以智的哲学思想体系,进行认真研究,全面分析,做出公正的结论。一、方以智在哲学根本问题上表现了唯物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7.
杨献珍同志说:“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语,‘合二而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是合二而一的,同‘一分为二’是一个意思。”“‘合二而一’,(来自方以智[明末人]《东西均》之第24頁),‘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見7月17日《人民日报》)艾恒武、林青山说:“事物是由两个对立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見[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辯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見5月29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8.
坚持毛泽东同志的“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反对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的矛盾调和论,这不只是个学术理论上的问题,同时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最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使我们从理论上划清了这二者的原则界限,认识有了提高,这是很大的收获。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在行动上、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分为二”,反对“合二而一”。实际工作中的“合二而一”论,表现多种多样,它虽然不象理论问题那么系统、集中,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十九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姚伯茂同志的《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一文。文章认为:“按照矛盾双方同一性与斗爭性的不同情形,可以将矛盾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斗爭性为主的矛盾”;第二种类型是“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以斗爭性为主的矛盾”,需要通过斗爭去解决;而“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则应该用“合二而一”、即把对立面结合起来的方法去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題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場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唯物辯证法的精神实质的爭论。在我们看来,“一分为二”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的、完整的、科学的表述。杨献珍、艾恒武、林青山等同志提出来的“合二而一”论,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歪曲。杨、艾、林等同志企图以“合二而一”论来代替“一分为二”,潘庆斌、姚伯茂等同志攻击“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企图以“合二而一”来“补充”一分为二”,这些都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11.
柯阳同志的《关于‘一分为二’的对说》,是一篇充满烦琐议论的文章。贯穿全文的基本特点,是在概念上钻牛角尖,而不是对理论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研究和分析。当然,在大量的烦琐议论背后,却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一方面声言反对艾恒武、林青山等同志对于“合二而一”的理解,一方而又煞费心地寻找论据,继续为他的老师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辩护。柯阳同志认为:对于“一分为二”,也必须一分为二,即分为规律和方法;方法又可以一分为二,即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按照狭义的理解,“一分为二”就是分  相似文献   

12.
“一分为二”还是“合二而一”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论战,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主张“合二而一”的杨献珍、林青山、艾恒武等同志,都是抓住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结合”、“统一”、“联系”起来的一些问题,为“合二而一”作辩护的。例如:“多快与好省、产量与质量,是不可分地联系着。”“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包含着许多互相对立的方面。首先就要找到把对立的方面联系起来、统一起来的条件,在工作中把对立的方面统一起来、结合起来。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两条腿走路’。”因而在这些同志看来,“学习辩证法,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起来的本事。”也就是他们说的“合二而一”。姚伯茂同志在“浅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一文中,进一步把这些观点系统化、“理论”化,因此,我们想就姚伯茂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必须“结合”、“统一”的矛盾,“一分为二”对它们究竟适用不适用,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十五年前,哲学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激烈争论。由于当时有人引用方以智《东西均》中的“合二而一”一语,以为这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这就牵连到对于方以智宇宙观的评价问题。那些认为只有“一分为二”才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的人,把“合二而一”看作是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于是方以智就成了所谓“合二而一论”的形而上学者,而遭到无情的批判和全盘的否定。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公正的。因此,对于方以智的宇宙观的性质问题必须重新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姚伯茂同志为了替“合二而一”论辯解,裝着要对矛盾作具体分析的样子,将矛盾划分为“以斗爭性为主”与“以同一性为主”两类,并竭力证明后一类矛盾就是“合二而一”。他一再援引红专矛盾作为“论据”,说什么红专矛盾就是“以同一性为主的矛盾”,就是“合二而一”的,说什么党的“又红又专”方针,就是根据红与专“合二而一”提出来的。姚伯茂同志的这种论调显然是十分荒謬的。它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对实践也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有加以彻底驳斥的必  相似文献   

15.
对于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荒谬性,报刊上已发表了不少文章加以批判。这里准备从政治方面分析一下“合二而一”论的反动性,由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当前哲学战线上的这场大论战的重大意义和对我们的革命工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这场大论战本来是杨献珍同志挑起来的。但是论战开始不久,正当许多同志开始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对“合二而一”论展开批判时,却有人站出来替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打掩护,说什么不要把学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事物是“合二而一”还是“一分为二”的讨论,反映了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对立。“一分为二”,准确、生动而又通俗地表达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辯证法的世界观;杨献珍等同志提出的“合二而一”思想,它不仅不能表达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是和对立统一规律根本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杨献珍同志说: “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所以在观察问题的时候,要‘一分为二’”“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 “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四年哲学界对“合二而一”的一场批判,是党内那个所谓“理论权威”一手策划的,关锋这个哲学战线上的恶棍,在那个“理论权威”的支持下,充当了攻击诬陷杨献珍同志的凶恶打手,他用“撒仁兴”的笔名写了《“合二而一”是阶级调和论的哲学基础》一文,极尽诬陷攻击杨献珍同志之能事。文化大革命中,他又成了林彪、“四人帮”向党进攻的反革命急先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都留有被他砍伤的刀痕。不清算这个恶棍在理论界的累累罪行,难以平理论工作者的公愤。关锋胡说:“坚持‘合二而一’的人们,也正是坚持杨献珍的‘合二而一’哲学”,制造了理论战线上一次惊人的株连。关锋给“合二而一”一股脑地扣上了“反对唯物辩证法”、“反对阶级斗争”、“否认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效劳”、“为资本主义辩护”等罪名。因此,彻底推翻那个“理论权威”和关锋强加给杨献珍同志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诬陷不实之词,对于肃清林彪、“四人帮”在理论战线上的流毒,恢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论战的中心问题是,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杨献珍同志在以“合二而一”的矛盾融合论,反对辩证法的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时,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大做文章。说什么“矛  相似文献   

19.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題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爭论。这一爭论不是什么字句之爭,它直接涉及到人们对馬克思主义辯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问題,也间接涉及到如何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古人思想的问題。“合二而一”一语出自方以智的《东西均》。按照杨献珍同志的理解,这句话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这一看法受到反对后,又有同志认为,这句话虽未表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但却表述了对立统  相似文献   

20.
杨献珍同志为了用“合二而一”代替一分为二,不惜千方百计地歪曲辩证法,利用辩证法的某些用语作掩护来偷运形而上学。辩证法承认矛盾双方是又联系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杨献珍同志就特意选中了“联系”二字大做文章,说“对立面的统一思想,只是说矛盾的两个侧面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矛盾的统一,只是说矛盾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意思。”他甚至于说:“学习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学习辩证法,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等等。杨献珍同志左一个“联系”,右一个“联系”,以为只要抓住了“联系”二字,就可以“证明”一切事物都是“合二而一”的。其他一些“合二而一”论者,也随声附和,把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说成就是“合二而一”,并且把“合二而一”到处应用,到处联系。杨献珍同志要大家认真地把“联系”两个对立的思想当成本事来学,把“合二而一”当作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为了划清“合二而一”和一分为二这两种世界观的原则界限,我们下面准备谈一谈“合二而一”论者所讲的“联系”和辩证法的联系有什么原则区别?杨献珍同志所说的“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究竟是什么样的本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