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渊明 《职业》2009,(8):30-30
你曾听过有些资深面试官说自己能在三分钟时间内看懂一个人吗?其实这是可以做到的,一方面它需要丰富的阅历与对人性的极强敏感度,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某种技能与方法——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解读人性的密码,透过肢体语言这扇窗口我们可以迅速;隹确地了解、判断一个初次谋面的人。  相似文献   

2.
沈代军 《老人世界》2010,(10):49-49
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人的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会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相似文献   

3.
《现代交际》2009,(2):51-51
舞蹈,是人类最富于艺术性的肢体语言,人可以用嘴撒个谎,可是用舞蹈来进行欺骗却是难上加难、男人跳舞的方式和喜爱的舞蹈,比说话更能透露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于是之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6岁。此刻,我更想说,于是之走了,留下来的是他的书卷气。书卷气就是多看书、多积累,注重书香琴韵的一种艺术追求。演员的肢体语言、服装语言、道具语言以及台词等,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言行举止中的神韵、风采以及艺术影响力,才是最本然的艺术内核,才是区分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的一个主要标准。有内涵、有思想、有品位的艺术家,往往在这方面不遗余力。让人物形象借助这种书卷气和内涵,得到深入挖掘和延伸拓展,塑造成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5.
所谓"相由心生,心引导手",音乐表演者演绎音乐作品从内心有感而发,对其进行二度创作,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最直观的音乐信息。正确的肢体语言可以很好地引导观众理解音乐作品。表演者通过演奏展现其演奏魅力,正确、恰当的姿势、动作更表达了演奏者独特个性、音乐气质及其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6.
霍楠 《职业》2016,(15)
肢体语言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教师的表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反应和表情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利用手势语能表达指令、组织课堂,辅助教学,给予学生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就肢体语言在中职幼师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以发声需要教学为代表,而肢体语言可以弥补发声语言教学之不足,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易学性和增加趣味性,从而提升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水平,这也是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并且乐于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创造力水平,增加学生个性化,促进小学生在道德、智力、体育、美德、劳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我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青少年。从常理来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主要沟通方式就是语言,最多再加上些肢体语言。可是,这些看似“所向披靡”的方法在孩子身上有时候却行不通。  相似文献   

9.
老诚 《当代老年》2011,(2):55-55
人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对如何运动有益健康?什么运动能防治什么病患?这些运动与保健的关系,你可能知之甚少。日常生活中,人的某些行为或肢体运动的特定方式对于治疗疾病与增进健康是有一定意义的,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妇女》2010,(7):2-3
男性不像女性那样,喜欢用言语表达情感。但他们的肢体语言却会暴露其真实想法,女性可以从以下这些小动作,读懂男人的心思.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很喜欢一首儿歌,它的歌词是这样的:"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微笑,使自己轻松,更带给他人快乐。微笑,是写在脸上最美的表情,它所展现给别人的不仅仅是气质和自信,更是一种朴实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微笑更能体现它的价值。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微笑与正确的肢体语言相结合,会相得益彰,给学生最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肢体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狭义言之,它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在内.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广义的意义,通过它可观察口语以外所呈现的潜在感受.肢体语言教学法简称TPR(Total P1wsical Response),即课堂上不需中文翻译,学生通过教师的肢体动作来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院校日常英语教学当中,口头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然而,肢体语言和非口头性的暗示通常也对语言交际和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眼神交流、手势、面部表情以及服装穿着等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师生之间的交际互动产生积极抑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会对英语教学有促进的效果,如果和口头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能够提高课堂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当前艺术生作为一支特殊的学生队伍,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艺术生对自己的专业较为感兴趣,使得他们对文化课产生了逃避进而厌恶的态度。尤其是英语一直是让教师与学生感到困扰的一门学科,教师不知道如何教学生不知道如何学。本文从肢体语言走进艺术类英语课堂的背景,及有效途径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来探索肢体语言在英语课堂中的各种奥妙,进一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艺术生的提高英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共情指的是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识别他人情绪、动机、肢体信息并理解其情绪状态的倾向。共情可大致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有关共情的研究很多,本研究从共情的起源、影响因素和共情对社会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伴侣(A版)》2008,(2):1-1
正言语是苍白而且靠不住的,研究肢体语言的专家认为男女之间的沟通有90%以上是不需要通过说话的,因此你可以通过分析你和恋人之间平日的肢体语言以及一  相似文献   

17.
启明 《女性天地》2011,(1):60-61
人都是情绪的动物,情绪处事指数各有不同,有的人情绪激动时更加武断,有的人却可以控制情绪理性判断……你的情绪处事指数有多高?你属于哪种情绪处事的风格类型?现在,就找出自己的情绪走向,修正不足,做一个精明的控制情绪高手吧。  相似文献   

18.
蒋大炜 《职业》2018,(5):112-113
本文就职高英语教学中如何取得"身"动的良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身"动,就是肢体语言,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伴随着新时代提质减负、快乐学习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新一代职高学生也越来越追求轻松心态,迫切需要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创造有趣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由于学生词汇量有限,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眼睛、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但在运用时也易产生一些问题,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正问:我原来是某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三年前的夏天,有一次随急救车去抢救伤员时发生车祸,从此成了残疾人。出院后我得到40多万元工伤赔偿款,由丈夫以他的名义存到了银行里,后又被他拿去做生意了。不久前,我提出去住院进行肢体伤残康复治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00,(11)
老人肢体震颤表现为肢体不由自主地来回摆动,摆动的频率或高或低,程度各异。这种肢体震颤大部分是生理因素或精神因素造成的,真正由疾病引起的只是少数。  正常人的四肢、头部、舌、躯干平时就存在着震颤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颤动的幅度增大而频率减慢,尤其在一定姿势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生理性的震颤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通常较小,老年朋友不要过于紧张,因为越紧张震颤的程度越加剧。  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的肢体震颤的确是由疾病引起的,主要是帕金森氏病。其特征是肢体每秒 4~ 6次的节律性震颤,主要在肢体静止时出现,多从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