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资本与技术合谋、技术实践活动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不统一以及科学技术盛行的致思路径下,使儿童生活世界走向了殖民化,由此“技术-儿童”关系也呈现为一种异化的状态。技术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世界价值理性的呼唤。在现代信息时代下,本真的儿童生活世界应超越资本逻辑,走向技术正义;厘清“技术-儿童”关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在发展逻辑,正视主客体关系;用技术的艺术思维审美地观照儿童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2.
夏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110-117
当代西方学术界关于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生活”来对它进行理解的现象学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世界”来理解它的社会学模式。两种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也不是泾渭分明而相互排斥。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家族相似性”: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所必须涉及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陈扬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6-32
儿童生活世界应是强调“儿童在场”和“以儿童为场”的世界。成人视域下的儿童生活世界充满了对儿童的历史性误解和期望性建构,这种对儿童生活世界的理解具有成人化、未来化、功利化、技术化、知识化等弊端。它与儿童视域下的儿童生活世界具有明显的冲突。为寻求成人视域与儿童视域中儿童生活世界的共生与融合,文章借助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论述了儿童生活世界应是对儿童开放性成长、游戏性学习及感受性体验的充分彰显,儿童生活世界应以“儿童在场”为基础对儿童的“教育场”、“游戏场”、“生活场”进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价值体现人之目的性,是人生活实践之目的性的追求与超越。价值观则是人们生活实践中追求之目标函数。生活世界是以人的生产和再生产为基础的伦常日用活动以及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物质与文化形态的总称,是‘人之在世’的原本形态。生活世界既是价值的源泉和基础,同时日常生活中的庸常又需要反思与价值引领,二者处在一种矛盾运动、相互构建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陈晓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147-151
生活世界作为一种视域,为我们理解价值及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活世界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统一。价值同时与这三个世界相关联,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不能是灌输式的教育,而应该是互主体性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事实相关系,这就决定了价值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事实的教育,而不是关于自然事实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儿童游戏的生活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海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107-111
游戏之所以是儿童的生活 ,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游戏的活动自然地占据了儿童大部分的活动时间 ,抑或儿童大部分活动的发生和进行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或心态。在根本上 ,这是因为游戏的实质就是儿童的生活。游戏不仅产生并发展于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游戏赋予儿童以童年的生活、有灵性的生活。因此 ,游戏之于早期教育的价值就是使教育向儿童有灵性的生活回归 相似文献
7.
现代技术对于生活世界的背离及其回归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生活世界”的提出不是要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让现代技术回归人类本真生活世界,直面现实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现代技术回归生活世界的道路,在当今中国只能是顺应中国国情,从开辟社会解放道路、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倾听公众呼声做起.一方面是以现代技术提高大众生活世界的内涵质量,另一方面是以生活世界“技术使用”的实践理性倒推技术创新的路径和方向,找寻现代技术的创新源泉和意义基础,走技术生态化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丁成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14-17
胡塞尔从意识哲学和认识论的科学批判立场来引进生活世界的概念,哈贝马斯则进入到社会哲学与批判哲学的视野来阐述生活世界观,同样地,许茨和赫勒从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来论述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特点与其转入现代社会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9.
曲别英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103-106
摘要:针对知性德育的弊端,很多学者提出了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一般包括了两种价
值取向:适应生活与超越生活。而在我国关于德育价值取向的大量研究和实践中,最常见的是德育适应性取向的选择和运用,
这使得德育出现了庸俗化、功利化等倾向,忽略了德育本质性的价值取向 — —超越性价值取向,即发挥主体性,建构可能生
活。为此,应正确认识德育适应性和超越性两种价值取向的关系,适度重视和关注德育的超越性价值取向,提升人们的精神境
界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走向哲学视野的儿童研究:儿童世界的本质与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时期是形成成人心理及人格特征的关键期.儿童世界的本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通过人的诸关系表现出来.儿童世界的特点是教育最根本的依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新奇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推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直接的纯粹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儿童世界是一个万能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张扬儿童的创造激情.在人与神(即终极关怀)的关系中,儿童世界是一个流动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李彦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39(4):103-109
儿童身份是对儿童亦或童年的一种属性的界定,更是对儿童教育界限的一种表达。儿童身份和儿童教育之间以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确立了儿童教育的样态与价值。学校作为儿童活动的公共场域,表现出了儿童生活的“公共性”和儿童教育的“向善性”两大核心特征。学校公共生活中由于身份差距的悬殊,儿童“妥协”成为常态化问题,儿童身份式微,具体表现为儿童身体的缺失、儿童话语的缄默和儿童意识的迷失。舒缓儿童天性与公共理性、儿童意识与公共权威、儿童经验与公共知识之间的巨大张力并建立一种平衡,是实现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身份从“占有”到“存在”这一超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儿童文学的价值评价讨论儿童文学“应该如何”方面的问题。论文基于新世纪以来我国儿童文学价值建设日益呈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提出儿童文学价值评价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视域,澄清当前我国儿童文学价值评价语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评价标准建构及延展性的学科发展任务给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王善安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9):28-33
美国教育部、人类与健康服务部于2016年10月联合发布的《早期教育和教育技术政策简报》中指出了学前儿童使用技术的四条指导原则:使用得当的技术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工具;应利用技术增加所有儿童获得学习的机会;技术可用于加强家庭、学前教育机构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学习取决于成人与儿童的互动或共同使用技术。指导原则的发布启示我们:应关注数字时代儿童的权利保护;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加大对儿童技术使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毛泽东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包括党的集体智慧,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源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幼儿主体性是幼儿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特性,其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象征性游戏是2—6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其对幼儿主体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方面的发展,幼儿参与象征性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幼教工作者应当提升象征性游戏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认识,重视并鼓励幼儿的象征性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都能意识到幼儿艺术活动与游戏的重要性,但要将二者完美结合却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事。以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为基础,还原人类艺术的游戏性本质,并从游戏中普遍包含的情境性、规则性和成就性三方面探讨如何将游戏与艺术完美结合,可以找到幼儿艺术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秀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7):101-104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白族传统民间游戏蕴含民族文化精华,贴近白族儿童生活,且游戏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化的加深和电子媒介的普及,白族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游戏种类减少,游戏之文化根基削弱,游戏之物理环境在逐渐地消失,游戏之文化功能减弱。为保存和发展优秀的白族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并使其服务于白族儿童的全面发展,寻找开发之对策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开发白族民间游戏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性和生活性原则,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和亲子活动是主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9.
邬思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1-5
源起于美国并在全球逐渐被重视、甚至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STEM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和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未来公民。基于学科融通的问题解决意识驱动,学生从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运用多学科经验主动参与式地学习。而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反思长期教育实践中重知识讲解传授、重形式轻操作、成人绝对主导等问题后也逐渐明晰了儿童自发探究基础上教师指导的探究教学取向。本文基于STEM教育目的、理念及核心特征重构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