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对南京市一所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的调查,发现随迁子女对自身未来的预期较低,他们大部分最终进入职校继续读书,读高中的比例非常少。这种教育选择是一个多方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首先,国家的"双轨制"赋予了职校与高中不同的寓意;其次,由于随迁子女家长在经济资源和知识库存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即使对孩子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却无法转化为有效的督促和帮助;第三,教育部门仅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而非升学问题,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采取"区别教育"(即集中于他们随迁子女的身份)而非"融合教育"。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于随迁子女,使他们最终选择职校,而他们自身也会主动地合理化这种选择。因此,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就低预期的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个人"自我选择",更应该从制度层面思考"结构选择"。  相似文献   

2.
学业成绩对农民工子女能否获得高水平教育和实现向上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现状并不乐观,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基于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正向、显著且稳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越好.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农民工的再教育培训、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却遭遇着户籍制度、媒体舆论、教师和同辈群体的固有偏见和不公正对待,由此产生的社会身份困惑、"向下构成"压力、学业表现受抑制和社交封闭成为这一群体城市融入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心理壁障。对此,应当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扭转媒体舆论的负面偏向,积极推行全纳教育,削弱社会偏见产生的刻板印象,建构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力量,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最终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的良性融合。  相似文献   

5.
对厦门市、长沙市与贵阳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从城市融入的结构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由社会融入、心理归属、经济适应与身份认同等4个因子构成;从城市融入的现状来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社会屏蔽"机制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过程产生的"社会性防御"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程度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其大都处于"半城市化生存"的边缘化状态;而从城市融入的进程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在社会融入、心理归属、经济适应与身份认同等4个维度上存在递减关系,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强烈地融入城市的主观期望与其客观融入"事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迁移经济理论,本文构建了子女随迁、身份认同影响农民工城市消费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全国5省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子女随迁对农民工城市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随迁显著促进了农民工城市消费,其中,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在子女随迁与农民工城市消费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并通过处理效应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从农民工消费结构看,子女随迁对农民工生存型消费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促进农民工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有利于推动农民工城市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第一场所。作为特殊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他们受到的家庭德育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也将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采用抽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参考等方法,对晋江500名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积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城乡流动人口实现城市社会融合仍有困难。利用2007年的调查数据,本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机制做了分析。本研究区分了社会融合状况和融合意愿,并比较了其中差异。发现,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意愿高于融合状况,社会融合状况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社会融合意愿则受主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因素仍是阻碍社会融合的首因,必须加快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研究还发现,学校场景的社会融合作用在弱化,启示研究者要将视野扩展至随迁子女的家庭和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9.
从非零和博弈的视角,剖析与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相关的各主体间利益诉求和博弈行为,试图找出影响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公平和协调的因素,论证该背景下实施非零和博弈,实现多方共赢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和调整相关制度的对策和途径,为从现实层面解决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化,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自身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从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和提高社会认同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化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育人类学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民族志研究显示,特定群体成员的学业成绩与其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有相关,使得人们对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变量有了更全面细致的认识。然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往往集中在问题突出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制度领域,恰恰缺乏对其家庭教育及其文化资本的深入挖掘。基于此,本研究对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女家庭进行了田野调查,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呈现文化资本在家庭教育脉络中的流动。  相似文献   

12.
“理想”,作为设定在人们心中追寻和建构的目标,对于人们的日常教育实践有着不可取代的统摄作用.本文通过对北京市C区36名随迁子女作文的文本分析及其学校、家庭日常生活的田野观察,试图解读通过“理想”所呈现的城市文明的符号与讯息以及实现理想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并以此为切入点,折射出当下流动人口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及疏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选取积极心理学视角,以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探究社会支持、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2)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中起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影响路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二是通过自我认知间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是主要路径,通过结果分析从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随迁子女社会适应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课题组通过座谈交流和问卷调研发现,在绍外来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总体较好,但在居住环境、活动参与、语言交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既有家庭、学校、同辈因素,也有农民工子女个体因素,推动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需要加强对家庭、学校、社区等工作指导力度,为农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已有农民工随迁子女研究集中于学校教育这一场域内部,而尚未涉及已迈进劳动力市场的随迁子女。通过对南京“城乡居民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已工作的随迁子女的社会经济状况好于无随迁经历的农民工,但是同城市居民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使用改进后的Oaxaca—Blinder 分 解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户籍身份歧视对这一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 资本的差异是形成二者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户籍身份歧视和社会资本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牵涉面广,人数多,既是当前深层次改革中遇到的新的理论问题,又是新的实践问题,它的成功探索解决,对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现状和教育做了一番分析和思考,主要从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等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心的问题,解决好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本文应用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2021年4—12月进入通辽市KL小学,以蒙古族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简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亲子关系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随迁子女亲子关系的困境及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亲子关系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其避免生态系统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相关政策推行与落实,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早已"闪亮登‘场’",逐渐实现"物理进场",但能否实现了"意义进场"?本文以贵阳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场域中的一系列的"生存"境遇,并尝试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