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势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不论从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看,还是从旅游服务看,它都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魂”。中国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就应利用“文化势差”,弘扬民族文化,开发包括宗教在内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节庆品牌策划等方面可以实现融通发展和良性互动,其融通发展模式大体可以归纳为资源整合型、产业延伸型、创意互动型和节事会展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以来被誉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来,随着“九五”期间发展战略的调整,南京旅游业按照“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路线”健康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城市旅游形象日新月异,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大腾飞,已经逐渐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担负起拉动经济、调整结构、促进就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7,(7)
发展湖北旅游,必须以“一江两山”为核心;发展“一江两山”旅游业,又必须以长江三峡旅游为龙头。三峡游,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5月10日至11日,省政府在宜昌召开三峡旅游发展现场办公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获原则性通过。省长罗清泉强调,要突出三峡旅游的“龙头”地位,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旅游是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是发展当地经济、保护环境和壮大旅游产业的一种理想状态。鄂西地区既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乏保存完整的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地区资源优势,发展态势日趋明朗,但其已经显现和潜伏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有必要从“保护优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保存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引入“最低门槛”限制和公平分配原则等层面来构建合理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朝代,在实学思想影响下,王士性和徐霞客凭“游”成就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发现他们都把“游”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游的条件、游的价值取向及游的本质等方面有差异性。两人的“游道”对今人的启示是:发掘”游”的修身养性之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除现代旅游业的消费主义之殇,重视旅游的伦理本质。  相似文献   

7.
浅谈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红 《淮海文汇》2005,(2):12-15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统观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徐州旅游业而言,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徐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我们的主打品牌,同时也是我市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在万象举行的东盟旅游论坛上,柬埔寨政府旅游部长维恩·塞雷沃西语出惊人:“东盟地区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等方面的资源,就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塞雷沃西并非痴人说梦,他的话是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和依据基础之上的。仅过两年,东盟旅游“老大”的端倪就已凸现。走入东盟,你会发现最火爆的行业戟是旅游业。有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的旅游业平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遮度。新、马、泰世界旅游接待人数排名已进入前20名:新、泰、印尼在全球旅游收入的排名也进入了前20名。全球最热门的19个旅游目的地,亚洲就占了5个。东盟国家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并将走上持续的快速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挑战在于泉州旅游区位优势将慢慢失去。泉州应抓住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契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拓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同时也是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独特气质的体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使重庆市的发展走向持续化的道路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京九线的开通为京九线江西段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京九线江西段旅游业的发展应在“一轴带两环”的江西旅游业总体发展格局下,努力塑造江西“京九”整体形象,创造江西“京九”旅游交通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突出地方文化内涵,理顺管理体制,使景区开发和经营形成合力,开拓港澳等海外客源市场,以促进江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目前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新亮点,各地都注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发掘,由传统的资源“硬开发”转向“软开发”。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河套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业发展滞后,河套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制约了河套文化旅游品牌的树立。本文立足巴彦淖尔市实际,分析河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发展沙漠旅游既是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常见形态,也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举措。旅游业不是独立的产业,而是同其他产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利用沙漠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如何实现沙漠旅游与生态保护并重,拓展沙漠旅游产业链,更好地融入地域文化,将散落的“珍珠”有机串联起来,是目前沙漠旅游研究的重点方向。尝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全面分析阜新市沙漠旅游发展现状,全方位研究阜新市沙漠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提出阜新市沙漠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辽西构建“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的资源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西部的义县、北镇市、阜新市为连接点形成的三角形地理区域,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看,该区域历史悠久,又是契丹民族的大辽王朝主要活动区域之一,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分布着大量的历朝所建的寺庙、古塔、道观,以及摩崖石刻。宗教文化载体的密植度超过国内许多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罕见的历史宗教文化载体密集群,加之该区域山奇水秀生态盎然,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著名旅游风景区,因此通过整合开发,该区域完全可以构建成东北亚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历史文化旅游“金三角”。设计、打造“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对于辽宁省实现振兴辽西北战略、对于省内文化旅游产业的提升,对于辽宁省旅游文化品牌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构建“东北亚文化旅游金三角”可以上升到辽宁省发展战略,甚至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产业融合催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绿色经济呼唤低碳旅游业态发展创新。产业融合与低碳旅游已成为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产生的低碳旅游新业态,必将深刻而全面地引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低碳旅游业态"是以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线,借助旅游业内部以及与一、二、三产业的不同融合方式,提供的具有良好低碳导向、低碳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态的总和。"产业融合"的低碳旅游业态创新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旅游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营造低碳旅游环境;二是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低碳旅游设施;三是旅游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创新低碳人文业态;四是旅游业内部"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融合,创新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旅游立省”战略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立省"是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子战略,它是在体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的,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世界、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和趋势,结合河南资源禀赋而确立的。因此,要树立现代旅游理念,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全力打好文化旅游发展的"组合拳",这对于河南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创意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生命力,是丰富和精致旅游产品的主要途径,旅游业是创意产业的外围产业和表现形式,为文化创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在景区开发、旅游品牌节庆策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可以实现融合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的“个案”分析 ,说明中国“旅游民族”的产生及其影响。因开发“民族旅游”而派生出来的“旅游民族”现象是多向、多因的互动过程 ,既有政府为发展、加速增长、解决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增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考虑 ,也有被“开发”的少数民族借此突出并推进自身地位及价值的历史、文化意图。“民族旅游”拓宽了中国旅游行业的“产品”范畴和客源种类 ,有利于境内外市场的未来竞争 ,“旅游民族”的出现则强化了中国社会“多元一体”结构中的族群身分及其各自不同的文化分野。由于“开发”在目的上的短期功利色彩以及参与“开发”双方之主体性的不对等 ,“旅游民族”每每处于商业化的“被表达”状态 ,他们的想法和声音不同程度也受到干扰和扭曲。如何解决此类可归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摘要]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羌文化的巨大价值,创造了显著效益,但地震灾害使羌文化遭受重创。灾后,羌族旅游产业恢复重建中,对羌文化传承、创新、“经典”与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作用。开发和建设羌族地区羌文化旅游业,这无疑让我们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新审视羌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这是一个大胆的、充满挑战性的战略构想,也是一个崭新的、极富创造性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产业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旅游资源总量之大、类型之多在全国绝无仅有。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民族文化形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新疆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综合产业体系。但是,新疆的旅游业还存在投入乏力、可进入性较差、开发层次不深等问题。新疆旅游业要想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还必须加大投入,旅游产品设计上还必须注意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边境旅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