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臧克家新诗文体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含蓄精炼的抒情范式;锤字炼意的苦吟精神;善于运用比喻经营意象。  相似文献   

2.
新诗从被开始"尝试"的那一刻起,它就变成了某种无法形容的品质的名称,它的可能性成为它的潜在的能量之矿。然而,新诗的文体意识迄今尚未深入人心。在白话新诗的语体建构中,"翻译"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回到具体的语言实验中,去关注它在写作中的语言开发力。  相似文献   

3.
新诗文体建设的核心是新诗的音乐性问题。音乐性是新诗最薄弱的一环,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是新诗文体建设中的四大误区:(1)新诗拒绝音乐性;(2)新诗贬低外在音乐性;(3)韵律就是刑具;(4)民族诗歌传统的断流  相似文献   

4.
从文体看中国新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体重建的课题已经摆在中国新诗面前,它关涉到新诗兴衰甚至存亡。从文体考察,新诗分自由诗和现代格律诗,而以前者为主。新诗的诗体重建,在无限多样的诗体创造中,有两个美学使命:规范自由诗和倡导格律诗。“自由诗”的冠名是不确切的,因为“自由诗”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自由。现代格律诗建设的中心问题是艺术实验。当下的新诗已经和初期白话诗不可同日而语,但从文体角度看,还处在草创阶段,新诗期待着在下个世纪能完全摆脱草创期的幼稚而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5.
校报编辑排版是现代出版工作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高校校报编辑排版艺术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是校报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美的版面可以愉悦读者心灵,提高传播效果。从本质上讲,好的排版形式,就是读者透视校报的第一扇窗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传达,是一种无言的形式美,最终以达到愉悦读者心灵和美化版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珂 《南都学坛》2002,22(3):59-65
2 0世纪 2 0年代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建设时期 ,社会的相对稳定为新诗的文体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五四时期新诗的政治化革命向艺术化改良发展 ,使 2 0年代真正成为了中外诗歌大融合的时期。 2 0年代中期 ,特别是 1 92 6年是新诗文体建设最重要的年代 ,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的确立标志着新诗文体由自发进入自觉。新诗在 2 0年代不但建设起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两大诗形 ,还建立起小诗、长诗、新格律诗三大诗体 ,散文诗和自由体诗的建设也较有成就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技期刊插图的编辑加工和排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插图的编辑加工和排版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重要的一环。认真选择高质量的插图,将之规范化,并合理进行缩放和版式设计是圆满完成插图编辑加工和排版的必要环节。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插图的编辑加工和排版也应朝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早期新诗对如何在文学历史脉络中获得合理的位置,如何消除代表传统主流文学的“旧诗”所释放的压力,如何使知识分子乃至普通民众接受这一新式文体等要求十分迫切,新诗集序作为诗人们言说自我诗学主张和新诗发展理想的重要途径,以自己的特点与方式参与了为新诗正名的话语活动。新诗集序通过探寻中外文学发展脉络、完善新诗源头理论,为新诗寻找历史存在依据;序言不仅以对照旧诗的方式展现新诗现代品格,也不忘从传统文学中汲取有益养分,为转型与成长中的新诗提供新的诗学资源;此外,序言通过平等的姿态、谦逊恳挚的表达以及对新诗价值的陈述,努力从情感上消除读者怀疑并引导他们参与新诗建设之途。新诗集序从历史叙述、价值阐释与传播场域的开拓等不同维度推动了早期新诗的传播发展,成为参与初期新诗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诗歌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问题亦存。面对当下新诗日益边缘化的尴尬局面,重新审视新诗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显得势在必行。新诗文体秩序的失范一直困扰着新诗的持续发展,因此重新建构新诗文体秩序将是新诗未来不断成熟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译诗不仅在中国新诗理论先行的情况下率先实验了新诗的文体主张,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上不断地验证并完善了中国新诗的文体观念。从语言、音律、形式以及风格等方面考察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王珂 《东方论坛》2003,(3):33-40
散文诗是一种世界文学体裁 ,散文诗文体在生成发展过程中与诗、散文等文体相互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类似于散文诗的文体在特定时代契合的产物 ,是西方散文诗文体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文体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方偏向于散文 ,在中国偏向于诗 ,甚至被长期视为新诗的一种诗体 ,极大地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散文诗”作为这一文体的“称谓”是不准确的 ,造成了这种文体与诗和散文两种文体的串义现象 ,导致了中国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与新诗的文体建设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五四”前后的译诗对中国早期新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中国新诗的语言和表达,促进了中国新诗文体的发展演变,引起了中国诗歌精神价值的新变,以民族诗歌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新诗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14.
在中国新诗文体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有型"与"无型"、欧化与民族化、散文化与纯粹化这三对既冲突又和谐、既对立也和解的矛盾统一关系。而如何解决好这三对矛盾,乃是新诗文体现代性建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意象派诗歌是英语诗歌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诗",但是只是对格律体英语诗歌作了并不极端的文体改良。由于意象派诗歌运动发生时先于中国的新诗革命,并在二十年代持续发展,对此期的中国新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影响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意象派诗歌不仅促进了汉语诗歌的非格律化,特别是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改革者出于政治及文化革命的需要,有意识地夸大了意象派诗歌对格律诗体的革命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诗的过度口语化和诗体形式的过度散文化,对诗的排列的重视和意象的运用都使新诗更有诗性。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版式的多样性使中国古籍的竖写左行模式有了选择的基础,而竹简的使用及编简者的行为习惯使竖写左行的模式成为古籍编排的必然.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后因外来音节文字对汉语的影响而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 ,总体上呈现出初步彰显、逐步提升、渐趋融合的发展态势。这是现代新诗知性品格逐渐自觉、成熟的过程。它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诗美原则的新的艺术方向 ,也为考察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新诗散文化:诗歌文体演变的历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行进到21世纪之际,遭遇了文化转型带来的重大挑战.电子传媒的便捷性与文化消费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书写与文学消费的程式.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带给文学文体的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驳杂,怪异多端.以风雅名世的中国诗歌,也无力再续昔日的辉煌.当我们在回望古代文学或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时,偏偏多对新诗抱有责难,这是因为我们的古老文学曾经骄傲于世的只有诗歌,在诗文并提的正宗文学传统里,散文是一个宽泛扩大的概念,小说戏剧的地位只是到了现代才被认可.这样对照一看,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戏剧就少了许多优秀深厚之传统的对比压力,唯独新诗的每一步改革,都笼罩在古老诗歌的辉煌历史之中.一方面传统是新文学发展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它又是新文学变革的强大阻力.当代新诗面临的处境,又多了一份复兴国学与传统文化思潮回望历史辉煌之际的抱怨与责难.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是新诗的草创时期 ,是新诗的文体建设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过渡期。白话诗 (新诗 )的文体建设受到了五四政治运动的极大影响 ,破坏性的改革大大胜于建设性的改良 ,导致不拘形式、自然流露的诗风盛行。随着革命风潮的缓和 ,只破不立的诗风转变为既破又立 ,新诗的文体得到初步的建设。由于政治激进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 ,五四时期新诗的文体建设带有较多的非诗因素 ,因此五四新诗的两大特点是“散文化”和“平民化”。  相似文献   

20.
散文诗既非自由分行新诗,又非现代散文。散文诗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具有现代审美价值和特殊质性构成的独立文类。可以从共时文体学和历时文体学两个视角考察散文诗的独立性,并从中发现其文体史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