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47):22-23
正2014年11月12日-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厦门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旨在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经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坚持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展开积极探索,经过14年努力,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八大体系",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2.
王瑜 《领导科学》2020,(6):70-73
在现代社会系统快速流动与频繁互动的影响下,突发环境事件的耦合型特征与传统的应急治理模式不相适应。协同治理理论以平等互信、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共治共享优势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治理模式转型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耦合型突发环境事件中存在的央地应急管理协调不畅、区域间运动式动员应急成效不佳、基层应急治理驱动力不足、企业联合防治环境风险能力欠佳及网络舆论主导事态发展等现实困境,须依据协同治理理论框架要求,从利益调解机制、协同网络权责机制、组织信息联通机制及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四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协同策略,优化协同效果,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政府单一主体的监管体制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食品安全治理的需求。包含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多元治理模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文章从政府转变角色、企业加强自律、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及各方协调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多元治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改变了乡村社会治理的传统环境,也使得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参与、信息传递、社会监督等有了积极改观。但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层面来看,乡村治理创新还有诸多问题和困难亟须解决。为实现新媒体应用与乡村治理创新的有效契合,应加快新媒体环境下相关治理主体自身建设,促进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协同共治格局形成,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治理服务平台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5.
日前,河南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了省级部门预案《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于2010年12月7日正式发布。该预案共由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信息报告与预警预防、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善  相似文献   

6.
应急管理强调措施的精准高效立竿见影,严禁慌乱状态下顾头不顾尾引致更大的社会危机。这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形成更成熟、更具体系性的应对方案,使危机管理成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要从源头开始规范信息发布,从建议入手提升专家决策地位,从管控发力健全预警决策机制,从权力把关科学划分央地权限范围,从责任施压强化预警迟滞的追责机制,最终实现分而治之下的“精准供给”、全局管控下的“保障治理”、流程监督下的“分段控制”这一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探讨社会共治体制下食品供应链质量协同与单一监管体制下的差异,并通过结果讨论提出相应的制度需求。在单一监管体制下,食品供应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来降低契约的不完备程度,一是建立可追溯体系,二是设计有效的组织形式,三是建立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由于对三者的协同缺乏需求,从而使各自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劣势无法得到有效弥补。在社会共治体制下,由于对三者的协同有迫切需求,因此,通过三者的协同形成混合治理,能够实现食品供应链质量的有效协同。具体而言,以纵向联合为代表的组织形式设计能降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协调成本,从而激励企业更主动地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而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又有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的纵向联合;可追溯体系和有效的组织形式设计能提升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的可行性和威慑性,而双边契约责任传递又能激励企业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和选择有效的组织形式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也是突发事故灾难事件多发的阶段,因此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构建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的危机治理机制,提高政府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多变决定了单靠政府机制、市场机制或社会机制都不能实现有效社会治理,因此要通过重塑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职能不断优化,多元共治的合作治理格局正在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王运宝 《决策》2005,(8):12-16
7月22日-23日,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样一次看似平常的会议却传达出的一重要信息,那就是我国政府正致力于“进一步建立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说:“这说明我国应急管理纳入经济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