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120名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3-6岁幼儿学习品质(教师评定问卷)和幼儿学习品质观察记录表,考察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样本幼儿的学习品质总体和各维度均呈良好发展态势;样本幼儿学习品质存在年龄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样本幼儿学习品质各维度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样本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基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鉴于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是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师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品质,采用不同形式的方法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并且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性改变教育方式或者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科学领域中,《指南》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数学教育能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并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重视数学教育,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以游戏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幼儿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以A省C市公办G幼儿园为例,选取164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父母视角对5-6岁儿童学习习惯进行评定,考察5-6岁儿童学习习惯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父母视角下5-6岁儿童学习习惯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幼儿学习习惯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对5-6岁儿童学习习惯影响不显著;家庭子女数量影响5-6岁儿童整体学习习惯及常规行为表现;家庭经济收入影响幼儿学习习惯中的策略使用情况。主要建议:父母要重视5-6岁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升自己关于幼儿学习习惯的认知;了解5-6岁儿童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找准改善幼儿学习习惯的突破口;掌握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提升幼儿学习习惯培育成效。  相似文献   

4.
建构游戏对于启发儿童的创造意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针对大班建构游戏中的主题重复化、材料单 一化、幼儿参与意愿不足等问题,通过故事情境化的方法重构建构游戏,采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如何从情境化主题设置、环境创 设、材料投放及教师指导四方面促进大班幼儿创造力提升。在经过三轮行动研究后,笔者发现,比起未开展此实践的幼儿而 言,参与实践的幼儿在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及精致性四个创造性维度上均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沈阳市三所普通幼儿园355名3-6岁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已有的学习品质教师评定问卷和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4-5岁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幼儿问题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孩问题行为多于女孩。(3)幼儿问题行为中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因子与学习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不注意-被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学前儿童文化认同量表”对上海市7所公办一级园的579名幼儿进行三年追踪调查,探究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3-6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属于良好水平;3-6岁幼儿的文化认同存在年龄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阶段。小班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中班男孩的文化认同显著高于女孩,大班女孩的文化认同显著高于男孩。主要建议:开展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减少性别偏见,为幼儿提供平等的文化体验机会;引导幼儿在喜爱和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行为倾向;在园家社协同育人中增进幼儿文化认同并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4-6岁幼儿电子游戏卷入度与游戏得分的关系,对随机选取的20名4-6岁的幼儿在选用的电子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及游戏得分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1)电子游戏卷入度的正性维度得分(M=37.750)高于负性维度得分(M=23.600);(2)游戏得分从高到低的项目为:保卫萝卜(M=3.200)>水果消消乐(M=2.400)>俄罗斯方块(M=1.400);(3)电子游戏卷入度负性因子与游戏得分的交互作用明显,F(6,14)=14.368,P<0.005。结论:(1)益智电子游戏可以较好促进4-6岁幼儿产生喜悦、注意、鼓励、努力等积极情绪;(2)游戏规则和操作越简单,越容易成功的益智游戏,更容易吸引4-6岁幼儿;(3)场景多变性、任务挑战难度越大的益智游戏,具有双刃剑的效应,虽然可以引起4-6岁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但是也容易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重视幼儿“积极主动”学习品质的培养,让幼儿成为自己学习的主角,养成良好的思 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势所趋。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自由操作,能够很好的提升幼儿 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解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以襄阳市X幼儿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分析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强健一个人的体魄,更能培养一个人的观察力、坚持性、判断力等学习品质,而这些学习品质的养成不仅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核心所在。本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通过对定向运动的介绍,分析定向运动在幼儿园开展的适宜性以及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中的价值,从而就如何实现其价值提出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如何提高农村幼儿数学能力,采用《MELQO早期儿童数学能力量表》对148名农村小班幼儿进行数学能力测查以探寻农村小班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特点研究,并基于学习路径以38名农村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应用民间益智游戏行动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小班幼儿数学能力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不均衡性;农村小班幼儿数学能力发展在空间词汇、简单加法、心理转换能力存在差异,与是否独生、是否留守和不同家庭监护类型因素相关,是否留守儿童是其预测因素;基于学习路径的民间益智游戏能够促进农村小班幼儿数学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提出重视农村数学教育,关注幼儿识数能力发展;关注留守儿童,拓展多种留守家庭互动活动;幼儿教师利用民间益智游戏开发游戏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习品质是影响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考察融合环境下特殊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幼儿学习品质评估表》《儿童行为量表》《同伴互动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对68所融合幼儿园的160名特殊幼儿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特殊幼儿的学习品质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分相对较低,中班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分相对较高;2)特殊幼儿的学习品质与其问题行为和消极同伴互动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多动易分心、焦虑恐惧行为和游戏淡漠能负向预测特殊幼儿的学习品质。建议通过关注不同特殊幼儿的独特特点、发展特殊幼儿的适宜行为和营造积极的同伴互动环境等方式提升融合环境下特殊幼儿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2.
户外混龄建构游戏区别于传统的区角建构游戏,旨在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让儿童在有时空保障的前提下,利用开放性材料进行自主的异龄建构,促进儿童获得多方面的整体发展。当前幼儿园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开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很多问题。厘清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内涵和价值,针对发展现状探寻有效的组织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园户外混龄建构游戏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建构游戏对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标记是指某种事物的代号,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复杂的事物。为探讨不同标记对3-5岁幼儿数学语言理解的影响,选取某幼儿园160名3-5岁幼儿,随机分为空间标记组、序数标记组和颜色标记组,使用操作任务和《学前儿童数学语言评估》量表,测查幼儿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状况。结果表明:3-5岁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组间差异;序数标记组和空间标记组的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得分与数学语言评估量表中的得分呈中等程度相关,且这两组幼儿在操作任务中的正确率高于数学语言评估量表中与序数、空间相关题目的正确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将数学语言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为幼儿提供适宜且有层级的支架物、重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操作与表达。  相似文献   

14.
亲子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智力的发展及性格的塑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家长应该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与儿童一起做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长辈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可见研究亲子游戏的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对亲子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已有相当研究,但因亲子游戏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家长参与度低、教师缺乏相应指导知识、幼儿园管理不当、整体开展质量低等问题。将亲子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是家长积极配合、教师提升组织能力、幼儿园加强管理及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4~6岁幼儿的故事情境化积木建构水平以及他们的家庭积木游戏环境,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结果:(1)故事情境化积木建构水平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2)家庭游戏经验、支持环境与故事情境化积木建构水平存在相关。结论:故事情境化积木建构水平随年龄而提升;积木游戏经验越多,支持环境越好,学前儿童的故事情境化积木建构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与我国游戏改革方向相左,西方国家近年来更多地开始强调成人参与并指导幼儿游戏,“游戏本位学习”(play-based learning)理念应运而生。它所传达的是将游戏作为幼儿学习途径、载体,但又不破坏游戏自主性的一种学习理念和方式,肯定游戏对于儿童的价值,但同时强调儿童的游戏不能仅靠自己探索,更须借助与成人的社会互动而获得发展,教师指导应在儿童自主的方向上,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基于“游戏本位学习”理念,结合自然观察法,指出我国目前自主游戏指导中存在游戏和学习“两极论”、淡化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局限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等问题,以期“游戏本位学习”理念对目前我国游戏改革从“高控式”极端走向“放任式”极端提供些许现实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纲要》倡导的核心理念,幼儿园游戏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儿童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可以自由的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一切,个性、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对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评价需要教师通过游戏观察来进行,在游戏中观察儿童的行为,能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的潜力,因此,观察是教师指导与评价幼儿游戏的前提与保证,游戏观察需要专业的支持,不同的观察量表与具体方法能帮助教师在专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积木是幼儿创造性建构游戏的一种开放性材料,能帮助幼儿的身体动作、认知、语言、社会情绪与创造力得到发展,不同 积木游戏类型对幼儿发展有其独特的价值。选取自由游戏和引导游戏两种类型,比较两者积木建构游戏发展水平及其与早期 数学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班幼儿自由搭建下的积木建构发展水平与引导性搭建下的积木建构水平无差异,中大班幼儿引 导性下的积木建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自由搭建下的积木建构发展水平;教育者应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积木游戏机会,探寻引导 性积木搭建路径,提升积木建构水平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动作能力发展,尤其是粗大动作发展对幼儿发展有重大影响。当前幼儿舞蹈的教学以教师的观感为主,科学评价测量工具较少,教学参差不齐,笔者选用国际公认的儿童大肌肉测量工具TGMD-3位移测试,以福州市243名3-5岁的幼儿为测试对象,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教学实验,提出幼儿游戏化舞蹈教学的选择依据和幼儿游戏化舞蹈教学的三个维度:幼儿舞蹈步伐训练为主的道具游戏热身律动、幼儿舞蹈基本素质的奥尔夫律动、民族民间舞律动为主的中国传统游戏。研究发现,游戏化的舞蹈训练对幼儿的位移技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学前期 ,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特殊的、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动 ,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 ,作者试图从游戏与学前儿童的创造力的关系入手 ,通过对几种创造性游戏的介绍 ,来探讨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