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形式表现”为特殊内涵的创造性活动。所谓“形式表现”是指在形式创造和观照中进行的人的生命本质力量全面而自由的对象化活动。它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由生物性的节律感应引起的生理能量的表现;二是由心理结构与审美形式的同构契合引起的情感和潜意识的表现;三是由观念联想而引起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表现”不仅使艺术活动与一般的物质生产区别开来,也使艺术活动与科学认识活动划清了界线。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园活动中的“五指活动”观念为指导、立足幼儿文学作品编写的幼儿教材文本,探讨幼儿教育在语文活动中体现的独特审美本质,以及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其承担的作用,进一步反思在幼儿文学自身特性和市场商业化利用、成人化的误导现状,指出幼儿文学的创作价值取向对幼儿教育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用户交互体验的游戏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性设计是游戏策划和开发的核心命题,直接关系到游戏作品的最终质量和用户体验。经过对用户体验的分析,游戏性的评估标准应该建立在用户交互体验(Player Experience)的反馈基础之上。其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的沉浸度(Immersibility)、愉悦度(Joviality)、操作性(Playablility)和重复可玩性(Replayability)等方面。此外,还应包括可用性和艺术性等参考标准。在游戏开发和设计中,应充分考量用户的游戏体验,经由用户反馈来进一步修正游戏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艺术欣赏因其审美特性区别于其他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促进幼儿的审美经验发展,而审美经验的提升是我们整个艺术教育领域的终极目标。如何有效地实施幼儿艺术欣赏活动呢?对于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顺应人们所共有的审美心理过程进行活动设计,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冯萍 《新天地》2011,(10):135-135
幼儿在创意美工活动过程的问题解决,包括幼儿在美工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类型,对问题的表征,以及他们采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特点等。作为教师应能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正确表征问题,教师应尊重幼儿自然存在的尝试错误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有机会通过自主探究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6.
现代设计:艺术的游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现代设计已呈现出多元的趋势,设计成为追逐时尚的工具,设计的目的被异化,设计的本质变得模糊不清了。运用艺术和游戏的观念,对设计活动的本质进行分析可知,设计的本质属性是艺术创造活动,设计的本质意义是美的意识的创造性显现,设计的本质特征是体现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7.
试图从托尔斯泰对艺术本质的探讨,来发掘他为何把艺术的本质界定为情感的交流与传达,从而比较其情感论文论与浪漫主义情感论文论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郑州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各两个班幼儿对比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积极情感的发展存在差异,实验对大班和小班幼儿效果显著,对中班幼儿效果不太显著。在音乐活动中,恰当选用教学内容,采用寓教于情、游戏化的教学法,充分肯定幼儿自我表现和融洽的师幼关系等都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育价值,了解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育误区,正确运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育策略,充分发挥出幼儿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方面的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10.
“自我中心言语”(简称自语)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自语”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对于美术活动中幼儿自语行为研究鲜有。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关于“自语”的文献发现,美术活动中幼儿自语行为具有自我调节和引导、表达内心情感、生动作品内容和表现语言发展水平等功能。但是,在实际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自语几乎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困境,幼儿的自语行为亟需得到重视,应提高教师美术素养,创设多样化的创作环境,利用自语促进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等。  相似文献   

11.
中外儿童文学充满了“动物”色彩,动物文学因其独特的内涵和异质的美学魅力成为了对少年儿童大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特殊题材。通过论述动物文学与儿童文学交错重叠的关系,回顾了儿童动物文学的兴起,并从政治、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动力,综述我国儿童动物文学及其翻译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挖掘其研究意义,肯定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旨在为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白族传统民间游戏蕴含民族文化精华,贴近白族儿童生活,且游戏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化的加深和电子媒介的普及,白族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游戏种类减少,游戏之文化根基削弱,游戏之物理环境在逐渐地消失,游戏之文化功能减弱。为保存和发展优秀的白族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并使其服务于白族儿童的全面发展,寻找开发之对策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开发白族民间游戏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性和生活性原则,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和亲子活动是主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3.
渝西儿歌的主导思想是寓教于乐,渝西儿歌的艺术特色是童趣盎然。一些缺乏童趣的所谓儿歌,其实不是真正的儿歌,也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儿歌,是那种有别于儿童诗的,由民间创作并且主要在口头流传的儿童歌谣。儿童诗的发展方兴未艾,儿歌却和别的民间歌谣一样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儿童身份是对儿童亦或童年的一种属性的界定,更是对儿童教育界限的一种表达。儿童身份和儿童教育之间以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确立了儿童教育的样态与价值。学校作为儿童活动的公共场域,表现出了儿童生活的“公共性”和儿童教育的“向善性”两大核心特征。学校公共生活中由于身份差距的悬殊,儿童“妥协”成为常态化问题,儿童身份式微,具体表现为儿童身体的缺失、儿童话语的缄默和儿童意识的迷失。舒缓儿童天性与公共理性、儿童意识与公共权威、儿童经验与公共知识之间的巨大张力并建立一种平衡,是实现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身份从“占有”到“存在”这一超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的价值评价讨论儿童文学“应该如何”方面的问题。论文基于新世纪以来我国儿童文学价值建设日益呈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提出儿童文学价值评价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视域,澄清当前我国儿童文学价值评价语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评价标准建构及延展性的学科发展任务给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幼儿主体性是幼儿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特性,其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象征性游戏是2—6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其对幼儿主体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方面的发展,幼儿参与象征性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幼教工作者应当提升象征性游戏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认识,重视并鼓励幼儿的象征性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部、人类与健康服务部于2016年10月联合发布的《早期教育和教育技术政策简报》中指出了学前儿童使用技术的四条指导原则:使用得当的技术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工具;应利用技术增加所有儿童获得学习的机会;技术可用于加强家庭、学前教育机构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学习取决于成人与儿童的互动或共同使用技术。指导原则的发布启示我们:应关注数字时代儿童的权利保护;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素养;加大对儿童技术使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不断地社会交往中得以实现的,在纷繁的社会大环境中,不同的职业角色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单元,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加以熟悉和了解,其最初的职业意识来源于对父母职业的认知,渐渐地他们从游戏体验中尤其是通过职业角色的体验,对不同角色进行扮演,萌发自我对职业的意识,习得一定的交往技能,其社会性得以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源起于美国并在全球逐渐被重视、甚至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STEM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和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未来公民。基于学科融通的问题解决意识驱动,学生从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运用多学科经验主动参与式地学习。而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反思长期教育实践中重知识讲解传授、重形式轻操作、成人绝对主导等问题后也逐渐明晰了儿童自发探究基础上教师指导的探究教学取向。本文基于STEM教育目的、理念及核心特征重构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与技术合谋、技术实践活动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不统一以及科学技术盛行的致思路径下,使儿童生活世界走向了殖民化,由此“技术-儿童”关系也呈现为一种异化的状态。技术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世界价值理性的呼唤。在现代信息时代下,本真的儿童生活世界应超越资本逻辑,走向技术正义;厘清“技术-儿童”关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在发展逻辑,正视主客体关系;用技术的艺术思维审美地观照儿童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