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本研究运用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十一个幼儿园信 息化教学比赛的课例,发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有效融合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分析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融合的启示:找准信息技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把握信息技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的适宜 性;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教师角色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体现。传统教学中幼儿园教师的教导者、训练者、传输者、管控者等角色,已经不适应我国正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趋势。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观点,能够为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供新的典范。教师是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者,互动交往中的对话者,活动过程中的关注者和回应者,适时的支持者和引导者,问题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公共关系的调节者,研究者及理论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3.
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受关注,其与教育游戏的结合改变了数字化学习环境。户外和室内增强现实类教育游戏运用扩增内容体验层,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材料、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其高参与性、协作性与便捷性使之在教育游戏的制作与出版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围绕“关键事件”设计与实施、观察与评价集体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以30个集体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在预设性事件、生成性事件、管理事件三类关键事件中的表现。结果发现:教师在管理事件的得分高于预设性事件和生成性事件,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在关键事件得分上有较大差异,教师的教学经验、职前培养经历、职后培训经历是影响其关键事件得分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厘清三类关键事件间的关系,树立教学反思与评价的整体观,研究教师有效教学的“最近发展区”,加强职后培训,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反思积淀专业智慧。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中的协作认知和意义建构,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策略之一,它以真实学习情境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高级英语学习者围绕教师依据真实环境所设计的锚可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展符合学习风格的创造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和协作学习,学习者可构成“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问题”学习链,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就交际法理论而言,把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融会到交际情景中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难题.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如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师生教与学中部分教材学习情境的创设问题,丰富了学习情境,为师生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由某一话题入手,对影片中出现的语言信息加工处理,用交际性任务来组织课堂教学,使电影、语言素材、教学活动以及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有机地融合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方案,特别强调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真实情境教学源于真实情境课程,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即创设一种真实情境并以此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关联。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伪情境或虚假实施的情境教学,具有真实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情境教学,具有统整学习过程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壁垒分明的分科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静听式教学,具有活动性特点。教师在开展真实情境教学时要掌握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等。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回归生活世界,选取真实情境素材进行整合和加工,创设出真实情境;其次,教师要根据情境素材类型分类开展教学,形成学习成果和教学案例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实现真实情境教学;最后,教师要从生活有效性、主体有效性、学科有效性三个方面,建构三位一体的真实情境教学评价体系,对真实情境教学进行反思性实践。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真实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范式由“学什么”向“怎样学”转换,从而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8.
师幼互动作为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因素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健康教学活动视频案例分析,采用视频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立足教学情境和幼儿的学习事实,从知识建构、话语结构、具身教学等方面,研讨当前师幼互动的教学现状,发现幼儿园健康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忽视幼儿经验和认知冲突的现象,预设的问题引发的思考不多,教学活动看似是以儿童为中心,实质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并且教师对幼儿的身心感受关注也不多。根据这些情况,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改进提出教育建议,力图为提升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质量提供参照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增强现实(AR)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新兴技术,它能够利用目标图像跟踪和生成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和现实世界的画面进行融合,从而让使用者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目前AR技术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石,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发展价值。因此,文章通过将AR技术与幼儿简笔画教学相结合,设计一个生动、逼真的简笔画教学场景,使幼儿在学习简笔画时,通过与AR场景的交互,能更好地获得直观感受和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和绘画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课教学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Holidays Part A第二课时。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1.
快速发展中的5G技术正在重塑互联网时代,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为包装设计创新提供了契机,新的理念、方法、技术与包装设计的结合,为提升包装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5G技术助力下,增强现实技术将从基础改变用户与包装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用户的消费行为、生活习惯都将受到影响从而发生改变。在增强现实技术和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以黄山太平猴魁手工制茶工艺为对象,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从用户与包装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重点关注目标用户、虚拟模型以及真实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行为,形成虚实结合度较高的交互式包装设计方案,探索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带给包装用户更丰富的体验内容和更顺畅的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运用虚拟现实模型语言(VRIM),网络编程语言Java和Java3d,设计基于Web的3D虚拟现实的教学模型,解决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型实时交互的关键技术;其逼真的、实时的、可交互的功能,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来临,以VR、AR和MR为核心的虚拟技术为现代教育的变革与重塑带来了新的契机,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近年来各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Web of Science国外核心期刊数据库2015—2020年间收录的729篇文献进行图谱分析、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和共被引文献综述,发现虚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呈现出不断趋向深度沉浸的趋势,目前已成为沉浸式学习的主要路径。与此同时,虚拟教育为课堂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以其为核心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促进了情境化课堂、深层次学习以及差异性教学的发展。此外,开展基于虚拟技术的各学科教育实践,为改善各学科教育情境及提升相应的教育效能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未来,还需整合5G网络通信技术以优化虚拟技术的沉浸性,同时通过构建虚拟全纳教育社区来落实全纳教育理念,促进我国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5G、AI以及区块链技术与虚拟技术的有机融合,不但有助于完善泛在学习情境的构建,充分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最终还将形成智能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将三维空间的意念清楚地表述出来,使学习者直接、自然地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进行交互作用。桌面式虚拟技术成本较低,便于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它有利于创设新型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技术”正日益成为一个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其最大特征是给使用者带来一个混合现实的认知环境,以沉浸式感知体验突破了传统社会中现实环境的单一维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认知实践方法。与此同时,这种虚拟认知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必然产生认知者在虚实之间转换的二元分裂问题,从而造成用户的认知困境。就如同“缸中之脑”,由于这种“代码”性的信息输入,在主体认知中形成一种碎片化重组的观念,而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才会导致主体对虚实处境的混淆,给自身带来困惑。若将这种虚实倒置观念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则会对自身和他人带来危险。因此从认识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及规范探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论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带来了人们现实生存的虚拟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导引出人类从未体验过的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正潜在地改变着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由此便引发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去反观这一社会现象,揭示虚拟与现实矛盾中的和谐关系,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促进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扩充现实中遮挡问题的方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在每一帧图像中追踪至少四个基准点,构成仿射基,进而对虚拟物体与真实物体之间的遮挡轮廓进行重建和重投影,且在前两帧图像中交互指定这些阻挡轮廓相对于虚拟物体的前后位置,从而解决了扩充现实的阻挡问题。两个典型实例表明,此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形式上虚拟性和本质上现实性的统一。虚拟生存是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呈现。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的符号化身,体现出现实主体的各种欲求和行为预期。虚拟社会关系的基础仍源于现实社会,并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开放性的创新过程,不仅要遵守虚拟社会的各种技术与伦理规范,更要遵守现实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反思与讨论,从解放幼儿让其在游戏中快乐发展、解放教师以彰显其专业性和独特性、关注幼儿游戏本身的丰富性和挑战性、优化整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内涵与个性差异,主张应重新认识和解读幼儿、审视幼儿园的本义与游戏的价值、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的趋势,对于幼儿的完整的、连贯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戏剧的主题课程开展区域活动,充分挖掘各区域活动中戏剧的潜在价值,并将区域活动与戏剧主题进行多角度有机整合,不仅能促进幼儿对戏剧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强调主题与区域内容间的统一与一致,多领域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