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考察大班幼儿情绪能力、社会性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省区幼儿园大班中抽取928名幼儿,采用家长评价的方法完成量表施测。研究发现:大班幼儿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良好;在尊重他人、行为规范、归属感维度和社会性发展总分上性别差异显著,情绪能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抚养方式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但不会影响其情绪能力发展。幼儿的情绪能力可以正向预测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父母情绪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幼儿自我概念具有重要影响。采用问卷法对400名学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量和调查,可以发现父母元情绪理念能显著影响幼儿自我概念。具体作用机制为,一是父母情绪不干涉和紊乱理念对幼儿自我概念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二是亲子亲密和幼儿心理弹性不仅在父母情绪教导理念与幼儿自我概念之间分别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也在父母情绪紊乱理念与幼儿自我概念之间分别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亲子亲密在父母情绪不干涉理念与幼儿自我概念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三是亲子亲密和幼儿心理弹性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幼儿自我概念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家园社应协同育儿,转变父母消极的情绪教育理念和方式,营造和谐的亲子氛围,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促进幼儿自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情感能力是幼儿未来生活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以四川、新疆、广西、云南、陕西4325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文化资本和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并探析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家庭文化资本与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并可以正向预测幼儿社会情感能力;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家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水平;幼儿园要深入推进家园合作,为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教育支持;政府部门要建立补偿性教育机制,弥补处境不利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法,对815名3-6岁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家庭教育经济投入及时间投入情况,幼儿社会性情 况及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了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与幼儿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3-6岁幼儿 社会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幼儿社会性水平提高,且幼儿社会性在4岁左右发展最快;幼儿社会性 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积极社会行为、自我意识、群体规范维度中,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在情绪调节维度中性别差 异不显著;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家庭教育经济投入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对幼儿积极社会行为、 自我意识、群体规范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对情绪调节没有预测作用;家庭教育经济投入对幼儿积极社会行为、情绪调节、自我 意识、群体规范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父母元情绪理念是父母面对自己和孩子情绪时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认知态度和教育理念,主要有情绪教导型、摒除型、失控型和不干涉型四种类型。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问题产生重要影响;不当的父母元情绪理念会引发孩子产生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父母选择适当的元情绪理念对配合学校共同培养21世纪身心健康的"阳光儿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和测量法对广东省两个地区九所幼儿园的830 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学前儿童心理弹性在 师幼关系与情绪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师幼关系质量在性别、留守状况与独生与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 年级差异;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留守与否、独生与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能力在年级、独生与否上存 在显著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以及留守状况差异;(2)师幼关系与幼儿心理弹性、幼儿情绪能力两两相关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 作用;(3)心理弹性在农村学前儿童师幼关系对情绪能力的影响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往往面临情感忽视、校园霸凌等风险。探讨和支持流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多组前后测设计,辅以个案观察、访谈、教学日志等定性数据,选取某市城中村一所民办普惠幼儿园各27名中班幼儿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连续12周共2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在共情与亲社会行为方面,两组前测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实验组幼儿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认知控制、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方面,两组前测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实验组虽得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教育戏剧能促进中班流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其中对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教育戏剧能为指导流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幼儿园应以教育戏剧为契机形成适宜的园所课程并持续开展,教师可将戏剧范式应用到一日生活和其他教育活动中解决流动幼儿社会交往的实际问题,将幼儿的戏剧体验转化为个人能力。同时,注重家园社协同育人,共同关注流动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0-3 岁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婴幼儿互动的主要参与者,亲子互动质量影响婴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问题行为及今后学 业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农村育龄妇女的二孩意愿生育率较高,婴幼儿家庭居多。笔者运用国际较权威的亲子互动质量评 价工具—PICCOLO 对7 个自然村的90 个家庭的亲子互动现状进行观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的亲子互动质量水平 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是否独生子女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不具显著性,而婴幼儿特 征(性别、月龄)对亲子互动质量影响显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政府须有计划地对农村家庭教育开展有效干预措施,家 长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更多的亲子互动技巧,提升育儿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5所幼儿园的120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五因素量表和情绪劳动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幼儿教师正念与情绪劳动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教师正念的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不均衡性,其中有觉知的行动得分最高,不判断得分最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中自然行为得分最高,表层行为得分最低。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大班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显著高于中班幼儿教师;不同正念水平的幼儿教师之间情绪劳动存在显著差异,高正念水平的幼儿教师和中等正念水平的幼儿教师使用自然行为显著多于低正念水平的幼儿教师,高正念水平的幼儿教师使用深层行为显著多于低正念水平的幼儿教师;正念与自然行为、深层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正念对情绪劳动的自然行为预测效应为8.8%,正念对情绪劳动的深层行为预测效应为7.1%。  相似文献   

10.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及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招募82名乡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干预组(N=40)实施为期六周的线上正念干预课程,并通过混合研究方法考察干预效果。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职业倦怠的测试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线上正念干预课程显著提高了干预组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并且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下降。此外,质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正念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理解与共情以及负责任地决策等方面的发展。本研究证实基于正念的线上课程是培育乡村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和减缓职业倦怠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可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为乡村幼儿园教师提供线上心理健康培育资源和教练指导;合理设计线上正念干预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以促进其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031名“80后”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亲比母亲更溺爱孩子;“85后”父母更加民主;“80后”父母会同时采用民主和专制的教养方式;父母受教育水平可以预测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收入可以预测专制型教养方式。建议新时期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要尊重生命、回归教育本质,通过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提升教养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牡丹江地区两所高校的267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调查了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的影响。得出结论:(1)目前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处于一般水平,在自我灵活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和性别差异;(2)除父亲过分干涉以及父母亲偏爱被试两个维度外,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各维度显著相关;(3)父母亲拒绝、否认,以及父亲过度保护或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预测大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或拒绝、否认,以及父亲过度保护可以预测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母亲拒绝、否认,以及父亲惩罚、严厉可以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刻板性。  相似文献   

13.
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高低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为探索心理素质和性别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绪反应性-调节范式,考察不同心理素质和性别大学生运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负性情绪的效力差异。结果发现:低心理素质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高心理素质组,高心理素质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调节效力显著好于低心理素质组;女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在负性情绪调节效力上没有显著差异。心理素质和性别在负性情绪调节效力上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1)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在独生子女因素上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显著;(3)专业对社会支持影响显著;(4)年级、家庭居住地、父母职业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5)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密切相关;(6)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与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和家庭社会资本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究竟总体上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这是一个需要进行经验检验的重要问题。采用1995年和2002年CHIP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一方面教育和家庭社会资本对于个人收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家庭社会资本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弱化效应。这意味着,家庭社会资本较低的个人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在社会层面,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垂直流动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此背景,笔者随机选择湖北省黄冈市的6所学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影响,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成绩有显著影响,其次是父母双方中一方外出务工,其中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有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无显著影响;在三种成绩水平中,上等成绩的孩子受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最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取133名高中生作为被试,采用《人际交往策略量表》测查其在外表吸引、能力展示、品德展示、利用媒介四个方面的策略使用水平,又采用《人际关系量表》测查其在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与教师关系、与陌生人关系四个方面的关系质量,将结果整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力展示和品德展示的水平对同伴关系质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外表吸引、能力展示、品德展示、利用媒介四个维度对亲子关系质量均不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能力展示对师生关系质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被试利用媒介的水平对其师生关系质量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品德展示对与陌生人关系质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效预防和干预农村幼儿的攻击行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5个乡镇的农村幼儿园524名幼儿的攻击行为。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情绪发泄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支持在农村幼儿情绪发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幼儿情绪发泄会增加其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父母支持能够缓冲情绪发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未来实践可以通过提高父母的支持来降低幼儿情绪发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社会退缩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作用,分别采用社会退缩量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588名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并使用潜变量建模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父母心理控制的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会退缩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父母心理控制会通过影响子女的社会退缩水平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1212名幼师生进行情绪智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问卷调查,探讨其情绪智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幼师生情绪智力总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仅在职业认同因子上存在差异;城市生源幼师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情绪感知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幼师生;三年级幼师生的情绪智力总分、学业效能因子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幼师生。幼师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幼师生的情绪智力对职业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其中情绪感知能力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