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作为当前学前教育深化发展与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的代表性理论主张,二者同源、异构, 同趣、共建,是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有机融合、构建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的有益尝试与大胆探索。展望未来,可尝试从推 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三重重心转向、优化幼儿园课程体系的三度生长空间、搭建幼儿园内生发展的三维教研体系,切实推进构 建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生活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缺乏目标取向均衡性和目标设计全面性;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缺乏内容取向经验性和内容组织逻辑性;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实施取向协调性和实施过程游戏性;在课程评价方面缺乏评价取向多元性和评价组织平衡性。针对“价值融合”已成为课程取向的发展趋势、“儿童发展”是课程存在的唯一价值、“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精神,教师应树立“引导、支持、发展”的教育观,确立“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儿童观,建立“幼儿为中心、游戏为精神、体验为目的”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是通过观察和解读儿童,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支持,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通过问卷调研福建省1062名幼儿园新教师观察能力现状,从确定观察目标、选择和运用观察方法、筛选观察信息和观察记录以及观察分析和支持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意识,但是观察能力普遍处于低水平观察。新教师的观察能力在学历、幼儿园等级、幼儿园性质、幼儿园所处地域上呈现显著性差异。研究建议:完善职前课程培养体系,通过情境式的研训方式提升新教师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程与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与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之间存在重要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游戏化含义的解读,探讨课程游戏化必要性,从而确立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倡导游戏精神的回归,真正将游戏权还给儿童。  相似文献   

5.
2019年5月28日,主题为“小学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经验、困境及路向”专家论坛在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举办。论坛指出,小学化和游戏化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经验的传递方式,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本质上是融合贯通的,小学化和游戏化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要“科学做好入学准备”,需要辩证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论坛强调,小学化的产生有着复杂深刻的社会因素,小学化的治理不能一刀切,需要置于“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全面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班级的人数影响着一日活动的实施和幼儿身心的发展。巨大的农业人口基数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园超额现象严重,游戏活动大打折扣。为促使大班额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发民间游戏和户外场地,采取混龄分组等方式推进课程游戏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应起带头作用,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参与户外游戏,达成家园合力共育;帮助提升幼师游戏组织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省1569名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70名教师的现场访谈,33名教师的课程观察,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能力水平总体较低,且不同背景变量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建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结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课程能力内部诸因素之间作用关系的分析可知,课程内容的组织超越了教师的课程认知,先于课程目标出现,成为整个课程设计的主导因素。其根本原因源于教师缺乏多元化课程价值取向、秉持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学科化教育方式占据优势。建议幼儿园教师坚持价值融合的课程取向,以儿童发展为课程的出发点,坚持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师核心能力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能力。文章利用网络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幼儿园教师核心能力的内容体系,分析幼儿园教师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幼儿园教师核心能力包括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能力、擅于一日活动的组织与保育的能力、擅于支持与引导幼儿游戏的能力、擅于寓教于境的环境创设等能力。  相似文献   

9.
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剖析了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即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最欠缺,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需重视,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需构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能力需提高。影响其专业能力提升的因素是不重视园本教研的开展、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未营造浓厚专业学习的氛围、未开展有效的自我反思,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开展高质量园本教研活动、提高园长专业引领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多途径多形式的自我反思等专业能力提升的园内支持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游戏环节,分为室内体育游戏与室外体育游戏。本研究针对如何保证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安全性,提高游戏的有效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的现状,针对幼儿在具体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幼儿园更好的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幼儿园游戏的开放性,儿童会有很多的创意行为,教师如何应对以满足儿童需要和促进儿童发展,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组织游戏的智慧以德性为根基,以知识、能力和情感为主体,以经验为搅拌器,不断地交融整合,走向丰富、融通、共生。教师游戏组织智慧需要通过投入情感、加强学习、重视实践、善于反思等途径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幼儿园区域游戏课程改革应正确处理游戏、课程、儿童学习与发展三者的关系,以游戏为课程的生成源,依托 课程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主要教育策略建议:坚持儿童本位,探索区域游戏课程生成之源;立足儿童问题,探寻区域 游戏课程生长之径;适时支架助力,探寻区域游戏课程发展之策。  相似文献   

13.
游戏化学习理念下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表现为:幼儿在蕴含游戏精神的游戏中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并展开深度学习和 自主学习。依据游戏化学习理念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利用游戏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本文以现场观摩活 动“密室闯关”为例,介绍其设计流程,探索游戏闯关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从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平衡、时间分配、教师角 色定位三个方面提出了游戏化学习理念下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幼儿园可以实施民间儿童游戏课程。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需要相应的实施路径。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构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医学专业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其自身的育人水平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这就对医学专业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对医学专业教师育德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新要求,得出医学专业教师育德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理论运用能力、把握与组织教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阐述了医学专业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培养机制、健全评价制度以及自觉提高自身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现状分析如下:论文数量呈逐年波动增长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研究,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价值研究以及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不足。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成长有重要意义。围绕目的与内容观、教育形式观、评价观、教室环创观几方面内容,对142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学前”与“学校”的内容冲突是教育目的与内容观的动力表现,集体教学过多是“小学化”教育形式观的组织表现,结果重于过程是“小学化”教育评价观的导向表现,教室“幼趣”不足是“小学化”教育环创观的课程表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与教师教育的观念保障、幼儿家庭的利益诉求和教育机构应试教育的低龄渗透紧密相关,其治理需走分层施策之路,家庭要改变应试取向的教育方法,积极回应幼儿园的“幼儿本位”工作;职能部门要系统改善“幼小衔接”工作,全面落实小学入学的准入监管;幼儿园要及时更新保教工作观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前教育觉悟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对其工作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440名幼 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在教龄、学历、年均月收入、 编制和园所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坚韧性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良好,偏保守型思维和行为;在力量性方面,工作 态度良好,但工作进取心不足;在乐观性方面,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较强,但缺少文化乐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幼儿园教 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园要提升园所培训效果,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社会整体支持氛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幼儿园教师游戏观类型及其与幼儿入学准备的关系,并采用中国幼儿园教师游戏观量表和 幼儿入学准备量表对来自福建省城乡不同性质的674 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群体的游戏观可以划分 为:“高游戏支持和高学业关注”型和“高游戏支持和低学业关注”型,其中“高游戏支持和高学业关注”型所占比例较低;与“高 游戏支持和低学业关注”类型相比,“高游戏支持和高学业关注”类型幼儿园教师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入学准备;个体因素(包 括教师专业、教师学历、教师资格等)对幼儿园教师游戏观剖面类型的预测力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与我国游戏改革方向相左,西方国家近年来更多地开始强调成人参与并指导幼儿游戏,“游戏本位学习”(play-based learning)理念应运而生。它所传达的是将游戏作为幼儿学习途径、载体,但又不破坏游戏自主性的一种学习理念和方式,肯定游戏对于儿童的价值,但同时强调儿童的游戏不能仅靠自己探索,更须借助与成人的社会互动而获得发展,教师指导应在儿童自主的方向上,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基于“游戏本位学习”理念,结合自然观察法,指出我国目前自主游戏指导中存在游戏和学习“两极论”、淡化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局限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等问题,以期“游戏本位学习”理念对目前我国游戏改革从“高控式”极端走向“放任式”极端提供些许现实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