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留守儿童”存在教育缺失、管理缺位等隐忧。因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管理、社会参与不到位或滞后;学校教育失衡和管理缺位;婚姻观念变化、家庭结构不稳、家庭教育失策等多因素所致。应通过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快相关立法、社会扶助设施和制度的建立;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夯实的家庭教育基础;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等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的教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高校毕业生中常见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几个方面心理问题。系统论述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要通过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测评;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二、三级心理健康网络体系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毕业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教育等对策,达到解决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素养在推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心理健康素养可以修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断层现象,从内在激发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生力,从外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素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点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抓住心理健康素养的关键期,适时开展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心理健康素养融入学校的常态化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心理健康素养为抓手,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以师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原点,辐射提升周边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迅速的普及。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指导,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当前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一、学校培养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人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职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管理就一定要处理好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谈学校体育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高校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探讨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包括课程教学子系统、咨询服务子系统、反馈评价子系统、决策调控子系统等四个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除具有与学校其他学科教育共同的特征和规律外,在时效的多重性、输入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开放性、结构的自组织性、目标的多维性、个体的差异性等特征和规律方面更为复杂。在这些特征与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下,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应从整体思路出发,树立"教育发展-预防矫治"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加强各方协同,形成合力,形成高效灵敏的危机干预机制,完善长短期指标相结合的反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中国大学生和家庭的关系十分紧密,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一方面,家庭可以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保证;另一方面,不成熟的家庭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消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为此,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正性合力。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状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实质和直接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其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地自我发展,其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为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应注意学科教学要落实“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讲求实效;班主任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防止学科化倾向;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要防止医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备受关注。文章从生态发展理论视角出发,层层分析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微观系统的个人气质、家庭教育、学校同伴关系;中间系统的家校间联系;外在系统的媒体网络环境及宏观系统的传统文化意识等。鉴于此,可以从家庭教育主导、学校教育配合、完善社会系统等层面进行干预,同时,注意其他系统的连接和综合作用,尽量将潜在问题化解在根源上。  相似文献   

10.
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受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社交策略、归因方式等;外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希望能为同伴接纳程度低的儿童提供帮助,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