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语法学专著,在中国语法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影响。三书都力图抛弃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一般研究汉语语法的方法——套用西方语法来写汉语语法,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反映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法体系。因此,三书在体系上有同有异。三书共识之处很多是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精辟见解。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句法问题上,认识到汉语缺乏词类形态的变化,但却有着丰富的造句法。改变了历来以西方的“词类研究为重心”因袭模仿之法,根据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2.
一部高水平的教学语法专著──评《汉语语法专题与研究》高更生李志霄先生的《汉语语法专题与研究》,是一部大学教学语法专著。该书的主要优点是:匡谬正借,锐意创新;注意提高,新颖实用;条分缕析,循序渐进。一匡谬正俗锐意创新大学高年级语法专题课教材的一个重要标...  相似文献   

3.
神摄人治:汉语语法的真谛所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汉语语法的样态与汉民族对这一样态的把握上,阐释了中国文化语言学神摄人治汉语观的内涵,论证了神摄是汉语语法文化精神的体现,而人治则是汉民族对汉语语法组织策略的把握,本文认为汉语语法的神摄人治是以中华文化为其坚实根基的;汉语语法学的革新在于突破置汉语语法的神摄人治于一旁不顾的旧模式,探寻能将汉语语法的神摄人治纳入其中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高更生教授的《汉语语法问题试说》(以下简称《试说》,1981年出版)的姐妹作。《试说》就汉语语法教学中四十个疑难问题侧重于运用语法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研究》则针对九个语法专题,侧重于从实际问题出发来拓展语法理论。二者各有所重,互相补充,皆是近年国内语法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学和部分高等院校教学汉语语法知识都采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一九八一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在(《暂拟系统》的基础上草拟了有所改进的新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众多的研究热点,这些热点问题的形成得益于汉语语法研究中新理论、新视角的深入开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热点视角进行阐述:(1)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角;(2)汉语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视角;(3)汉语语法研究的韵律词法、韵律句法学视角.同时指出,多视角研究综合互补是近十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 潘允中先生的《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以下简称《概要》)是继王力先生《汉语史稿·语法的发展》之后,全面系统地描述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的又一部专著。它在论述中“注意一个‘史’字,力求做到上联甲骨、金文和《尚书》的语法材料,下系近代乃至现代作品”(《概要·前言》),同时注意吸收近二十年来汉语语法史研究方面的新见解、新成果。无可置疑,这是一本好书,在汉语语法史的研究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汉语句型百年研究论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型研究在语法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是语法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研究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 ,分析它的语法单位、语法结构或各种语法现象 ,其终极目的 ,是为了确定句型。① 句型是现代化语言研究的必要保证 ,要实现自然语言的机器理解和表达 ,必须把自然语言抽象化、形式化 ,建立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的句型是必然的选择。汉语句型系统的建立 ,始于 189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马建忠著的《马氏同文通》 ,于今已过百年。但是 ,迄今为止 ,我们仍然不能科学地、方便地分析现代汉语的句子类型。这与我们未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句型系统有关 ,很值…  相似文献   

9.
高秀雪 《阴山学刊》2010,23(2):60-65
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汉语语法研究就走上了与西方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和总结汉语结构语法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汉语介词的研究中,现代汉语介词研究得比较充分,古代汉语介词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其中又以中古汉语介词的研究最为薄弱。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对中古汉语时间介词进行专题研究的论著,这方面的研究零散地分布在各类论著中:1、汉语史类专著。如王力的《汉语史稿》,潘允中的《汉语语法史概要》,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史存直《汉语语法史纲要》,太田辰夫的《汉语史通考》,向熹的《简明  相似文献   

11.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多角度来探讨语法问题,已引起我国语法学界的普遍重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汉语语法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广泛、深入地揭示语言自身的规律性,这对促进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和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对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一、汉语语法研究的萌芽期马建忠于1898年写了一本《马氏文通》。讲汉语语法史的人,都把《马氏文通》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言语法著作,这是可以同意的。但是,这不等于说,在《马氏文通》出版以前,我们没有语法研究。汉语语法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从古书记载上来看,语法意识首先在两类人的头  相似文献   

13.
复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已有不少语言学家对复句进行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对赵恩芳、唐雪凝的新作《现代汉语复句研究》,读后感到有如下几点很值得称道:一、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汉语语法研...  相似文献   

14.
<正> 高更生教授专著《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为汉语的语法教学和研究作出了很有益的贡献,为语法理论的研究作出了很有益的贡献. 汉语有汉语的特色,汉语语法之精微犹待探索.基于印欧语而来的普通语法理论有其启发、指导作用而有待于充实和修订.如所周知,今日之所谓普通语法理论,自不足以涵盖汉语语法之种相.如是,汉语语法本身之研究,不独于汉语语法之教学研究、理论研究有建树性  相似文献   

15.
汉语属于孤立语,朝鲜语属于粘着语。汉语作为孤立语,没有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由语序和虚词表示,语序相对地固定;朝鲜语作为粘着语,语法意义主要由词尾表示,其语序负荷不像汉语那样重,所以相对地说,语序较灵活。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在语序的排列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何解释其异同点是汉语为母语的朝鲜语教学和汉朝、朝汉翻译界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刘克敌 《东岳论丛》2000,21(1):136-139
陈寅恪认为 ,汉语的特点通过对对子可以得到集中的表现 ,对对子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 ,实际上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因此不仅不能简单地用西方语法体系来研究汉语 ,而且也不能仅仅把汉语视为工具 ,而应该从建设中国文化体系的角度来重新研究汉语。同时陈寅恪也对五四以来对文言否定过多的倾向给予了批评。陈寅恪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这种理解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中的动词重叠及相关句式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瓶梅》中的动词重叠及相关句式考察张鸿魁按照习惯的说法,动词有“态”的区别是汉语语法的特点。其中短时态是近代汉语才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形式在现代汉语里表现为所谓动词重叠,本文记作DD,相应的已然形式是D了D,研究者多认为DD是由D─D发展来的。《金瓶...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回顾 1956年,中学、师范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语文的体制。中央教育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室为编写中学、师范的《汉语》课本,便拟订了一个教学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这个综合性的语法体系吸取了《马氏文通》(马建忠著)以来中国语法研究的一些优秀成果,对当时中学汉语(语法)教学,普及语法知识,无疑是好的,起了推动作用的。但是,它的析句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有人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指出  相似文献   

19.
试论“V+了+T+的+N”岳辉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曾阐述过这样一些例子,如“骂了几个钟头的人”,“戒了五年的酒”,认为“所有这些表数量的宾语修饰语实际上都是修饰整个动宾结构”(《汉语口语语法》第164页)。然而仔细观察、分析,却不难发现这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语文精神之文化反思──郭绍虞语法哲学探究申小龙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中,郭绍虞对汉语语法的看法可谓独具慧眼。因为他是以其深厚的传统语文感受能力来捕捉和把握汉语的人文精神的。郭绍虞以一个古典文学批评史学者的眼光来审度现代语文分析,其语文批评往往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