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有个真实的故事,大家都说一个孩子傻。 为什么呢?大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拿五分钱和十分钱的硬币给他,他总是拿五分的,屡屡如此。这样的人不傻吗?大家总嘲笑他。 一次,一外地的智者经过此地,听说了这件事,亲自试验了一回,果然与大家说的一样。智者哈哈大笑,拍着那孩子的肩膀说:“小朋友,你真聪明。”那孩子也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符号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西方叫做"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Signs","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这个话翻译成中文,绝对不负责任,但是所有的西方教科书都是这一条.到底符号是什么东西,西方有个学者写了几千字关于符号的定义,他最后说了一句,符号学有必要说清楚符号是什么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物理学到现在没说清物体是什么,化学到现在没说清物质是什么,生物学到现在没说清生命是什么,心理学到现在没说清心灵是什么,那么符号学凭什么要说清楚符号是什么呢?这个话呢,应该说,是对的,又是错的,错在哪儿呢?符号学既然是研究意义是什么,那么要把意义是什么说清楚.  相似文献   

3.
正有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国王对他说,你清早从这里往外跑,太阳落山前赶回来,印上你脚印的土地都归你。那个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跑回来了,但因筋疲力尽,摔个跟头就再也没有起来。于是有人挖个坑,就地埋了他。旁人说道:“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个坑这么大。”这是大文豪托尔斯泰讲过的一个故事。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再有几天就是我国传统的新春佳  相似文献   

4.
正胡适先生曾在1924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  相似文献   

5.
经营之道,在于做好不起眼的小事,注意细节的微妙变化,正所谓不积跬步,难以致远。经营永远没有小问题。 把榨油机搬到汽车上 前不久,我听说了一个榨油致富的故事,甚至这个人最后还开了两家榨油厂。其实榨油坊可以说遍地都是,竞争非常激烈,他为什么能成功呢?就在于他把榨油机装到了汽车上,开着汽车,到群众家门口,现场加工.让人们亲眼目睹花生等经热炒、压榨、过滤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1922年,鲁迅取材神话,作短篇小说《补天》.据他自己说,这样"取了菲罗特(今译弗洛伊特—引者)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故事新编·序言》).究竟鲁迅是怎样采用弗洛伊特学说的?这个问题,过去谈的人很多.下面我想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佛教是在两汉时期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的。"阿弥陀佛"是由梵语Amitabha音译过来的,是佛教中一个佛的名字。那么,"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个佛呢?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最爱念叨的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这样可能说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每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们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来历。  相似文献   

8.
幼时读陈樨常的《中国上古史演义》,其中的一个故事引起了笔者极大兴趣:"汤既然以武功建国,诸侯对他自然十分敬畏,汤便以仁厚来收揽人心.一天,汤出外游玩,看见一个农人在树木上挂了一个鸟网,挂好了,在网下面祝告说:'不论东西南北哪一方面来的鸟,都飞入我的网里.'汤说:'你不要太过分了吧!哪里可以这样网尽杀绝?'便叫他把网放开三面,只留下一面,替他祝告说:'要飞去左边的鸟儿,便往左去.要飞去右边的鸟儿,也便往右去.只有不听我的话的鸟儿,才进入我的网.'各国听见汤这样说,都说汤实在太仁爱了,对于飞鸟都这样的仁爱,还能虐待人民吗?大家就都愿意听他的命令.后来把宽大的政策叫做'网开三面'."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典籍,我却愿意相信它.  相似文献   

9.
亲属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就找到了一份在我看来还不错的工作。工作已经有半年多了,来我家做客时谈到他工作的事,本来我以为他的工作能不错,没想到他说没意思,马马虎虎,对付着干,每天就自己那点活,干完就完事,干一天算一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工作?老板对他不好?他说都不是,大家都这样。我说既然已经做了,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得更好一点?为什么不能多做一点?他想都没想,反问我道:做好了又能怎么样?多做点又能怎么样?老板知道了也不多给工钱。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给他讲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10.
党风问题,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党风究竟是指什么呢?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我们党的党风现状?怎样才能进一步搞好党风建设?这些都是大家所普遍关心和经常议论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很重要的带头人。日本有一位公司的主管,他不仅是一个企业家,他还写过40多本书,一个企业家能够写40多本书,很不简单。他在最后一本书的封面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公司的命运,百分之九十九决定于那个领导人。用中国话讲,这个人就决定了这个机关团体或所有人的命运,这个人是谁呢?当然就是领导。什么是艺术呢?艺术中有技巧,  相似文献   

12.
正为什么大家都说药有"三分"毒,而不是"四分"或"五分"呢?"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究竟源于何处?这其中的"毒"指的又是什么?既然"是药三分毒",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吃药这件事呢?"是药三分毒"的理论渊源在古代,人们习惯用"三"来表示多数,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缄其口。所以,古人常说"是药三分毒",而不说"是药四分毒"或者"是药五分毒"。"是  相似文献   

13.
魯迅的《狂人日記》里的“狂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呢,还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战士?他是一个发狂同时而又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战士呢,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狂人?这是人們在《狂人日記》的研究中,历来就很有不同看法的問題,也是目前有些人正在試图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14.
孔子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就是重在理想人格的培养。《论语》一书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也包括其他一些人,但为数不多)的对话录,其间的谈话可以说大都是围绕着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展开的。这个按照孔子人格理想所应成为的人,就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各有那些品质特征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孔子人格理想的模式问题。 首先,是所谓“圣人”。“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说他看不到圣人,能看到君子就心满意足了。可见,圣人是他所理想的人格,这种人在人格分层上比君子高,他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因而是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5.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16.
许多文学史和评论古典小说《水浒》的论文,都把宋江形象评价为英雄人物,错误地美化了宋江。例如有的说,宋江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甚至还说宋江“不只是阶级斗爭的英雄,也是民族斗爭的英雄。”《水浒》里的宋江形象到底是不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呢?特別是对他投降前的一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认为确是需要好好探讨一下。我们评价宋江这个典型形象,应该用  相似文献   

17.
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某天,你穿了一双自认为很酷的鞋出门,结果却接二连三地被别人嫌弃。当第一个人说不好看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而已,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都这么说,你也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眼光了。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病人来到医院就诊,主诉自己身体不舒服、精神不好,可是看了很多医生也查不出病因。经过一系列检查,心理医生确诊他患的是"疑病症"。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大家都歌颂青春无价,千万别浪费它。但是,每个人也只能中年一次、老年一次。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珍贵,何必妄自菲薄呢?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年轻时的我,我觉得当年的我不够充实,鉴赏力不足。看以前的照片,我只对自己高瘦的身材有点怀念。人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老得顽固和老得懊恼就不值得。我们有肉体年龄和精神年龄,家父说他50岁之后,生日便开始倒数,所以今年算起来才"20岁"。  相似文献   

19.
地、市、县三级干部(以下简称三级干部)虽然工作岗位有所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做地方工作的同志,都对自己所在的地区——个地区、一个市或者一个县,负有重要的责任。这里所说的三级干部比起上级机关的同志来说是经常接触基层、接触实际的,同时又还不是基层干部。 什么叫做知识结构呢?大家都知道,某一个人的“知识”就是这个人知道的和懂得的东西。由于一个人知道得很多,是多方面的,而各个不同的人的知识有多有少,知识的方面也各不同,同样有那一方面的知识也有深有浅、有广有窄。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方面、多少、深浅等等合起来就成为这个人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个人有他的知识结构。三级干部都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怎样。现在先来讲讲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三级干部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都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就要有完成自己的任务所必要的各种知识。每个同志大概都考虑过自己现有的知识与现在担任的工作,要完成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来衡量是基本上够了呢?还是不够?我想大多数同志会回答是“不够”。有感到非努力学习不可的觉悟。当然我们的同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王船山的自然观,大家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唯物的。至于其历史观呢?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就有分歧了。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一下子谈清楚。如果说他的自然观是唯物的,而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这样显然陷于自相矛盾;反之,如果说船山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则在马克思以前,还不好这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