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仁字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2.
《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韦庆远著。71.5万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责任编辑:詹家豪。 目前,学术界对张居正推行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成果的认识,总的来说,已渐趋一致。但在对其人其事、其学术主张以及历史作用等问题上,仍存在不少分歧。如何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推到一个更深更广的新的高度,以更好地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一书的出版,正好适应了这个需要。本书可以概括为新、实、慎三个特点。一、新。指新颖准确的命题和在明中期改革的定位、内阁争斗实质、对张居正改革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春瑜 《学术界》2004,(1):146-151
马振方先生近日在《文学评论》上刊出长文《厚诬与粉饰不可取———说历史小说〈张居正〉》 ,洋洋洒洒 ,絮絮叨叨 ,逾万言。老实说 ,读后令我大吃一惊 !该文的提要宣称 :《张居正》前三卷“大量内容陷于滥造和悖逆历史 ,厚诬了高拱、魏学曾、王希烈及其他多位古人 ,颠倒了其中部分历史上人事的美丑 ,以人为制作的反面历史人物反衬、拔高主人公 ,并用较多笔墨粉饰张居正的性格弱点和人格缺陷 ,而未能对其杰出的改革事业和思想精神作比较切实而充分的艺术展示。其厚诬与粉饰古人的弊病是近年历史小说创作中的沉重教训”。在马先生笔下 ,问题如…  相似文献   

4.
田澍 《学术月刊》2012,(6):147-154
明朝中后期的改革不是始于传统所认为的万历初年,而是始于嘉靖时期,因为永乐之后的正德、嘉靖之际出现了由大礼议而引起的明朝最彻底的一次人事更迭。新君嘉靖皇帝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组成了全新的人事格局,开启了明朝真正的改革,对百余年的弊政进行了尽可能的革新。而隆庆、万历之际政局的演变,仅仅是一般性的皇位更迭,并未出现政局的巨变。张居正担任首辅后,尽可能效法嘉靖革新,以遵循成宪和综核名实为主要施政特点。一方面,在嘉靖革新基础上有部分的推进,如一条鞭法的推广和推行考成法等;另一方面,对一些重大难题无力作为,如沙汰生员和裁减宗室禄俸等。只有以此为视角,才能认清张居正对嘉靖革新的效法与继承。也只有如此,才能有理由说张居正是明代改革家。  相似文献   

5.
在明朝万历时期的张居正改革中,神宗之母李太后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万历初年“主少国疑”,内阁又与司礼监发生权力之争的动荡局势下,李太后提拔、倚重冯保和张居正,罢黜高拱,建立起由她主政的内阁与司礼监协调一致的体制,稳定了政局,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其二,信赖、支持张居正,全力进行改革朝政的事业。李太后不仅赋予张居正处理军政事务的大权,使其拥有推行改革的权威,而且在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和攻击时,也态度鲜明地支持张居正,粉碎一次又一次阻挠改革的逆流。此外,她在教育、管束万历小皇帝,使其保持对改革的热情和支持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不过,张居正病逝后,明神宗掀起“黜张”活动,否定改革时,李太后却表现出缄默、纵容甚或支持的态度。这是由封建统治者只重权位,不顾信义,以及无法长期忍受改革所带给她们的种种限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朱东润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名誉系主任。早年留学英伦,回国后执教英语多年。一九三○年起在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十年代末,开始传记文学的写作和研究,他以中西贯通的学力,刻苦探索,辛勤耕耘,在传记文学领域里进行了新的开拓。半个世纪以来,他陆续写出了《中国传叙文学的发展)和《八代传叙文学述论》等论著多篇;创作了《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六部政治家、文学家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我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蔷 《北方论丛》2000,(5):124-128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启蒙教育的传统,《帝鉴图说》便是明万历朝大学士张居正和吕调阳专为士岁的小皇帝编写的一部帝王教材,希望他可以史为鉴,将来成为一位明君。此书因其内容上的雅俗共赏,形式上的图文并茂,自问世以来备受统治者和一般士人百姓一的青睐。四百年间多次释印传抄,不仅有汉、满,日各种文本传世,而且远播云南等边远之地,可谓“流播宇内,泽被士庶”等。对该书现存的四种时代版本和三种清工版本及一种日本刻本进行解  相似文献   

8.
万明 《文史哲》2015,(1):12-26,164
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改革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开端为历史大背景,与全球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货币形成世界货币,即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改革源自市场的萌发,以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赋役改革作为前期准备;改革没有推行一条鞭法的全国法令,《万历会计录》和《清丈条例》是改革迄今遗存的两部重要文献;改革的核心是财政,改革重建的新财政体系,是从以实物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是中国二千年财政体系的根本转型,也标志了史无前例的中国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历史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张居正改革人亡而政息了,相对王安石变法而言,张居正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黄仁宇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10.
著名史学家韦庆远先生新著的《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今年三月出版了。本书全面阐述明代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张居正的一生际遇和政绩功过,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着重阐述他在明代中后期国势倾危之际,进入内阁中枢,参与并主持历时十六年之久的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