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欧洲迥异,文明起源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即文明起源在前,国家起源在后。中国文明起源与西亚北非文明同步产生,且多头起源、一元发展具有两级性特征,以礼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化、儒学的道统(价值体系)是合乎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特点的。  相似文献   

3.
文明起源是中国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理论与模式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重视理论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文明起源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影响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主要理论与模式做一回顾与述评,以期促进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是学术界苦苦探索,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传统上一直认为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具体地说二里头文化是探索中国国家起源的对象,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对象.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化编年,统称为“红山诸文化”.本文试以红山文化的内涵为基础,就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做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5.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与路径,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机制等问题,梳理了学术界已有理论观点中的贡献与局限,也阐述了笔者自己近20年来所进行的有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6.
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既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因而理论上的推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于文明与国家的概念、标志,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与路径,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机制等问题,梳理了学术界已有理论观点中的贡献与局限,也阐述了笔者自己近20年来所进行的有关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籍基本可信,可用于中国文明起源史之研究,关键是要认真解读.文物是证史的重要工具,但还有一些误区要走出.农业文明的起源在万年以上,而国家的起源大约在6000年以前.  相似文献   

8.
我国考古界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早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永先生时就开始了。但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却并不是那样简单。直至解放前,它一直“成为传播论派和独立演化论派的争论的交锋点”。①解放以后的四十多年时间,由于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和不懈努力,终于用无数无可辩驳的考古学证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文明主要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土生土长、独立发生、发展的。然而,中国文明究竟是怎样起源的?中国文明要素的源起是多源头的,还是仅仅只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个地方?却在学术界仍然是有严重分歧的问题,特别是1987年安志敏先生的大作《试论文明的起源》在《考古》第五期上发表以后,在全国考古界中引起了一片震惊和反响。随即,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也更热烈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文明的起源方式与发展过程与西方古文明有许多相异之处。西方文明起源于铜器时代,中国文明起源于玉器时代;西方文明起源于城市革命,中国文明起源于巫术改革;西方文明起源表现为地缘管理代替血缘管理的革新模式,中国文明起源表现为血缘管理依然延续的维新模式。西方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先后断裂了,中国文明则绵延至今。中国学者应当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文明理论,书写自己的文明发展史。这其中既要对传世文献重要历史信息的重新发现与估价,更应充分利用考古新资料,弥补有关空白,还应认真总结中外学者研究中国文明史的成功经验与已有成果。理想的中国文明史,应该有中国材料的基础、民族精神的灵魂,还有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人类未来发展的眼光。最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0.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学术秘书、目前正在继续参与“中国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预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江林昌教授于去年 1 2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学术新著《夏商周文明新探》(以下简称《新探》)。该书对夏商周文明发展与我国文明起源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创见。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独立起源的文明古国之一。不断出现的考古材料业已证明 ,中国文明的起源最保守的估计也应在五千年以上。然而 ,由于文献不足及其他原因 ,我们对五千年文明史中前二千年的认识 ,仍处于探索过程之中。从历史学角度看 ,这前二千年相当于“五…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文明观 ,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 ,与孔孟的义利说、程朱的理欲说、孙中山的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说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关系。探析这些思想渊源 ,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文明观的精神实质 ,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文明遭遇空前危机,从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到陈独秀、杜亚泉、李大钊等纷纷研讨中西文明之异同,总结出中西文明之动静说.他们还从各自的民族立场和哲学观念出发,提出矛盾论、调和论和第三种文明论,试图解决中国文明遭遇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南宋以来 ,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徽州文化在各个层面都贯穿着儒家思想。儒学是徽州文化的实质 ,徽州文化是儒学的实践表现形态 ,二者的关系是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区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 ;而中华文化又影响和指导着区域文化 ,二者呈现出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宋以降,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儒学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文化是儒学的实践表现形态,二者的关系是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而中华文化又影响和指导着地域文化,二者呈现出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政治文明就没有人类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指明方向和提供保障。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6.
文明社会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法治环境的配合。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载入宪法,为我国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最高法律依据和保障。行政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文明是构成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行政文明的建设不能背离法治,其自身的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法治化的过程。行政文明建设的权力渊源、实施主体、价值追求、行动指向、实施方式、行为后果及福利归属等都有其具体的法治化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政治宣言中提出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于对西方政治文明和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理性审视,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