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曾于《作家心态差异论》中,对作家心态从横向和比较的角度作过差异分析,但要想真正全面地揭示作家心态的奥秘,似乎还应该有纵向的历史的考察。而这一角度的选取也许已经为我们完成了论点的确认,它隐含的实质是:作家心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中,作家心态的最大特征在其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代严酷的战争和政治条件对中国文学作出了诸多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四十年代“国统区”作家对这时代要求的回应,描述四十年代作家自觉追随时代精神的思想轨迹,并探讨了作家对历史和人生个性表达的可能性。从对历史自我的要求到个性表达的犹疑,以至其后的道德理想态度,四十年代文学主题之衔变,对近代中国各种形态的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之间经久不衰的消蚀或修正作用的一种说明。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人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人的精神总得有所皈依,人的情感总得有所寄托,人的思想总得有所维系。人,除了奔波衣食住行的生存必需以外,余下的精力,总得落在一个于自己、于别人,乃至与整个社会和人类世界都有意义。都实实在在又率因而持久的支点上。我把我的这个支点落在了文学写作上。应该说,我的选择不是出于一种盲目,一种冲动,一种时髦,一种沽名钓誉或一种附庸风雅。不是的。不过那时的文学也确实还属于一种时髦和一种附庸风雅。不仅如此,那时的文学也还在挑拨着整个社会的诸多神经,特别是那最敏感的神经。不经意的或是经…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评价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帷幕一揭开之际就提出的一个时代课题。可以说,几代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史的学者已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了甚为不同的思考和回答。张岂之同志最近将他30多年来的部分思想史学术论文集结成《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以下简称《儒学》)一书出版,也是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对这一时代课题的思考和回答。清晰而完整的历史感是岂之同志《儒学》一书给人的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虽然是一部论文集,但是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它都是具有逻辑性和内在结构的、以儒学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 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说:“人根本没有本性,他所有的是……历史”。作家的心理经验积累就是作家的形成史。所谓“心理经验积累”就是指个体的自然素质与种类发生、具体情境、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作为“作家的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历史和“作为人的作家”的个性化的历史。本篇主要论述时代与民族的影响在作家心理经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一)、“常规历史级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伊·谢·科恩将个人形成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自然个体——社会个体——个人。自然个体的行为取决于自然素质与生命活动条件的偶然结合。社会个体的行为除此而外还取决于社会环境以及个体与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关系。至于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文学史上,10世纪末11世纪初是一段独特罕见的时期,这时期的大多数作品出自妇女的手笔,形成了一个女性作家群,这种特异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此时正值日本平安时代“摄关政治”①的顶峰,天皇外戚藤原氏一门专权,仕官不凭实力,专靠出身及裙带关系。于是,天皇的嫔妃为了争宠,纷纷雇佣出身于中小贵族而富有才艺的侍女为辅佐。从而使在后宫担任过女官的女性作家应运而生。这些女作家既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又目睹了藤原氏及宫廷大贵族的政治内幕和腐化生活,因此当她们拿起笔进行创作时,便出现了女性文学的繁荣。她们把自己的所见、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时代特点和作家自身两方面,探讨了前期创造社作家接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等外国文学影响的原因。认为同样处于过渡的时代、不满现存的社会秩序,这种时代精神是创造社作家接收以上诸外国文学潮流的外部原因。又从作家即接受主体自身出发,分析了前期创造社作家接收外国文学的内在原因,指出这批作家在接触外国文学以前,就因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包括文艺上重主观抒情偏爱感伤情调的审美趣味、生活上偏爱老庄自然天放人生哲学等方面在内的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正是这种心理驱使他们选择那些与此相似的流派和作家。另外,在性格气质方面接收主体和客体之间也有相似之处,这也导致了前者对后者的亲近和接收。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在不同场合多次对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卓越才华、杰出贡献和巨大影响给以高度评价。梳理和阐释恩格斯的这些评价性论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马克思去世之际,恩格斯在给友人的信中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对马克思的地位和贡献作了总体性评价。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也在多个场合通过澄清他和马克思的关系,明确了马克思是科学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并从学术思想和实践活动两个基本维度对马克思的著作、思想、活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评价。恩格斯的评价鲜明、准确并富有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历史考察出发,研究和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征,特别对社会主义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进行了探索。作者认为,必须具体分析历史环境和不同国家的国情,才能理解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才能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发生。  相似文献   

10.
校友·作家·诗人(四)列美平措,藏族,1961年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现为甘孜州文联《贡嘎山》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列美平措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81年始,十余年来共发表诗作近...  相似文献   

11.
任洪渊以独特的创作道路与艺术追求在新时期诗坛上别具一格。中学时代他就迷恋上诗歌,五十年代末读大学中文系时已写下了不少富于激情同时不乏思索精神的诗句,但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并没有给这位钟情艺术又耽于思考的年青人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待到他终于脱颖而出,以起手不凡的诗艺登上诗坛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已是人到中年。一个新旧交替、开放创造、蓬勃向上、万象更新的变革时代,给了他献身艺术的良  相似文献   

12.
校友·作家·诗人·(一)吉狄马加吉狄马加,1961年6月23日,生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党县。按照彝人父子连名的习惯,吉狄马加的全名应为:吉狄·略且·马加拉格。彝族当代优秀青年诗人,也是我国新时期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青年诗人之一,最年轻的一级作家...  相似文献   

13.
菡子,小时候听父亲说起这个名字时,心里总会想起三角函数,想起背不完的公式,解不完的题目。长大后,才知道菡子这个名字的意义。菡萏是伏在水面的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自然也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意思。当时,菡子的父亲不许她的名字带有芬芳的气息,改为“涵之”,  相似文献   

14.
文如其人,左拉作品伟大,因其人格崇高。既然"一切文化沉淀为人格",左拉的人格文化底蕴就令人景仰。人格是精神培育。知识是智力启发,知识提供创新思维动力,人格是做人处事的立命之本。识礼仪,知善恶,明是非,坚持社会公正与平等,文化底蕴在左拉身上,体现为真诚、奋发、自信,抑恶、杨善,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5.
统计并分析建安作家在历代为读者所接受的基本状况,以及建安作家作品在效果史、阐释史、影响史上的地位。由此可以考察建安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轨迹,及其历代接受者对建安文学题材、文体、风格的认识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16.
热衷于历史评价是中国史学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今天史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从19世纪以来历史学科学化的倾向和历史科学构成要素的分析中可以透视出这种史学传统既容易歪曲事实,又无所谓科学的方法,更没有追求文化原理和规律的崇高目标,只是一种服务于道德和政治的实用手段,与科学的规范和精神相去甚远。从学科性质来讲历史评价并非科学问题,只有对历史评价问题的研究才能算上科学。作为历史学中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有将其划归人文的历史学,从而可使科学的历史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7.
宋代理学家在其特有的历史哲学指导下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人物作了点评。两宋理学的奠基人程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均仅以道德标准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尺度, 缺乏以历史主义的眼光, 以社会价值的标准去评判历史与历史人物的视野, 不能认识“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面作用,一味地将历史道德化、以道德理想主义的态度看待历史与历史人物, 表现出使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迂阔和保守  相似文献   

18.
校友·作家·诗人(二)章戈·尼玛章戈·尼玛,汉名廖才贤,四川炉霍县人,藏族,1956年生,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当过营业员、土兵,197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79年考入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藏语文专业学习,1983年毕业。现为甘孜州报社主任编辑,副总...  相似文献   

19.
校友·作家·诗人·(三)吴琪拉达吴琪拉达,彝族,1936年10月8日(农历)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县,1954年7月由县中学送入西南民族学院彝文班学习至1956年7月结业,1957年3月至9月,再度在我院干训班学习,现任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主任记者,中国作...  相似文献   

20.
驶入2009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要过去了。最后一批70生人也已三十而立,很多70后.更是大步流星地“奔四”了。曾经风华正茂、初出茅庐的70后,正渐渐成熟起来,成了职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此时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有如对一个时代的集体进行的“职业分析与规划”,带我们进入历史和个人的变化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