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裕民 《天府新论》2011,(4):96-100
1949年以来,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要发扬决策民主,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要不断增强政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种准社会公共产品,如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公益性作用,是我国二十多年医疗卫生改革一直探讨的焦点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出发,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的本质属性,预测和分析国家新医改方案实施后的社会收益,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与医疗改革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益性”价值取向是对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的回应和纠正,是一种“衍生”出的价值取向,而“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和贯彻的价值取向。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民性”是对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所坚持“人民性”的继承与发展、自觉与明确。“人民性”是一种超越“公益性”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哲学思维”的超越、“战略定位”的超越、“发展动力”的超越以及“评价标准”的超越,应当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人民性”,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自身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促进健康中国人和健康中国的全面实现。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为彰显“人民性”价值取向,应当坚持“公正均等”“四全统筹”“共建共享”和“人民满意”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属性是由其公共性所决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组成部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领域。正确认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性质和特征,对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针对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要积极探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由倍受赞誉沦落为卫生负担不公平国家之列。究其根源在于1997年—2009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缺乏科学合理价值取向,陷入迷信"经济增长"、"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认识误区,从而导致政府责任缺失、医疗卫生体制公益性不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出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应该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应该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基础以及"公正性、合理性和公益性"的伦理原则,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东西部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西部乡村医疗的改革与优化迫在眉睫.西部农村地区优化乡医疗应该实行乡镇卫生院改革,转制民营,以国家购买服务方式优化卫生院的职能和服务;加强监管,保证其公益性;管办分开,提高效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7.
刘晓静  张继良 《河北学刊》2020,40(6):186-192
医疗卫生福利是中国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1949—1978年,中国儿童医疗卫生福利体系具有制度保障,也有相对系统的服务建设。从提供服务的主体来看,主要有儿童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组织;从内容来看,主要有儿童保健、儿童医疗、儿童卫生等。该时期,中国儿童医疗卫生福利基本上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尤其是合作医疗制度提升了儿童生活质量,提高了儿童保健公益性和可及性。它秉承积极预防的理念,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较充分发挥了基层卫生组织及相关人才的作用,对目前中国儿童医疗卫生福利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当然,该体系也存在着制度保障发展不均衡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医疗卫生服务,尤其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性,设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必须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我国已有医疗卫生发展和改革实践证明,目前医疗卫生领域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与忽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属性有关。基于这个出发点,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模式,本文就我国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经济私人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学性质上说,医疗卫生服务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经济私人品".在这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各类主体具有实现改革目标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社会医疗保障标准,尽可能保持消费者更大的选择权,使医疗卫生体制具有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加快涉及医药卫生的政府机构的横向整合.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1,32(12)
我国公共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蕴藏在图书馆内巨大的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公共图书馆服务性质和服务产品来看,现代图书馆服务具有公共与产业的双重属性.新型的信息资源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可以与全社会的信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接轨,但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是其赖以生存的立命之本.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产业必须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论的社区卫生机构政府投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了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明确提出政府要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而且兼顾服务的供方和需方."补供方"即政府为某些公共服务全额或部分支付,向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增加投入;"补需方"即政府加强对公立医疗保险的投入.改革方向是回归公益性,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两重特征,其所提供的服务不可能是完全无偿的,在有偿服务的情况下,为了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确保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约束机制来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这个约束机制就是以诚信为基础,由思想教育、道德建设、管理、服务、制度和法制等因素构成的医疗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医疗体制改革与公立医院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应当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医疗卫生资源筹集和分配的严重不合理;国家财政对医疗投入严重不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畸高等.公立医院管理创新的建议:公立医疗机构要强化公益性;加强道德自律与政府监管并重;要注重制度创新,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属性,完全采取市场化手段和政府大包大揽都不可行.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是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妥协的产物.保障政府投入与监管到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是实现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更是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普产品交易博览会作为兼具社会公益性和市场经营性的盛会在安徽芜湖市已举办了五届。为使中国科普产品交易博览会在未来举办的更加成功,有必要通过采用SWOT方法分析中国科普产品交易博览会存在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并根据其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给出相应的对策组合。实现科普产品交易博览会在社会公益性和市场运营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特色、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市场背景下的医疗服务公益性的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实现医疗机构公益性的途径包括:(1)建立多元化的竞争性医疗服务体系;(2)政府从均衡的医疗服务市场购买公益性产品(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等);(3)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第三方付费制度;(4)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资源特质及红色旅游承载的社会功能,决定了红色旅游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公益性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属性,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公益性"作为其重要的价值取向。要确保红色旅游公益化的顺利实施,必须关注各利益相关体的利益诉求。只有各利益相关主体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伙伴关系,红色旅游公益化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新的文化经济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一种公益性的产品和资源,它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社会公益性。文化产业的崛起和走向全球性的繁荣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总体认识。在当今,文化产业应当是由国家、各级政府指导、主持、监管和干预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的体系和模式,它应切实担负起提高全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塑造国家、民族优秀的文化形象,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等重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根本原因是我国公共财政导向、支出结构和财政理念上出了偏差。现行医疗卫生体制造成的现状与政府所倡导的“人人享有医疗保健”、建设和谐社会的改革初衷背道而弛。在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机会上的不均等,正在加速分化着我们的社会,破坏着社会的和谐,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同为国家公民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却享受着差距甚远的政府公共服务。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凸现社会公正在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上的严重缺失。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求全民共享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