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标志是以市场为介质,自愿性的以环境保护为最终目的的环境管理模式.环境标志法律制度不仅是规范环境标志及其计划的规则,规则的功能实现及良好运作也是环境标志法律制度所应考察之意.环境标志的法律属性是证明商标;环境标志使用合同是民事合同,而非行政合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与使用制度是环境标志制度最基本的两个方面,需完善其规范构成和运行.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法律规则及确保其良好的运行及功能的实现是环境标志法律制度健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下,环境标志制度在全球许多国家纷纷建立。然而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起步较晚,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如何对其完善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探讨环境标志的基本内涵,总结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探索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品环境标志是表明产品符合环保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产品环境标志制度是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塑造生态消费行为的一种理想制度,是使环境管理由单纯的强制性行政管理逐步转化为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商标,保护环境标志的手段是证明商标登记。环境标志保护的另一个措施是国家与环境标志使用者签订环境标志使用合同。环境标志使用合同从其性质上而言是一种环境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与此同时,产品的“环境友好”因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标志应运而生。然而,在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了。本文针对发达国家现代的绿色标志制度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壁垒及我国“入世”后应采取的对策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于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环境标志成为多哈回合WTO环境与贸易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讨论议题。目前,各国对于是否应在WTO框架下对环境标志加以规范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然而,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标志制度在各国日渐普及。无论环境标志制度最终是否被列入WTO规则,都已在事实上成为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此,我国一方面应进一步积极完善本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并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因环境标志标准不同而引起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应坚持利用现有的WTO规则遏制环境标志制度的滥用,同时积极参加多哈回合环境与贸易委员会关于环境标志问题的讨论,推动WTO各国通过多边协议规范环境标志制度对贸易的限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谷物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演变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和WTO数据库数据,对1995-2012年中国谷物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谷物贸易在1995-2008年以净出口为主,但从2009年起转为净进口且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各类谷物贸易近年来也都已处于净进口状态且净进口量也均在不断增加;中国谷物进口产品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均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近年来,小麦、大麦和玉米是主要进口谷物,玉米和稻米是主要出口谷物;中国谷物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越南和法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朝鲜、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国谷物在2008年以前曾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此后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小麦和大麦一直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玉米和稻米曾具有国际竞争力,而近年来也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绿色消费是21世纪提倡的一种新的消费理念。通过阐述绿色消费的内涵以及绿色消费与环境标志和清洁生产的关系,旨在加深人们的绿色消费理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政党制度在1986年3月开始的“政治革新”前实行的是国民党从大陆移植过去的“党国一体”的一党专政制度。“政治革新”后,形成了国民党居于主导地位的所谓的支配性一党体制,而由于台独分子挑起省籍矛盾、族群对立和国家认同分歧,造成了国民党的分裂和民进党的上台。在非统即独的意识形态之下,台湾的政党制度在经历了短暂的多党竞争之后又出现了朝两党制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制度创新及其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资本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经济是为了实现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则是为了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来之于以下因素:(1)追求利润的意识形态;(2)有助于财富积累与创新的所有权;(3)市场垄断;(4)由“中心外围”的构成的增长结构。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主要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1)意识形态的创新;(2)国家制度的创新;(3)等级制框架中的个人自由;(4)自由的企业制度;(5)雇佣劳动制。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正面临着新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新的科技发展不能适应;(2)资本主义无法获得新的生产力;(3)旧矛盾的新发展;(4)来之于经济全球化的危机;(5)资本主义开始变得缺乏兼容性。新经济正在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公共环境标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公共环境标志设计的内涵和特征角度开展研究,提出应该围绕环境、空间、形态和色彩四要素,就如何实现公共环境艺术性设计展开深入地探讨。指出公共环境标志实现艺术性具有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区域形象和展示地域个性文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检视了美国西部诸州水市场的结构以及政府在其中的参与角色,并对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指出了其中的缺陷,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其制度革新意见。最后,透过美国制度的解析来给我国水权市场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市场化一价值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有着自身特有的制度基础:(1)企业投融资体制的改变;(2)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3)居民投资意向的改变;(4)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因素(需求推动、结构调整等)。同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存在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如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企业发行股票(包括上市发行)的政府管制、对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公司后对其股权结构的政府管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政府干预等,都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市场化—价值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有着自身特有的制度基础 :( 1 )企业投融资体制的改变 ;( 2 )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 ;( 3)居民投资意向的改变 ;( 4 )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因素 (需求推动、结构调整等 )。同时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存在的一些制度性缺陷 ,如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企业发行股票 (包括上市发行 )的政府管制、对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公司后对其股权结构的政府管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政府干预等 ,都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将我国循环经济中环保制度区分为国家制度、市场制度、企业制度三个层次,其中,国家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宣传教育体制滞后,市场制度不明确,企业发展制度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期,随着西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各国相继掀起了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改革的浪潮.进入90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国情与环境的差别,决定了中西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在目标、战略及具体措施上的不同.但由于共同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加上人事管理过程的共性,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发展消费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消费信贷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对激活消费者消费信贷意愿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应通过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管理立法方案、开放数据源、加快发展征信市场、健全个人信用组织机构、建立各项配套制度、强化惩罚措施等途径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创建探索期、调整动荡期、修复发展期、战略性安排期。1928年《巡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正式创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没有被“中止”,也没有被“无形废除”,而是进入到探索调整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种政治运动接连展开,运动式巡视应运而生。“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巡视工作虽然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没有中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修复与发展,党内监督成为该时期巡视制度的主要功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已跃升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百年演进中实现了双重转向,即巡视模式由秘密式巡视转向运动式巡视,再转向制度式巡视。巡视功能由革命动员转向组织领导,再转向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是外部压力、内部推力、主观助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我国循环经济中环保制度区分为国家制度、市场制度、企业制度三个层次,其中,国家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宣传教育体制滞后,市场制度不明确,企业发展制度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制度分析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从制度视角重新审视环境问题,便可发现,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宏观配套制度、微观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缺陷或制度供给不足是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症结。因此,在以上诸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不失为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