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决同义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困难在于:断定表达式有相同的意义包含了如下的假定———不同的说话者用音节划分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同义性问题不仅涉及指称问题,也涉及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的问题,而这也是"分析性"和"内涵"这些概念何以导致众多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查尔莫斯认为,为了刻画表达式的内涵,必须区分认知的可能世界和模态的可能世界,从而利用理性(说话者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模态(真实世界的可能状态)构建出"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可及关系是模态逻辑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涉及到模态问题时,如何理解可及关系,如何把握可及的世界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可及关系的标准就是世界的相似关系。由于可能世界同时具有实在性和抽象性的双重特征,所以对模态问题的认识会出现争议。而采用相似性标准来解释模态问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修辞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于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同义的语言形式。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同义手段的选择。因此,以广义的同义手段的选择为纲,建立一个兼顾古今的广义同义修辞学体系,是应该而且可能的。同义修辞学体系的主体框架可由四大块构成:(一)各种各样的意义;(二)“义”“形”关系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三)多种多样的同义手段;(四)同义手段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建立模型是对认知表达式进行逻辑语义分析的前提,可能世界语义学为此提供了有效工具。但是逻辑全能悖论说明认知世界不同于逻辑可能世界,为描述其逻辑特征我们需要“瓮”模型。此外对认知命题来说,名称—对象关系总是相对于认知主体而定,因此在对其逻辑分析中涉及到量词的信息独立等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对认知逻辑进行语义学和语形学方面的研究时,不能完全运用形式化和公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引入可能世界理论的基础上,文章设想通过构造关于模态判断的真值表,刻划出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和偶然p的真值,来分析、揭示这几类模态判断的逻辑性质,以利找出对当模态推理、根据“实然”与“必然”、“可能”的关系而进行的推理和根据“偶然“与“必然”、“可能”的关系而进行的推理中的有效形式;在进一步将真值表改造后,用以刻划各类复合模态判断的真值和判定各类复合模态推理的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6.
戴维森认为,一个意义理论的证据就在于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条件,而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结果证明是他用该语句表达的意义和他的信念的函数。为了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这个问题,戴维森引入了“宽容原则”。他通常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这种原则:(1)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对于他们共同环境的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2)假定说话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真信念;(3)假定说话者是理性的。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戴维森并没有论证全能的解释者关于其环境的认识的确是真的,并且对引起信念的对象的本质没有给予保证,因此仅仅依靠宽容原则,尚不可能确保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详尽阐述普兰廷卡的模态形而上学,文章指出,普兰廷卡对“跨世界同一性”问题的解答是难以令人满意的;文章还证明了,“跨世界识别”问题乃是“跨世界同一性”问题的认识论基础,必须对其做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皮尔士逻辑语义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型论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般追溯到塔尔斯基、马尔捷夫以及罗宾逊等,“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皮尔士19世纪的工作已经开始了命题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分析,也开始了多模态和量化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分析。本文将从量词、模态词、逻辑联结词以及存在图等方面来整理C·S·皮尔士的博弈论语义学和可能世界语义学等模型论思想。  相似文献   

9.
逻辑书在讲判断间对当关系时,往往使用一些“可以同真(假)”的说法。“可以同真(假)”不等于“必然同真(假)”。因此,“可以同真(假)”未必真的同真(假)”,这是逻辑常识。但初学逻辑的人往往误解这一点,而熟悉逻辑的人也时有疏忽,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另外,“可以”与“不可以”相对,“可能”与“不可能”相对,介绍判断对当关系时,宜用可能、不可能之类的模态词。  相似文献   

10.
明证性是胡塞尔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其著作中贯彻始终。它与“S是P”直接相关,因而与认识相关。借助明证性,既可以讨论逻辑所涉及的东西,比如讨论与“是”和“真”相关的东西,也可以讨论超出逻辑范围的东西,比如讨论与“是”相关但无法与“真”相关的东西;既可以讨论与语言相关的东西,比如判断、主词、谓述,又可以讨论与语言表达的东西相关的东西,比如对象、性质、意义,还可以讨论意向,包括意向的对象、意向的行为和意向的内容。明证性这一概念的使用表明,胡塞尔的现象学依据和运用对逻辑的认识,是与逻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在关于可能世界的解释理论中,实在论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温和实在论和以大卫·刘易斯为代表的(极端)模态实在论为代表.学界普遍接受克里普克的解释,而拒斥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并称之为极端实在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种实在论在本质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可能世界来自于我们的直观.在跨界同一问题的回答上,他们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对可能世界的理解不同.克里普克指出可能世界就是“可能的状态或历史”这种观念,刘易斯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可能的状态或历史”这种认识的来源.所以,对可能世界的认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克里普克与刘易斯在可能世界实在论上的差异.相较于克里普克的理论,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2.
“可能世界”概念在模态逻辑语义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这个概念本身的定义问题,却仍然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一般说来,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接受此问题的预设,即认为“可能世界”概念是可以定义的,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另一种是根本否定此问题的预设,即认为“可能世界”概念是不应该并且不可能定义的。我认为,“可能世界”概念并非是不可定义的初始概念,但现已给出的若干定义却均有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3.
和合是21世纪中华文化的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合是21世纪中华文化生命智慧的朗现,和合自己敞开自己,其逻辑进路是天、地、人三界,任何人文世界的存在都在和合逻辑结构方式之中,其本身就是一生生和合体。“地”作为生存世界,即坤的世界,是一切生存的基础。人作为意义世界的存在,是和合哲学的主体和核心。人力图赋予进入人的视界的一切对象以意义和价值,使“地”、“天”不再是自在的存在对象,是在人之光普照下的有价值的存在。“天”作为可能世界,即乾的世界。它作为人的自由创造的虚拟,是超现实性的思维活动。人是天地万物的辅相者、参赞者,所以“虚灵不昧”既是和合可能世界的存在品格,又是整个和合世界创造者的超越品格。换言之,和合可能世界之所以“虚灵不昧”,正是因为其中有作为和合辅相者、和合参赞者人的自我创造活动存在。这是和合智能创生、价值创造的内核性之根据。  相似文献   

14.
可能世界是一种重要的哲学研究手段,它的形而上学本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量词的替换解释、虚构论、替代论和极端实在论是几种主要的应对方案,它们各有所长,也有自身缺陷.讨论这些理论形态,有助于理解当代模态哲学的发展脉络,对理解一些基本模态概念也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5.
模态实在论者普兰汀格主张按照可能世界分析模态算子。依据普兰汀格的理论,P是可能的当且仅当存在着一个可能世界,在该世界中P为真。但是与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不同,普兰汀格的可能世界是由抽象实体,更具体地说,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性质构成的。普兰汀格的模态实在论在他的模态形而上学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文章简要地讨论普兰汀格的模态实在论和模态逻辑,并提供了拒绝他的模态形而上学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虚拟语气是表示与事实相反或几乎相反的语气 ,其由表层结构决定的语音表达式为假层意义 ,由深层结构决定的语义表达式为真层意义。英语虚拟语气的“真”与“假”主要存在于副词从句和名词从句中。  相似文献   

17.
英语短语动词结构复杂 ,有着纷繁复杂的各种语言现象 ,也有着许多组同义的短语。辨别这些同义短语的意义和用法是学习短语动词的难点。本文专辨析表“放出”“发出”之义的短语动词。  相似文献   

18.
副词"真"的主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真”是一个多功能词,兼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但是,对副词“真”的性质有认识不清的地方,存在着分歧。通过对副词“宾”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考察,我们认为副词“真”从说话者的视角,表示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真实性”方面的主观评价,是评注副词,用来加强肯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9.
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素质。这样的能力和素质是需要培养才能形成的。文章从分析逻辑与语言的关系以及逻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由“客观世界→思维→语言”这一人类认知过程顺序推出了它的逆向过程“语言→思维→客观世界”的逻辑合理性。同时,还论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可能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倡导: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应尽可能地使用符合逻辑的语言表达式。因为唯有如此,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规律才成为可能,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才拥有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意义”是语义学的研究核心,王希杰先生采用提纲挈领、层层分化、步步深入、寻根问底的方法,将“意义”分为语言义和言语义、狭义和广义、物理世界的意义、文化世界的意义、心理世界的意义和语言世界的意义。对“意义”进行如此细致的分类研究,不仅是对修辞学的贡献,同时也是对语义学的开拓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