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货币主义的价格决定理论,为欧盟财政约束规则背后的"核心假设"寻求理论支持。在解释"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过度财政赤字究竟会如何引发货币联盟发生通货膨胀"的基础上,并论证欧洲中央银行并不具备完全独立性和民主责任性,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中设置财政约束规则,要实现欧元区物价稳定和欧元汇率稳定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将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和空间双重差分(SDID)方法实证检验了财政透明度、预算软约束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财政透明度对纵向财政不平衡影响的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且与直接效应相比,间接效应的动态影响更加持久。从空间特征来看,其他省份财政透明度对本省份纵向财政不平衡和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也显著为负,新《预算法》的实施效果在地理距离相近及经济距离相近的省份间都存在溢出。因此,应当多维度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不断提升财政透明度,理顺纵向财政关系,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过度竞争,打破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救助幻觉,防止纵向财政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3.
在《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通过多元决定理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历史观和黑格尔思想的区别,批判了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地解释为经济主义的观点。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含义的颠倒,而是对其结构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决定了其辩证法的结构,并且这种多元决定的辩证法集中反映在了其历史观之中。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几乎所有古典经济学家都有关于环境约束的论述,而新古典经济学在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都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环境约束问题,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才重新找回了这个重要的命题。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环境成本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IS-LM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AS模型和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基于这些理论模型归纳出不同的环境政策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企业成长是构成一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因此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成长性是指中小企业在持续经营中,不断优化企业内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规模增长与效益提高、获得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的能力。本文从企业价值增长决定模型出发,研究和分析了企业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市场风险、融资成本、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家才能、企业制度安排、规模经济潜力、多元化水平等九个决定中小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变量。  相似文献   

6.
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财政分权是财政改革中上下级政府财政权力分配的测度.从省级以下层面看,财政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以1985-2006年省级以下市(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的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从中央集中控制向完全分权的财政制度转变,将使经济增长率提高9.2个百分点.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显著区别于先前诸如财政分成和财政包干的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它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财政分权的正效应并不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所得的,而是使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用于效率更高的地方,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摘要]西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需要构建合理的环境约束机制,本文分别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外部约束机制与内部约束机制在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并通过系统分析法研究了内外部约束机制的协同互补关系,指出通过刚性的外部约束机制和柔性的内部约束机制共同作用来实现西藏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基层腐败治理离不开公众参与,解析公众参与差异性现象对提升基层腐败治理绩效具有积极意义。以重庆市的公众参与实践为例,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分析框架,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基于控制性动机、功用性动机和自主性动机分别输出低度、中度和高度参与结果,体现了从众效应、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特征;从众效应主导的低度参与属于非理性模式,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主导的中、高度参与属于理性模式,有必要有机融合两种理性模式,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良性结合。消除公众参与差异性的关键在于腐败治理理念、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廉洁教育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为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情况下,厘清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现状是破解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长期保持劳动生产率差距之疑问的关键.笔者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现代农业部门在内的托达罗扩展模型,将二元土地制度和农村信贷约束纳入其中,从理论上构建符合中国特征化事实的逻辑分析框架,重新考察刘易斯转折的现状、区间及拐点,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中介效应分析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和资本要素均对劳动力转移有较为显著的直接作用,并通过该路径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同的是,前者对劳动力转移表现为抑制效应,后者则可显著促进劳动力转移,但该间接效应仅占总效应的7.7%.因此,引入现代农业部门实现土地、资本要素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经济结构收敛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1.
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财政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财政分权并没有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大于其正面的激励效应。此外,财政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跨时和跨区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财政分权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财政分权有关文献的回顾,从理论上探讨了财政分权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了资源配置机制和制度环境机制这两大作用机制。随后,以中国1982年~2000年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总体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负的影响,但自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时,一般把资源演绎为单纯的生产成本问题,自然资源的作用没有被充分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建立,研究者沿着经济增长理论方向进行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条件的研究,主要包括考虑能源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新经济增长模型。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国外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不可再生能源的有限性,能源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政府财政统计体系存在多方不足亟待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M)2014》是政府财政统计最新国际标准,在原有2001年版本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多处修订,使政府财政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更趋于完整。GFSM2014分析框架作为整个政府财政统计的概览和核心所在,对明确我国会计基础、统计主体以及统计客体内容等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但是,我国政府财政统计仍然面临着资产负债表的建立以及固定资本消耗核算两大技术难点问题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经济发展和财政竞争对地方财政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04—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地方财政效率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结果发现:第一,财政效率具有区域同质性,经济发展和财政竞争对地方财政效率都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财政负担率与本省财政效率负相关,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省份具有空间上负外溢性影响;第三,人口密度与本省财政效率正相关,对距离相近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省份具有空间上正外溢性影响,但城镇化率皆为负相关;第四,人均GDP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省份具有空间上正外溢性影响,税收收入占比对邻接和距离相近省份具有空间上负外溢性影响,财政自给率对邻接省份具有空间上正外溢性影响,但不显著.本文建议通过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增加常住人口和提高财政自给率等措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价格受收入冲击的影响,变化幅度与供给的价格弹性密切相关。通过建立房地产价格与人均收入的VEC模型,对1987—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脉冲分析发现:房地产价格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房地产长期供给缺乏弹性,人均收入变动对短期的房产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短期波动强烈是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区域的典型特征,经济波动强烈对长期稳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强烈波动及其福利损失的基础上,着重从矿产品价格冲击的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进行解释。通过山西与全国的比较发现,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度高于全国,而且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造成了长期增长缓慢、消费需求不足而预防性储蓄过多、收入差距与失业问题突出等方面的福利损失。对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强烈的原因,研究发现煤炭价格波动是导致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波动强烈的原因,煤炭价格波动通过价格直接效应、投资效应、资源依赖效应带来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烈。最后指出平抑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稳定基金制度调节矿产品成本构成,二是制定资源型区域"负面清单"明确投资领域,三是根源上要实现产业多元化摆脱资源依赖。  相似文献   

18.
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约束是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创新周期太长、缺乏技术人才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部原因;市场信息不充分、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沟通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外部原因;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科技投入有待提高也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克服这些要素约束的主要政策建议是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扶持作用、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秩序、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科技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9-2007年之间140多万个微观企业的数据样本,运用动态随机Logit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重点考察了出口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对潜在出口者出口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同类行业出口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企业出口倾向的提高,但这种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也存在一定的限度,即二者之间表现为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地级区域层面的出口企业集聚并未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省为样本,选取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别追踪了辽宁财政支农支出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冲击的动态反应,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确认两变量在时间上的领先和滞后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农支出的冲击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始终有正向作用,且这种影响持续增强,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正向冲击也会对财政支农支出增加产生较强的累积效应;从Granger因果检验看,两变量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财政支农支出仅在短期才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