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斯"中国之问"就是科斯提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困难在哪里?"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个科斯"中国之问",一是从创新的制度环境与创新主体行为的关系来看,我国的制度环境还不利于创新主体创新内在动力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尤其是不能把企业家的主要精力用在自主创新上;二是从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关系来看,我国组织创新不足制约技术创新,尤其是我国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不利于科技资源的配置。解决中国自主创新就要从制度环境和组织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2.
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文化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区域自主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文章最后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环境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与管理创新的基本保证.但是,由谁来创新企业环境,或者说,企业环境创新的主体是谁?迄今还存在着理论认识偏差和实践行为偏差.一般认为,政府是营造企业环境的主体.实际上,在国内外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企业可以改变、控制或"操纵"组织运作的环境,并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环境.企业环境创新的主体不仅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是而且应当是环境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服务从理念、制度到工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更注重各环节价值增值和金融效率的新型价值链金融思想.本文通过分析创新经济中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践和以区块链、AI、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金融科技在金融中的应用,剖析了新型价值链金融的内涵,对比分析了价值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探索归纳了价值链金融的特征.利用DEA-CCR模型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价值链金融效率进行了测算评估.结果显示,价值链金融发展与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和耦合情况密切相关.最后,从制度环境、金融工具、道德风险、信息反馈和联动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元主体.为充分发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必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模式.本研究根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制度环境,提出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网络联动、整合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模式;并从登记制度、扶持机制、志愿参与、社工人才建设及评估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六项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新兴的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制度基础和发展需求。文章以福建为例,剖析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发展瓶颈和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并探讨我国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创新优势和制度供给,进而分析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制度需求和制度环境,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过4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是以基于命令—控制的制度安排为主,基于市场的制度安排不断发展和创新.其中,“三同时”制度是我国最常用的命令—控制型环境保护制度,而排污费(税)制度和政府补贴制度则是最常用的市场型环境保护制度.通过选取2003-2009年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用动态面板模型分别分析了“三同时”制度和市场型制度安排的环境绩效,从理论和实证上证明了在保护环境方面,基于市场的制度安排优于基于命令—控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论先进文化创新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树祥 《学术论坛》2005,(4):143-145
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的文化创新内涵丰富。从总体上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观念的创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指针;(2)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这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和根本目的;(3)文化体制的创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文化创新的内涵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农村合作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一种合作金融组织.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已初步建立了以"三会一层"为主体的法人治理结构,但还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我国农村合作银行需要从完善股东代表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和行长制度、监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曲波 《青海社会科学》2012,(4):66-69,166
融资主体建设是顺利实施民族地区投融资工作的保证和支撑。以玉树藏族自治州为例,灾后重建之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如何得到资金保障,是玉树州"十二五"投融资工作的难点。论文通过对玉树州"十二五"融资主体建设环境的分析,着眼于制度创新手段的运用,从融资平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区域金融市场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强融资主体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