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由于这两项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就必须对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二者协同育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够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资助育人赋予高校资助工作崭新使命,将资助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能够实现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其中,同时兼顾社会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平衡,可有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但我国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对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出科学可行的提升路径,达到既定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高校的思政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行了诸多的创新,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究其原因是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低,学生对思政活动参与度不高,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理解不够。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教育本质,而协同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保障方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属于“体”“用”相连的关系,其协同育人是培养三观正确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必要途径。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艺术院校中存在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当前对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不能很好提升教育效果。开展精准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革新需要新元素的注入。社会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同之处,社会工作不仅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理念,还可以创新其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需提高高校相关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社工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时代的典型境况,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微信为载体,探讨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及挑战,并探索如何合理利用微信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使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工会作为高校党委领导下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融入到工会建设中,而且要强化高校工会的特殊作用优势,提升工会对教职工思想的引导力,深化工会对基层一线的感知力,优化工会对教职工群众的保障力,强化工会对高校改革的推动力,发挥新时代高校工会“引路人”“晴雨表”“暖心石”“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形成工会融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的有效机制,营造高校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激发广大教职工的育人主动性,促进高校育人成效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高校的重点工作。结合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前高校就业情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即高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全程”即从大一起始到毕业结束,全学段时间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全方位”则是指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结合课堂知识与见习实习、线上培训与线下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就业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三全育人”中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价值引领。以“三全育人”视角来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提高了高校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的双向作用,抓住网络时代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认真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观点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调查表明,高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但同时也发现少数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高校工会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着重通过建立健全思想理论教育机制、创新师德教育载体、拓宽参与民主管理渠道、突出文化活动育人功能、激发教职工协会正能量、强化"教工之家"功能等途径,更好地发挥在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引领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工会作为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群众组织,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重担。在目前新形势和时代变革下,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借鉴制造业强国经验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引领、搭建发展平台、打造能力提升工程、利用“互联网+”和完善保障体系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建设,从而为工会组织持续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工作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非在编职工人数多、比例高,吸纳他们加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事关学校和谐稳定的大事。然而,由于学历、收入、聘用方式等多方面差异,导致高校非在编职工在加入工会组织时面临入会意识缺乏、会费收取困难、管理难度大等多种困难。高校应通过增强入会意识、做好入会服务、简化入会手续、做好权益维护等多项举措,扫清非在编职工入会障碍,早日吸纳他们入会,以便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激发他们将更大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为高校安全、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是"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工会工作的新平台和新载体。通过对广东工会组织"两微一端"的实践剖析发现,工会干部对新媒介认知存在畏惧困难情绪、惯性依赖心理,媒介选取和运营呈现较大能力差异,媒介制作内容同质性较高、原创性较低。当前工会干部媒介素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真正实现新媒介技术嵌入与工会干部媒介素养提升的深度融合,需要从技术嵌入到理念提升、个体发展到组织培育两个路径构建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近年来高校工会工作对象从编制内人员扩展到非编制人员,维权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基于S省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与深度访谈资料显示,各高校在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都能按照要求规范进行,能按时足额发放薪酬,有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范,非编制人员的基本权益得到了保障。各高校工会组织积极履职,提高非编制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和维权意识,帮助他们反映合理诉求,维护和保障非编制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谐。但也存在着工会维权职能发挥不充分,法治方式运用不足;工会制度不到位,维权机制不健全;工会主动作为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创新高校工会非编制人员维权工作,必须加强法治思维,树立依法维权的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工会新媒体建设势在必行。上海高校工会新媒体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105篇高校工会互联网建设相关文献和上海市66所高校工会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研究发现,高校工会互联网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兴起于2015年,以思辨研究为主,其中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工会工作方式创新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上海66所高校中有56.06%的工会建立了工会网站,但只有28.79%的工会创建了微信公众号,且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高校工会网站基本达到"形"的完善,但普遍存在"质"不高的共性,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上,近60%的高校工会只限于新闻发布和活动公告。因此,高校工会应该树立工会工作互联网思维,优化工会工作网上平台和提升工会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会作为体制内最大的社会组织,其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决定了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必然性。中国社会治理的任务目标与工会的社会职能相契合,使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具有了可行性。中国工会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四个角色: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党和国家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推动者、社会组织的枢纽运行者和劳动关系的协调者。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组织,还是重要的政治组织,首先担负着对职工和关联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新时代维护职工权益仍然是工会组织的首要任务。社会管理是一个社会协调、多元参与的过程,统筹、协调、联系、引导是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四大基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工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工会干部队伍,而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则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需要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要强化需求导向,采用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技术,从工会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充分考虑组织培养目的、岗位适应需要、干部成长需求,明确定位培养目标,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实现“能力所需”与“培养所要”的结合,进而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精准设计培训项目、打造师资队伍、整合教育资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起六位一体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助力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劳动关系发生诸多变革,产生诸多新问题。工会组织该如何变革工会组建方式,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应对新经济的挑战,各级工会在全国总工会的部署下,开展了新业态新领域新模式的建会实践。以"有效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为目标,新经济背景下的建会入会既独立又交叉在传统的工会组建工作中,并以推动八大群体入会展示新作为。但现行工会组建也依然存在着自上而下推动等问题。因此,各级工会应在广覆盖的目标之下,切实调研职工需求,围绕新经济背景下职工需求的变化采取措施回应和满足,如此才能获得职工群众的真认同。这是工会组织应对新经济发展变革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才强校已上升为高校的主要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强校的基础与根本。海归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其职业发展状况事关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落地。高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在助力海归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有其内在逻辑,即促进海归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是其工作的价值导向,校准海归青年教师职业目标是其实现自身职能的根本任务,推动海归青年教师取得职业成就是其改革发展的核心要求。高校工会应紧紧围绕海归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针对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载体,以助力的成效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强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研究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应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19年间中国知网有关工会文献年度刊载量、发文作者、期刊与发文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的科学知识图谱与热点时序变化等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领域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系统绘制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会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