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安徽省内高校工会网站在服务职工、维护权益、畅通表达渠道方面,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职工群众的需要。互联网的发展既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平台。高校工会应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更加重视网站建设和管理,重新定位网站功能和作用,通过网络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政微信公众号建设,是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正能量,引领新思潮,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以"议程设置"理论为指导,大力开展研究生思政微信公众号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当前微信平台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高校在微信平台建设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顺应信息社会的要求,针对就业创业工作建立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会连接国家与社会,扮演着"国家代理人"和"职工代言人"双面角色,虽欲成为名副其实的"枢纽型"组织,却往往陷入"两头受气"的结构性困境。工会组织若要在国家与社会的"双向运动"中消解自身的"制度性弱势",应当以服务为中轴实现组织再造。在互联网语境中,网络已然成为改变工会服务的有效工具,"互联网+"引发了高校工会工作的范式革命,"互联网+工会服务"是网络时代高校工会"数字化生存"的主要形式。如何创新"互联网+工会服务",业已成为高校工会必须直面的重要议题。立足于"互联网+"对工会服务的现实影响,基于SCM逐步厘清"互联网+工会服务"的创新性思路,积极探索"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多元组合为核心、以流程再造为保证、以会员需求为导向"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会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升工作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有助于工会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实施送温暖工程;有助于减轻日常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整体规划,形成良好工作格局;提供人、财、物支持,加大资金及硬件投入;加强数据库建设,建立工作信息系统;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能力;加强工会网站建设,建立网上"教工之家";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拓宽信息化渠道。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将"互联网+"与工会服务深度融合,促进服务职能方式转变和内涵提升,切实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高校工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这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互联网+工会"的时代意识,认真分析高校工会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有的职工普遍综合素质比较高、软硬件比较硬、专门从事"互联网"研究人才多等独特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打造"引航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民管互助平台"四大平台建设,切实给职工带来更多服务方面的实惠。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思维革命和行动指南,"互联网+"给高校工会的工作环境、运行组织模式和工作内容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应突破原有的运作逻辑,具体可以从服务目标设定、新运行组织模式构建、工作方法完善和工作形式及其活动形态创新四个方面积极改革并实践,以创建"互联网+"下的高校工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的能力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是: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法治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工会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能力的基本原则是树立法制观念,坚持法治原则,履行法定职责,加强普法教育。由于工会维权服务对象不断增长、工会维权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以及工会法律援助门槛相对较高等原因,当前要合力打造工会工作法治化的新载体、职工法律援助的新模式"-互联网+法律援助"。构建并完善"互联网+法律援助"的对策建议是: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制定管理细则;三是强化质量管理;四是提高援助经费。  相似文献   

9.
竭诚服务职工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街镇总工会担负着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职责。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会服务阵地因受到空间资源限制,主要通过在现有服务空间中不断叠加新功能、迭代新服务,实现“最大化利用场地、最大化配置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当前,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已从“设站点、开网站/公众号”的建设阶段进入到“重引领、强服务/功能”的提质增效阶段,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建设指南,增强能力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阵地集群,打造工会服务生态圈。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透析高校工会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明确工会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强化影响力.同时,有效提高高校工会工作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高校工会的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力量基础和行动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指尖上"的政务,给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课题。成都市人社部门探索形成了融"成都人社"政务微信、官方账号、政务微博发布厅于一体的联系服务群众新媒体集群,让政府直面群众,更接‘地气’。随着新媒体的应用与推广,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指尖上"的政务,给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课题。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多元政务平台的涌现,为让公众对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有更多信心,成都市人社局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模式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基层工会"职工小家"建设工作是高校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工作稳定发展的有力抓手。当前,基层工会"职工小家"建设存在着制度缺乏、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略显单一等问题。加强基层工会"职工小家"建设,必须强化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规范"职工小家"的日常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活动,加强"职工小家"建设与基层党支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工会工作,就是要创新师德工作方法,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创新工会维权方式,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就是要创新高校教代会制度,提高高校心管理水平;就是要创新高校工会机制,全面加强工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职员工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也是高校工会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教职员工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一流水平,身心健康必然承受更大的挑战。高校工会作为联系学校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注重工会工作的渗透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发挥知识分子的自省性,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服务品质的提升、工作定位的精准把握以及重点工作的扎实推进,最终实现"双一流"建设精神主旨的统一、目标认同的深化、内部矛盾的缓解和后顾之忧的解除。  相似文献   

15.
我省基层工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工会组建难、建会不规范、质量不高问题仍较突出;二是镇街工会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组织体制不顺;三是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不强;四是企业党政对工会支持不够;五是基层工会维权效果不佳;六是上级工会指导、服务基层工会工作的能力不强。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竭诚为职工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破解制约基层工会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要任务,以推动基层单位与职工"双赢"为基本目的,创新工会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方式,把基层工会真正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职工之家"。其主要对策、思路和措施是:一是探索工会组建方式,完善工会组织体系;二是加强镇街、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会建设;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是整合各方资源,合力加强基层工会工作;五是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工会维权实效;六是完善联系沟通机制,提高指导服务基层质量;七是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会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及时把工作和互联网结合,打造"互联网+工会"。在工作中,我们拥有党政支持、职工基础和企业支持的优势,也面临基础设施发展不均、工会工作者互联网意识淡薄、职工群众利用互联网意识不强和"互联网+工会"体系不完善的困难。因此,在打造"互联网+工会"的过程中,宏观上,我们要改革组织结构,做好互联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做好工会软件的开发工作,以及做好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开放和利用工作。微观上,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站、新媒体、手机应用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会组建、宣传引导、技能提升、劳动竞赛、工会维权、职工服务、民主管理、心理援助等工作。要建立中国的"互联网+工会"体系,积极主动服务职工,塑造中国工会的品牌,扩大影响力,建立职工大数据库,为党和政府实施发展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内容,同时,不论从职能定位,还是工作内容和目的要求,高校工会的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紧密联系。高校工会应当重点围绕精神文化、教学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培育校园文化。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工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崭新的挑战和一些问题。为应对挑战和问题,高校工会应转变职能定位,完善工会规章制度;创新互联网工作团队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加快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内容建设,使校园文化与互联网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高校工会应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学校党委领导,坚持依法治会,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坚持构建和谐校园。针对教职工民主与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教代会职权未有效发挥、劳动人事纠纷日益增加等现状,高校工会应注重源头参与和民主监督,促进科学决策与依章办事;加强法治理论学习与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依法管理学校工会事务;建立健全纠纷预防与化解机制,依法维护教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在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引入工会社会工作,有助于丰富高校工会的工作内涵,提升高校工会的专业化水平,扩大高校工会工作的受益面。工会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具备可行性和现实条件。通过对高校工会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把工会社会工作独特的价值理念、理论和专业方法应用到高校工会,从而推动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院系工会是高校的最基层的组织。院系工会职责履行现状调查能够为工会工作提供重要的问题导向。目前,对高校院系工会职责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尚缺乏科学严谨、可信度高的测量工具。本文运用自编量表在业界首次以山东省五所高校的424名教师为对象,基于调查得出该省高校院系工会职责履行总体状况以及工会干部、教师之间的认同度差异:教师对院系工会的维护职能和建设职能的认同度较高;对院系工会的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履职认同度较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及工会干部对工会履职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低职称青年教师、普通教师的认同度较低。由此提出高校院系工会改革的指向与建议:转变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培育一支拥有专业素养的院系工会队伍;建立高校院系工会制度,加强管理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