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愔怡 《劳动世界》2020,(9):9-10,12
相较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网约车服务具有自己的特点与运营模式,网约车驾驶员与网约车平台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也较为复杂。网约车驾驶员与网约车平台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界定,将直接影响网约车驾驶员是否能够获得劳动法所给予的倾斜保护,以及社会保险和网约车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如何承担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完善网约车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6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但对网约车司机和网约车平台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第18条虽提到了网约平台公司和网约司机之间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但也提到可以签订其他协议。对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及其他国家均缺少法律规定,产生了网约车司机和网约平台公司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定性的困惑。笔者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认为对签订协议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和网约车司机的用工关系应分两种情形,提出了"经济从属性劳动者"和"经济合作伙伴"的定性概念,并从降低网约平台公司用工成本、保护网约车司机基本生存权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约车司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展开分析,对网约车司机和平台公司双方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讨论,在此基础上对网约车司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和路径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冯月 《劳动世界》2017,(27):36-37
网约车时代的到来,不仅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出行需求,也符合共享经济的发展进程.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网约车管理办法》),标志着政策层面对网约车合法性的认定.然而,随着新政策的出台,网约车的监管难题并没有得到全面地解决,相反出现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政府面对网约车的持续动态的发展,应当采取包容的,引导为主规制为辅的监管路径,建立一个符合民意,顺应市场,合理平衡的法律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分享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以Uber、滴滴为代表的分享经济模式迅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工业化背景下产生的用工方式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以网约车平台和司机之间的关系为例,探讨分享经济与传统劳动法律体系的冲突,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及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中贫困生群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有不少贫困生就会选择在校内、外进行勤工俭学。但是,现实中在校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历来都是盲区。不少用人单位、中介机构就利用这一法律上的漏洞,侵害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在笔者走访中发现,在参加过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遭遇过骗取中介费、押金;拖欠、拒付薪酬;工作时间过长等情况。面对这些侵权行为,不少的大学生虽有维权的意愿,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的欠缺,自身精力不足等原因,半途而废。而劳动是宪法中所规定的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在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公民其劳动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如何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维护好勤工俭学大学生的权益,杜绝侵害大学生劳动权益事件的发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8.
谷延年 《劳动世界》2009,(11):19-21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片面强调发展而忽视了发展与稳定,发展与维权的辩证关系,使劳资关系的平衡发生了倾斜,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强势资本、弱势职工的态势正在逐步加剧,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各类劳动争议案件频频发生,如不加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不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稳定发展、构建和谐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以保障民生视角重新关注劳动者权益,体现了关乎人民生活之尊严和幸福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当代刑法的保护对象不仅要超越保护单纯个人法益的目标,更要关注社会正义的实现。我国应增加关于劳动者权益侵犯的危险犯的刑法规范,预防对劳动者权益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是社会保险制度发挥功能的基础保障,任何危及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都是刑法所要防范的,应增加社会保险诈骗罪;现代社会文明价值理念之一就是保护弱者,而儿童是弱者中的弱者,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家庭、社会、国家多方面提供保护机制,尽管劳动法禁止招用童工,却屡禁不止,应增加招用童工罪,从公共刑事惩罚方面增强劳动法规范的权威;劳动者团结起来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过程中的集体行动应予以刑事责任豁免;鉴于劳动权是宪法保护的劳动者基本权益,而任何侵犯劳动权益的行为都会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运行秩序,因此,应在刑法典中专章规定侵犯劳动权益犯罪。  相似文献   

10.
在以习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由于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权益保护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权益保护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入手,为改善大学生权益保护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就业形态自兴起之时就对现行劳动法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司法手段、工会创新、行业自治等主要改革路径。这些改革目前仍然无法彻底解决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权益保障不足的困局。因此,各国开始转而跳出目前的劳动立法体系,并尝试从打破劳动关系认定与权益保障的捆绑关系和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两个角度进行立法重构。我国目前的劳动立法改革与国际潮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未来可从明确平台从业者基本权益保障、扩大社会保障尤其是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严厉打击虚假自雇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超龄就业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日渐普遍的用工现象。但该群体是否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仍存争议,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司法态度多元化,致使超龄就业者难以享受基本的劳动权益,超龄就业纠纷不断。基于超龄用工关系的法律本质,我国立法应正视超龄就业者劳动权利,为其建立特殊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相关劳动保护制度,加强超龄就业的引导和管理,以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超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劳动权是其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实现自身长远发展所必需的权利。随着我国劳动及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残疾人的劳动权亦得到了较大保护,但目前仍处于低水平、低质量的状况。在新时代我国人权法视野背景下,对残疾人劳动权予以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基于人权保障视野,从残疾人劳动权的涵义界定及内容明晰出发,通过检视我国既有残疾人劳动权法律保障体系的不足,进而结合残疾人劳动权保障的历史成就及现实困境,对我国残疾人劳动权法律保障体系予以体系化重构,应该从立法层面明确反歧视原则及内容,逐步建构残疾人劳动安置比例制度,加快设立残疾人劳动解雇保护制度,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及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近年来高校工会工作对象从编制内人员扩展到非编制人员,维权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基于S省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与深度访谈资料显示,各高校在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都能按照要求规范进行,能按时足额发放薪酬,有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范,非编制人员的基本权益得到了保障。各高校工会组织积极履职,提高非编制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和维权意识,帮助他们反映合理诉求,维护和保障非编制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谐。但也存在着工会维权职能发挥不充分,法治方式运用不足;工会制度不到位,维权机制不健全;工会主动作为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创新高校工会非编制人员维权工作,必须加强法治思维,树立依法维权的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国家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人力资源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疫情状态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的效率发现:综合效率整体表现良好,部分时间段内投入冗余致使资源浪费以及产出不足影响了服务效率,技术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较大影响,迁出人口、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和疫情环境对服务效率的影响最大。总结此次经验,将有助于完善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张东  俞吉东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3):47-51,59
高校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要求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应互相补充、相互促进。高校工会的参与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坚持共享互补、分担互赢的原则,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通过注重顶层设计、提升工作服务、提高思想认识、理顺工作关系、加强文化建设,把对“教师的思想工作”传导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既完成高校“三全育人”的闭环,又切实提升育人效果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