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博览     
各国的女性节 日本的“少女节”和“母亲节”: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也称“姑娘节”;10月份第3个星期日则是“母亲节”。 希腊的“巴布节”:这一天妇女们尽情欢乐,男人必须在家中料理事务,不得探听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将被抓问罪。 德国的“太太节”:在每年8月。节日期间,由妇女组织的艺术团分别在全市各家剧院演出。 美国的“母亲节”:5月份第2个星期日。 尼泊尔的“妇女节”:在4月,历时3天。 西班牙的“女市长节”:节日里,妇女们不仅放下家务尽情欢乐,而且主掌镇上公务,发号施令。不接受者,被视为懦夫。 法国的“女性节”:节日当天,广场上放满长短粗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7,(2)
阅读下列题目,做出“有趣”或“无趣”的选择。1、问:“什么东西又黑又白又红?”答:“一匹害羞的斑马。”2、一位哲学家在弥留之际,喃喃地问:“答案是什么?”他的学生听了,耸耸肩说:“问题是什么?”3、病人:“帮帮忙,医生,我害怕失去记忆力。”医生:“嗯,你这种担心有多久了?”病人:“什么担心?”  相似文献   

3.
netgal 《社区》2003,(19)
在山脚下看到:“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在铁路上看到的:“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津责任。”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更绝:“严禁触摸电线,5万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在国道上看见的超劲爆的一条“抢劫警车是违法的!”普及义务教育:“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老百性生活的贴心人。”某校:“热烈欢迎人大代表来我校明察暗访!”单位司机班门口:“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想到群众。”某养殖场:“敬爱的各界群众,请携带你们的发情母牛前来配种。”路边小店:“吃饭补胎。”  相似文献   

4.
在浩繁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乏以右为尊(尚右)的记载,例如: ①《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注云:“右学,太学也,在西郊。” [案]:据《礼记·王制》:“养庶老于虞痒。”可见“国老”指贵族,“庶老”指平民出身的贤才,“虞痒”则是周代的小学。“右学”指太学,仍以“右”为尊。 ②《史记·平津侯传》:“守成尚文,遭遇右武。”  相似文献   

5.
云①通“芸”,盛貌。《庄子·在宥》:“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唐成玄英疏:“云云,众多也。”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天物云云。”按:今本作“夫物芸芸”。②通“纭”。《汉书·司马相如传》:“威武纷云。”③通“运”。《管子·戒》:“天不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3):62-62
女人的力量男:“如果我紧靠着你,你会怎么样?”女:“我当然会反抗。”男:“如果我拉你的手,你会怎么办?”女:“我会反抗。”男:“如果我搂住你的腰,你会怎样?”女:“我还是会反抗。”男:“如果我强吻你呢?”女:“我仍是要反抗。”男:“如果我想和你……”女:“你有完没完啊!你难道不知道女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吗?”甲鱼汤一只小甲鱼对老鼠说:“我在一家高级饭店的厨房供职。”老鼠笑道:“又来胡扯!”甲鱼认真起来:“不骗你,那儿把我的洗澡水都端去做汤了!”蜗牛与乌龟蜗牛被乌龟从身上碾了过去,后来蜗牛被急救。当蜗牛神智清醒后警察问他当时的…  相似文献   

7.
一、“离忧”考司马迁在解释“离骚”的含义时引刘安的话说:“离骚者,犹离拢也。”“离忧”是什么?有的说:“离忧:遭受忧患。离,同‘罹’,遭遇。”①有的说:“离,同‘罹’,遭受。”②有的径注:“[离忧]遭受忧愁。”③再加上各种“助读”、“译注”、“注析”、“今译”……几乎众口一词,似成不刊之论,但实际都似是而实非。  相似文献   

8.
生活     
《社区》2004,(19)
准备 青年:“这几天来,我为了女朋友一直在锻炼肌肉。” 友人:“是不是要她称你为英雄?” 青年:“不!这样我就可以不怕她的父亲了。” 想减肥 在集市上,一个女顾客问一小贩:“你能告诉我,你平时都给这些母鸡喂什么吗?” 小贩说:“你干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你在养鸡吗?夫人。” “不,因为我想减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都谈到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资本主义“痕迹”的问题。但是,在林彪、“四人帮”猖獗时,一直把这种“痕迹”作为资本主义的“残余”、“复辟温床”加以讨伐,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混乱,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痕迹”和“残余”是有区别的。据我们所查:所谓“痕迹”,按照俄文是:或。这两个词译成中文是:“脚印”、“足迹”、“遗迹”。所谓“残余”,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智者在向他的观众宣讲时问道:“谁知道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于是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智者摇头,又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智者笑着说:“没有木板。”也有人说:“石头是假的。”智者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一个小孩子站起来大声喊道:“打水漂!”智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但是,我们却很少有能从中感悟到它的这一深刻道理。人生没有为你准备等待的机会,你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  相似文献   

11.
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在“每”字的义项说:“每,小者也。《逸周书·王会解》:‘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又词目说:“《每牛》小牛也。《逸周书·王会解》:‘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由于该词书对“每”字误训为“小”,其词目的“每牛”也就因之误训为“小牛”了。《辞源》修订本虽然在“每”字下面没有建立“小”的义项,但在词目中仍然将“每牛”释作“小牛”,与《中文大辞典》的观点并无二致。 《说文·(?)部》:“(山母),(?)盛上出也。”段玉裁注:“按每是(?)盛,引伸为凡盛。”  相似文献   

12.
“母猴”辨     
《辞书研究》1982年第3期所载冯英子同志《不要泥古》一文,在谈到“玃”字的释义时说: 按《辞源》的说法,是“大猴也”,按照《辞海>的说法,是“大母猴也”。究竟是“大猴”还是:“大母猴”?《吕氏春秋>说:“玃似母猴”,既然是“似”,可见并不是“是”。是否母猴,在疑似之间。查《唐宋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说:“见大白  相似文献   

13.
陵(凌)欺侮辱 这组词在侵犯、欺侮对方义上,有相同之处。 《苍颉篇》:“陵,侵也。” 《字汇》:“侮,侵也。” 《吕氏春秋·不侵》:“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高诱注:“凌,侮。” 《左传·昭公元年》:“不侮矜寡。”杜预注:“陵也。” 《康熙字典》:“欺,陵也。” 《辞源》:“辱,侮辱。” 这些词还可以连用。 《新书·解县》:“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 《荀子·乐论》:“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 《荀子·富国》:“是辱国也。”杨倞注:“辱国,言必见陵辱也。” 《诗·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不欺侮于鳏寡孤独之人。”  相似文献   

14.
可乐餐厅     
心里话莉莉上三年级,学校举行运动会,在60米项目中,莉莉跑了第一名。爸爸:“莉莉,你跑了第一名,老师高兴吗?”莉莉:“一点都不高兴。”爸爸:“为什么呢?”莉莉:“因为跑第二的是他儿子。”巧遇强盗小明上学迟到了,而且作业也未完成。老师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道:“一个带枪的强盗袭击了我。”老师大吃一惊:“他抢了你什么东西?”小明说:“家庭作业本。”数不清老师“:小梅,你知道我国著名数学家有谁吗?”小梅答不上来,就说“:我国的数学家数不清。”老师点点头:“是的,苏步青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看着我生物老师拿着一张“美洲鳄鱼”挂图,…  相似文献   

15.
省文考略     
省文,是指古代汉语里在词语中省去本当使用的字眼的语言现象。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清代刘淇之《助字辨略》。例如:于又《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汉书·成帝纪》作“于蕃时雍。”应劭云:“言众民于是变化,用是大和也。”愚案:训“于”为“于是”者,以“于”为省文也。如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公羊春秋·隐公五年》:“郑伯克段于鄢。”《传》云:“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愚案:“如”之训“不如”,犹“可”之训“不可”,省文也。  相似文献   

16.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6,(5)
可怜的老外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咣当”,把汤碗打碎了。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老外想:“one dollar……”老妈听见声音,也过来看,见地上有个破碗,问:“谁打的?”老外想:“three dollar”儿子说:“他打的!”老外想:“ten dollar!”老妈又说:“还得打一碗!”老外想:“hundred one”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把菜刀放下。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  相似文献   

17.
释“突将”     
《李愬雪夜入蔡州》中有一个句子:愬“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课本注句中的“突将”为“突击队”.“突将”为什么是“突击队”呢?这个“将”字,不是“将领”,它跟“壮”通.《尔雅·释诂》:“壮、将,大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将,假借为壮.”按照《广韵》,“将”和“壮”都属“漾”韵,可见它们是叠韵假借.“将”、“壮”通假在古文献中是很多的.如《诗经·商颂·长发》:“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孔颖达疏:“谓有娀之国方始壮大.”今人高亨也注为:“将,借为壮.”(《诗经今注》)又如《诗经·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毛亨传:“将,壮也.”朱熹《诗集传》也说:“将,壮也.”从这里可知,“将”是“壮”的假借字.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在教师。它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实现 5个“走向” ,即备课 :从封闭走向开放 ;上课 :从“被动执行”走向“互动生成” ;提问 :从教师提问走向师生互问 ;评价 :从“一把尺子衡量”走向“多把尺子衡量” ;作业 :从枯燥走向鲜活。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为政》云:“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何晏《集解》云:“孔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杨伯峻《论语译注》把“周”译为“团结”,把“比”译为“勾结”,注云:“‘周’是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则是以暂时共同利害互相勾结。”由于《论语》的影响甚为广大,所以人们便以为古代的“比”在表示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小幽默谁是家长小学生在填一张表格,他问:“老师,家长姓名是写妈妈吗?”老师答:“谁说话算数,就写谁吧。”学生自语道:“那……只能写我自己了。”关灯妈妈:“儿子,去看看你的房间灯关了没有。”儿子:“妈妈,房间里太黑了,我看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