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资源是否具有唯一性?国家中心城市该如何规划与建设,它的国际国内走向、定位、形象表述该怎样进行?本文以“流量”、“聚集力”和打造“话语权”独特的分析方法,探究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开发模式与解决方案之可操作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土地储备充足是滨海新区发展的优势之一,大片盐碱地、盐田和围海造陆为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和平台,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如中新生态城、西部新城等已相继开展。新城建设不仅是搞房地产开发,还关系到社会结构、经济布局、城市生态、城市交通、人口及人才引入等各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新城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为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贡献力量,给全国提供新阶段改革开放的示范性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纷纷确定了新城发展战略.掀起了新城规划的建设热潮。有关新城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英、法等国外新城建设的综述和个案研究,探讨国外新城在开发模式、设计理念、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是对国内新城规划建设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6.
目前,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但建设进展参差不齐;新城功能培育受到普遍重视,但尚无功能真正健全的新城出现;各大新城都在力求实现其城市基本定位,但发展态势表现不一。新城建设中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如未能充分体现“紧凑型城市”规划理念、聚焦重点建设不足、产城融合程度尚不理想等。上海应努力克服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回应新城建设中的迫切诉求,进一步提升认识、聚焦重点、有序推进,推动郊区新城真正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强化和拓展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城市群。 相似文献
7.
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过高追求GDP增长忽视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宜居城市的内涵要求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宜居城市的建设起指导作用。从宜居城市的内涵出发,笔者认为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当对城市的整体性、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度、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等问题进行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的概念是1910年美国基于统计需要而提出的,认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是“一个或若干个由一定规模数量人口的中心城市和若干个邻接城镇组成的区域”。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认为都市圈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2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下限。日本学者木内信藏提出了“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周边地区和市郊外缘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其思想后被发展为都市圈理念。 相似文献
9.
香港新城规划建设对天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为了应对人口迅速增长对香港本岛和九龙市区带来的各种压力,香港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新市镇,也就是新城。新城在香港规划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香港整体发展中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 新城运动源自19世纪末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解决大城市过度拥挤和无序蔓延.发达国家在大都市区内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密度的新城市的运动。从新城运动的起源可以看出.建设新城最初和最主要的目标是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减轻中心区人口和住房压力.为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合适的就业和住房.降低大都市区的通勤压力.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坚持生产第一主义,导致公害集中爆发.东京都市圈被称为公害样本城市,具有种类齐全、不断变异、广域扩散等特征.围绕公害问题受害者、发生源和监管者形成复杂的角力,治理陷入僵局,导致社会对抗.在公害反对运动背景下,东京都市圈的革新自治体率先破局,横滨市与企业缔结公害防止协定,东京都颁布了公害防止条例,设立环境基准,规制公害发生源,救济受害者,倡导广域治理.革新自治体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发展战略,转向生活环境优先,为公害治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立足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市域和五个新城所在区,结合五个新城发展实际,充分考虑五个新城的发展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挖掘各自比较优势,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既要注重五个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差别化政策,更要强调五个新城之间的差别化政策,还要考虑五个新城与周边苏浙城市的政策差异,促进五个新城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和协同化,提升新城发展质量和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14.
15.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以点轴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城市群理论为基础,对京津冀结合部新城建设进行探讨,并对新城功能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建设中品味历史文化——以海河下游滨海新城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承载了天津600年的历史.滨海新城地处海河下游入海口,拥有大沽口炮台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体制机制现状,分析新城建设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当前遇到的发展瓶颈,重点提出上海郊区新城建设中体制机制优化和完善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一、上海大都市地区新城发展的基本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国家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要求,上海的城市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导致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及功能布局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