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10月25日至31日,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三届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主要讨论下列问题: 一、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阻力;平均主义是否与封建主义等同甚至还不如封建主义?有的同志指出:有人以纠正过去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拔高”现象为借口,恣意贬低农民战争的动力作用和平均主义的反封建意义,以至一会说农民起义只有破坏性,一会又说农民起义是封建制度的“修理工”。甚至说农民战争是由于实现平均主义才失败的,农民起义领袖搞封建主义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把太平天国革命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的韦昌辉目为反面人物,说他是混入革命的阶级异己分子,是发动天京反革命政变的罪魁祸首,是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这种看法和说法是否实事求是,正确反映历史真实?很值得商榷。今天,在各条战线深入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候,我们对上述流行的论点提出异议,以就正于史学界。这对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和流毒,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素称《三国演义》三绝之一的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妇孺皆称”的一个艺术典型,但他在我国历史上却产生了极端复杂的矛盾现象:人民群众固然喜爱、崇敬他,而封建统治阶级也尊崇他、神化他,甚至各民族的统治者都把他当作义勇的化身,奉为无上的神灵。人们因而对他也就有着不同的评价。特别是政治上的变化往往要波及对这位古人的评价。五十年代,人们认为他的一些优秀品质是“受到人民喜爱的精华”,而到了极左思潮泛滥的七十年代初,有的论者就把他划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认为他的忠、义“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我们究竟应对这一艺术形象作什么分析评价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是没有什么人怀疑的。可是、近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些提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竭力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大肆低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搞早了”,“当今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等等,使得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混乱。这是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彻底肃清它的流毒时,应当理直气壮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辩护。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省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济南召开,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就中国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让步政策的再评价、农民领袖的“蜕变”原因、士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扩大研究范围,选取新的角度方面,有所推进. 一、关于农民战争的破坏作用问题战争都不可避免带有破坏作用,农民战争也不例外.但是不是如《河殇》说的那样,中国农民战争只有“周期性毁灭”社会的作用?会议一致的意见是否定的.认为农民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不能把它与地主  相似文献   

6.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原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础。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代表党中央把它作为一个整体重新提出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时的情况,一方面是党内一部分同志深受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极少数人甚至攻击中央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出现了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  相似文献   

7.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现代史上兴起了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去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的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把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但是,这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阻力。从现实情况看,思想阻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林彪、“四人帮”煽动的极左思潮;二是他们制造的现代迷信;三是他们宣扬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世界现。这些东西象精神伽锁一样,至今仍牢牢地禁锢着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在贫穷与富裕的问题上,“四人帮”散布了大量的谬论,制造了许多的混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中,这种流毒更广更深,危害更大。这是“四人帮”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推行的极左路线的表现形式之一。揭露它的反动实质,指明它的危害,肃清它的流毒和影响,从理论上拨乱反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解剖刀”,对“四人帮”的贫穷观加以剖析吧! 在“四人帮”看来,贫穷就是革命。穷了就革命,革命了更穷。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广大的劳动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先进的人  相似文献   

9.
林彪、“四人帮”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反革命,但他们所提出和推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或叫极左路线却在很长的时间内欺骗了许多人,至今流毒远未肃清。为了使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不再在我国重演,不能再次危害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不仅要继续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要揭露和批判它们的哲学基础,这样才能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流毒和影响。这是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也起着重大的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对这个基本观点,在总的方面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具体理解和运用却大相径庭。“四人帮”横行时,他们的理论家鼓吹“上层建筑决定论”,无限夸大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根本否定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粉碎“四人帮”后,进行拨乱反正,有的人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只讲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讲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致  相似文献   

11.
<正> 林彪、“四人帮”是一伙穷凶极恶而又阴险狡猾的反革命两面派。为了替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制造反革命舆论,他们曾经指使其史学奴仆关锋、戚本禹、梁效、罗思鼎之流,以研究历史为幌子,把黑手伸进农民战争史领域,炮制了大量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今天,当“四人帮”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他们与林彪反党集团狼狈为奸的罪行已经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很有必要把关锋、戚本禹、梁效、罗思鼎等十多年来先后在中国农民战争问题上制造的大量极左的反动谬论,进行一次深刻的批判。这对于彻底揭穿他们“左派理论家”的骗子嘴脸,进一步识别林彪、“四人帮”本是一丘之貉的阶级实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肃清流毒和影响,使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新时期的总任务服务,都是极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一毛主席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因此,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的规律性加以研究,不特有助于阐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可以丰富世界史的内  相似文献   

13.
“文革”是现代社会中一场有着深刻历史、文化背景和有着深远政治、思想影响的政治运动。是极左思想统治下各种社会、经济矛盾集聚的必然结果。极端否定、极端反对、极端防范资本主义是极左思想的本质,是极左思想统治时期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邓小平理论是在极左思想失败后走上历史舞台的,是在为解决极左思想统治所造成的诸多历史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还是在和极左思想不断斗争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出现和完善是彻底否定极左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农民战争长期成为史学界的研究热点,成绩巨大.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长期极"左"思潮、习惯势力和主流话语的强大合力影响下,太平天国运动等近代农民战争被拔高和"革命化"了.本文以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主流话语的形成,洪秀全是否是一个"救国救民者",太平天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的本质,太平天国运动的负面影响等重大历史是非问题入手,对近代农民战争史的研究进行反思,希望对新世纪史学研究的理性化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事实是共产主义的出发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这一著名论断,2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被邓小平反复强调,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这就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讨论。其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两个凡是’的”①。它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解放思想”,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两个凡是”不破除,禁烟人们思想的极左路线、极左思潮就不能被肃清,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弘扬民主、建立健全法制就都会成为一句空话。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的文化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着深刻影响。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清理极左思潮, 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 “走向世界文学”的提出, 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 新方法的引进, 文化热的介入, 文学流派、思潮研究的兴起, 多种研究思潮的交织碰撞促成中国现代文学多元复杂、丰富深入的研究格局; “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讨论, 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追求的新的文学史观整合中国现代文学现象、整体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尝试和努力;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新的讨论、人文精神和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讨论, 都是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深层思考,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观、史法和视野都有内在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所谓从宏观角度看农民战争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把农民战争放在封建社会的广阔背景上,从封建社会的基本规律出发,去把握这种历史现象。特别注意社会基本规律对它的制约作用;二是从中西历史比较来看中国农民战争的特点及作用。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内在规律中国农民战争次数之多、声势之大、斗争之壮烈,都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这一点已为史家所公认。照以往的“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论断进行逻辑推理,中国应该较早地结束封建制度,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历史事实却恰好相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反思文学,或者更确切地说,新时期文学在审美反思方面所实现的认识功能,以及相伴而生的教育功能,在揭示我们前进的思想阻力、历史惰性来自何方这个奥秘上,沿着“十年动乱中占统治地位的极左思潮——几十年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轻重不等的左倾思想——几千年来为害甚烈的封建思想”这个线索,向观念形态的地壳由表及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问题,迄今已讨论多年,褒贬意见悬殊甚远。近几年见于报刊的文章中,有两篇贬得更重一点:一篇是戎笙的《只有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吗?》(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四期),再一篇是王小强的《农民与反封建》(载同刊同年第十期)。王文涉及面较宽,这里只讨论其中有关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一切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和概念出发。我们现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问题,同样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们不可无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中国的农民战争发生在一个作为“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的大  相似文献   

20.
唐末黄巢起义军对待儒生(即知识分子)的态度是爱护还是反对,这是关系到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军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例如,我们翻开有关研究农民战争的文章和专著,无一不把儒生(即知识分子)和封建官僚、恶霸地主排在一起,列为农民战争打倒的对象。诚然,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地主阶级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但是,农民没有文化并不等于就必须反对文化,甚至毁坏文化。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应该说是仅次于衣食住的。即使在农民群众鋋而走险与地主官僚展开生死决战的年月,起义军里也没离开过知识分子的参谋作用。刘邦、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如果没有知识分子发挥作用,能夺取全国性的胜利吗?!现以黄巢起义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为例,考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