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最简方案框架下采用Kim(2003)控制的合并理论理论解释了英汉语中的控制结构以及一些复杂的控制现象,对于整个控制理论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对语言中的限定结构进行认知语用研究是目前该领域较新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汉语限定结构概念语义的考察可以确认,认知语言学的三大理论对汉语限定结构的生成和拓展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层次范畴理论可以对限定结构生成和拓展的一般性规律作出解释;认知参照点理论可以解释新旧信息的分布以及概念语义重心之所在;象似性理论揭示汉语限定结构标记的隐现规律.一般性的规律常常会因语境等语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局部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普遍语法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英汉语的空主语现象。PRO的句法特征决定了它在不同句法环境中所处的位置。PRO的所指主要由控制理论来确定。运用空语类理论分析汉语句子,促进了传统汉语言研究,对汉语动词的认识和汉语句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检验了普遍语法原则。  相似文献   

4.
由于汉语缺乏显性的限定/非限定标记,汉语控制从句的限定性问题目前仍存有较大争议.过往的非限定分析与两分分析大多依赖时态特征的取值来判断控制从句的限定性,并没有从整体上兼顾汉语的句法特点与限定性的句法作用,从而导致其判断标准面临众多反例.基于汉语宾语从句与控制从句是否允许从句宾语前置的对比,根据CP分裂假说以及语段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引述乔姆斯基约束理论三原则对显性名词解释的基础上,运用A原则对汉语语法中的先行词和反身代词的约束关系进行了分析,着重总结了约束理论对汉语语法中的长距离约束、次统制约束、主语导向性和阻塞效应等现象解释的局限性,并且对所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运用句法分析和语用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来解释汉语先行词和反身代词的约束关系。  相似文献   

6.
控制结构是生成语法中的一种句法现象,自Chomsky1981年提出控制理论三十多年来,控制结构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控制结构研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理论成果,对比分析了控制结构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认为控制结构这一句法现象不但具有普遍语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证实了语言是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事实。并指出控制结构的研究尚存在四方面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不够完善;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不够深入;在宏观层面,研究视角交错纷乱;在微观层面,研究范围不够宽,研究对象分类标准不一。  相似文献   

7.
真性部分控制结构中的控制项是被控制项的子集,二者之间不是绝对等同的关系。跨语言分析表明,控制从句的空主语在句法语义上是复数的。鉴于汉语缺乏显性的一致性特征,汉语真性部分控制结构的句法生成可以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通过移位分析法来进行,其中的空主语在基础生成时是一个以零形D为中心语的并列名词短语,内并列项是空语类pro,而外并列项是显性的DP,后者通过移位成为主句的控制项。  相似文献   

8.
构式语法为我们分析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解释了汉语中常见的双宾构式,并以三类特殊的双宾句,即固定表达类、倒装类和角色融合类为例探讨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得出构式语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既能分析典型的语言现象也能有效地解释语言中的边缘现象。  相似文献   

9.
汉语学界传统的描写性语法一直注重对具体语言现象的论述和分析,而普遍语法原则重在解释语法现象,找到不同语言中不同语言现象的共性。本文试图以深层结构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为出发点,探求将描写性语法和普遍语法原则相结合应用于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外语词汇注义时"的"用于指示外语形容词,具有词义描述作用,被称为"的外".通过对若干外语一汉语形容词的分析和外语形容词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的外"揭示了汉语形容的原始形态、词根和变异.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外"只是表示了形容词原始形态,在汉语语篇中,形容词有两种变异"……的"和"0的"形态.这一发现可充分解释汉语相关语篇中"的"的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简约论和最简方案两个角度分析了提升与控制动词的区别。语义上,提升主语与提升动词无论旨关系,控制语则为控制动词的题元,与受控语PRO同标;句法上,管约论不能合理解释提升there的副主语的授格,控制动词对补语的选择问题。最简方案运用配伍解释副主语格核查问题,认为受子语类化特征和界面条件限制,动词在句子层面会有不同表现,证明能够更为合理地解释上述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家VanHoek通过对英语句子内部照应现象的分析,认为确定观念参照点的三个因素中,显著性和观念联系性对句内共指的影响要优先于线性语序,而一些汉语研究者认为汉语严格遵守线性语序。文章从法语入手,对法语中的照应现象作一分析,检验VanHoek的照应理论是否能够解释法语中的句内及语篇照应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转喻机制解释英汉语动词的进行体语法化问题.通过对英汉中短暂动词进行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中短暂动词的进行体都表达完成体的意义.本文将从语法化理论的角度运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来阐释短暂动词的进l 行体可以表示完成体意义的深层原因.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体范畴也存在着与形态句法规律相同的语法化现象.本文的讨论突破了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约束理论为基础,从形态、句法约束和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英汉语中反身代词的异同,分析发现英语反身代词和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在句法上的性质相似,都遵循约束理论A原则,而汉语简单反身代词“自己”却不完全遵循约束理论.此外,本文还简单评介了对汉语“自己”的一些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15.
极性敏感现象是语言的一种共性.本文通过对汉语中的时态副词的研究,证明了时态副词也是一种正极项,并验证了Ginnakidou[1]所提出的真实性算子对极性敏感项的允准的假说同样适用于解释汉语中的正极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语音形式的形态相关,是用形态变化来解释谐声字当中的不同音谐声现象。该理论以上古汉语为双音节结构模式和上古汉语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为基础,解释了谐声字当中的不同音谐声现象以及同声符谐声字后来语音差异的缘由。该理论以谐声分析为立足点,以汉藏语历史比较为基本方法,对上古汉语的词汇和语音作了综合考察,在汉语音韵研究的方法和材料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双宾语结构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双宾语结构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充分发展;而在国内,主要是从汉语传统语法的角度来对双宾语结构研究.近二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生成语法理论来讨论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问题.通过借助句法学,约束及管辖理论对两个宾语特征的分析, 对双宾语结构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为双宾结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18.
三江侗语汉语借词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通过研究三江侗语中汉语借词的声母系统,并与中古汉语声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三江侗语汉语借词声母与中古声类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声母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投影.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经常出现三身代词变换指称对象的情形.以前学者对这种现象做过一些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用Halliday人际功能理论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不同研究者对宾语脱落的性质和根本原因的不同解释,描述了空宾语理论发展的过程,并简要分析了各个理论的局限性.认为PRO附加假设把宾语脱落从主语脱落中独立出来进行分析,是空宾语理论的一大进步,随着它的不断发展,空宾语理论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