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证明:用CR—4浸稻种和幼苗叶面喷施能提高秧苗抗寒力,使秧田秧苗单株分蘖数增加10.20%~12.24%,产量提高5.70%~8.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提高主要是因有效穗数增加,抽穗期提早。  相似文献   

2.
根据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和两熟制稻区杂交水稻生产实际,研究出了一套以“秧田超稀植培育超多蘖壮秧”和“大幅度减少本田栽插穴数”为技术核心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植栽培”新模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能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同时可以省种、省工、降低生产成本。越稀栽培杂交稻高产的基本原理在于具有比常规多穴栽培更良好的秧苗质量,更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更突出的单茎生长优势,更发达、更具活力的根系和更优良的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是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稻产量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栽培技术。其核心是在秧田培育出单株苗数达15苗左右的超多蘖壮秧而在本田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的栽插穴数,充分利用杂交稻的个体生理优势和少穴栽培的稻田环境优势达到高产高效。1991年在三台县西平镇以汕优63为材料进行了多重复的试验,比较了6种少穴栽培和常规栽培水稻的生育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少穴栽培可通过杂交中稻强大的分蘖优势来保证田间适宜的总苗数,同时能有效地控制群体最高苗,并且在此基础上争取多粒大穗。无论每穴单株双株,每公顷植90.0千穴、112.5千穴、135.0千穴和157.5千穴都可比常规穴数(每公顷245.5千穴)栽培显著增产。其中,每穴单株以每公顷112.5千穴产量最高,双株以每公顷135.0千穴最高。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烯效唑、多效唑、赤霉素对中稻抛秧的促控效应的比较试验 ,同时进行了烯效唑不同浓度及施用方法在抛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烯效唑配施赤霉素 ,可有效培育抛秧小苗 ,比使用多效唑提早抽穗成熟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多年试验资料 ,对四川盆地两熟制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模式”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明确了两熟制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必须以培育“超多蘖壮秧”为基础 ,而培育超多蘖壮秧的技术核心又在于保证秧苗在秧田阶段具有足够的单株营养面积 ;在培育超多蘖壮秧的基础上 ,大田栽培穴数可由常规栽培的 2 2 .5万~ 3 0 .0万穴 /hm2 降低至 1 0 .0万~ 1 8.0万穴 /hm2 ,且一般以每穴单株为好 ;超稀栽培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是在坚持重底早追的同时 ,适当增加中后期的用肥比例  相似文献   

6.
用1 4 C示踪法研究了水稻后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 :水稻生育后期 (抽穗—成熟 )光合产物不同程度分配到穗、茎、叶、鞘 ,齐穗后 1 6d光合强度最大 ,光合产物主要运输到穗部 ,一部分到茎鞘 ;齐穗后 2 0d ,光合产物由穗转移到茎鞘 ,供腋芽生长 ,至成熟。再生稻发苗数、有效穗、着粒数与头季稻桩光合产物残留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进国外优良肉用羊品种道塞特羊、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的种公羊作为杂交父本,分别与本地绵羊的母羊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杂交一代商品肉羊,以本地绵羊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合杂交一代羔羊初生、3月龄、6月龄三个时期的体重。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初生重大,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萨×本、特×本为最佳杂交组合,对山西省乃至全国养羊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725不同时期根系发育、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重的测定与分析表明,该组合源足库大,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运转通畅。干物质积累量大,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9.
制作遗传学实验材料──杂交玉米穗,必须经过阴凉风干、灭菌消毒、涂刷清漆、密封保存等技术的精心处理之后,方能达到永久性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粒叶比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其中颖花叶比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控制,而实粒叶比、粒重叶比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三性状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较低。颖花叶比与单株颖花数、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与单株实粒、结实率及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可能由同一基因系统控制。1103s、培矮64s和J413是改良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1.
以5个两系杂交稻及相应的两用系为材料,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长日(15:00小时)和短日(10:00小时)处理,结果再次表明,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性属隐性核遗传,在杂种F1代不表达。两用系的可恢性及父本的恢复力、亲和力是影响两系杂交稻结实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在不同的热风干燥条件下,对其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负相关。愈接近于自然干燥温度(30~40℃)的处理,种子发芽特性愈好。杂交稻种子<60℃的热风干燥处理,对种子发芽特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7×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几个新恢复系、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10个观察性状的一段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总配合力效应和小区产量的遗传效应。大多数性状的一段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结实率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控制。总配合力效应与性状平均值至高度正相关。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基因分散,遗传效应中以加性效应最大,显性效应次之,上位性和胞质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影响及影响加工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结果表明:1播期对加工品质性状影响大小为: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2多数供试两系组合早季播种其加工品质优于汕优63,但其稳定性不及汕优63,3.泸州7~8月的连晴高温天气是影响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提出了杂交水稻繁殖制种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杂株,产生的原因、田间检验、室内鉴定的方法及防杂保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的宗旨是通过小区试验、中区表证、大田示范,探讨二系杂交水稻培杂山青的增产优势.四年八造累计示范面积近万亩,加权平均亩产达520 .7 kg,比对照种亩增产38.3 ~95 .4 kg,增产率达8 .1 ~21.0 % .实践结果表明,培杂山青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高产优质高抗等优点,可因地制宜扩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水培锌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稻( Oryza sativa L.) 湘早籼17 全生育期水培,当锌浓度为770 ×10 - 4 ,770 ×10 - 3m molL- 1 时植株生长发育良好.而锌浓度为385 ×10 - 2 ,770 ×10 - 2m molL- 1 时,植株在营养生长期生长正常;在生殖生长期,植株茎和穗的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叶片的锌含量大大超过锌受害临界值,植株表现出严重的受害症状.  相似文献   

18.
12个税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5个播期条件下的播始天数、株高、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稳、每穗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结实率及谷草比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正相关)较大,而且这2个险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也较大,说明现阶段提高结实率及谷草比是选育强优势税型两系杂交稻的主攻方向。对提高结实率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