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格斯尔》(Гдсдр)藏语称“Ге—cqp”.众所周知,《格萨尔》是深受藏族人、蒙古人和布里亚特人喜爱的史诗中英雄的名字.同时,又是加尔梅克人、图瓦人、雷布查人(居住在锡金、不丹、尼泊尔一带的民族)所熟知的一位史诗英雄.此外,居住在克什米尔的布里什人也非常喜爱这位英雄.1716年北京用木刻方法出版的本子,即所谓“北京”版本,是蒙古族人关于格斯尔最著名的版本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一版本源自藏北,起码“北京”版本中有主要几章是借自西藏的.但是,何时由西藏借来,至今尚不清楚.现在就有关佛教在格斯尔学中的反映以及“北京”版本的形成历史简略地谈一些看法;与此同时还应当指出:下面将要讨论的两个问题,都是学者们从前未曾涉足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在蒙藏《格斯尔》和《格萨尔》两部英雄史诗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多种意见。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社会、宗教、版本的角度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说明蒙藏两部史诗之间的同源分(异)流的关系是文化借用、文化涵化和文化革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4.
蒙文《格斯尔》与蒙古人的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文《格斯尔》与蒙古人的文学传统巴·苏和蒙文《格斯尔》在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学语言、宗教内涵、民俗描绘等诸多方面区别于藏文《格萨尔》,这是学术界对蒙藏《格萨(斯)尔》进行比较研究的结论。①要进一步研究蒙文《格斯尔》的独特性,必须结合蒙古文学发展规...  相似文献   

5.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是人人皆知的伟大英雄史诗。它的创作,是藏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这部流传于藏族、蒙占族地区的英雄史诗,它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它是从藏族地区发源,更远及蒙古族地区,又有新的发展,这一点,我们曾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定;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命名为《岭格斯尔》的一部《格萨尔王传》,是从藏文本《格萨尔王传》,直接翻译成为蒙文的这一事实,一般也早有定论,勿庸置疑。  相似文献   

6.
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严格意义上的完整汉译本只有两种,即1960年出版的桑杰扎布翻译的《格斯尔传》与2016年出版的陈岗龙、哈达奇刚等翻译的《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本文结合北京木刻版《格斯尔》蒙古文原文,比较分析新旧两种汉译本,探究二者的体例、语言修辞特点,从而评述其得失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蒙古文《格斯尔》有木刻本和多种手抄本传世。由于背景信息的缺乏和传播形态的复杂性,《格斯尔》各版本的文本性质,形成、演变过程及其相互的关系都是颇具争议的论题。本文通过对蒙古文《格斯尔》中《格斯尔镇压黑纹虎之部》的三种异文进行文本比较,探讨了它们的文本性质,以及它们从口头文本演变为书面化与经典化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清朝所绘制的《百苗图》是近代中国早期的民族志。将《百苗图》与日本及奥斯曼帝国所绘制的图绘进行对比,以一个比较历史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些处于扩张时期的几个帝国,从而指出对他者的民族志兴趣并非欧洲所独有,而是普遍地存在于全世界的帝国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蒙藏史诗《格斯(萨)尔》中都有格斯(萨)尔降伏多头妖魔,夺回爱妻的故事。两者在英雄启程去降妖的部分保留着更多共同情节。晁通企图霸占格斯尔的妻子遭拒,因而报复,导致图门吉尔嘎朗被魔王纳为妃的故事,成为蒙古族文本区别于藏族文本的主要标志。而有关晁通的这一故事源自佛传中提婆达多企图霸占释迦牟尼妻子的故事。晁通先针对阿尔鲁高娃夫人而去,却对图门吉尔嘎朗心怀不轨,这是模仿佛传中提婆达多先向耶输陀罗,后又立即向瞿夷显露不轨企图故事的结果。这同时意味着,《格斯尔》中的阿尔鲁高娃和图门吉尔嘎朗并非同一个人,而是格斯尔的两位不同夫人。本文的考证结果表明,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中确实存在借用和改编佛传故事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境内穆斯林人口众多。其中操汉语的穆斯林被称为回族,他们在非穆斯林占据主导的中国社会,发展并保持了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清初之际,回族穆斯林学者被称之为“回儒”,他们撰述了大批伊斯兰哲学著作。清初的王岱舆(1 5 70—1 6 6 0年)、马注(1 6 40—1 71 1年)、刘智(1 6 6 0—1 730年) ,清末的马德新(1 794—1 874年)等人,以其著述宏富而被誉为“回儒”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刘智的《天方性理》一书,在中国回族穆斯林宗教思想史上占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在本书中还撰写了一份《天方性理图传》。尔后,黑鸣凤(1 6 6 2—1 72 2年)用…  相似文献   

12.
1981年9月,英国共产党人历史学家通过自办的《我们的历史》丛书出版了R·格林《论康沃尔民族问题》的小册子,他们考察了一个比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布列塔尼人和威尔士人更古老的住在康沃尔半岛上的民族集团及其语言识别和民族特征问题。格林描述了康沃尔民族出现在克尔特国的罗马后期,前后隶属于撒克逊和诺曼底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该文分析了从十六世纪到现在由于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在《隋书·室韦传》中记载有五部室韦,这是室韦人的主体。在五部室韦中,南室韦就是北朝时期的乌洛侯—室韦。而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早期鲜卑文化与外贝加尔东部的布尔霍图伊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发展了室韦文化。室韦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说明不同部的室韦人群有一定的种族和文化联系。对北方通古斯人的民族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室韦人群有共同的族称,即室韦,并且各部有独属于自己的团体名称。到唐代时期,突厥、回鹘的衰亡,导致室韦主体人群朝呼伦贝尔草原的西部以及嫩江流域的下游地区进行扩散,这一时期也是室韦人群的鼎盛发展时期。从历史学、考古学以及民族学的角度对室韦起源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推进对室韦族群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民间故事《天鹅仙女》的族属问题范垂政经过认真严格挑选、编辑、审定、出版的“民间故事”,不仅应具有高度的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亦应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的科学价值。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编纂总方案》中,①还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1985年11月...  相似文献   

15.
《成他相续论》是法称著作中唯一一部不是专门讨论因明问题,而是站在唯识学派的立场上运用他的因明理论论证他人心续存在的论书。该论以及调服天所著唯一的印度人的注释梵文原本均已不存在,迄今为止的研究都以藏文本为基础。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历史研究所藏有一份该论典注疏的梵文残卷照相拷贝。这份写卷使我们第一次有可能体味法称《成他相续论》的梵文原文风貌。但该写卷严重残缺,仅存7叶片。根据这些仅有的资料,文章对该写卷的状况和内容做了描述,进行写卷的部分还原工作,并根据从该写卷中获得的新资料对前人研究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将巴林《格斯尔》文本中的三大类九个母题与海希西分类中的母题进行对照,发现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与巴林格斯尔传说产生了深度的互文交织,大量的传说情节被植入到史诗文本当中,重塑共性母题,形成与巴林山水紧密粘连的本土史诗叙事单元,承载着时代的和地域的新内涵,构成个性化的本土表现。这是巴林《格斯尔》史诗文本对整个蒙古语族《格斯尔》史诗传统文本进行地方化改造的产物,也是继承的产物,一定意义上延长了该史诗在本区域传承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8.
《玛纳斯》在柯尔克孜人民群众中家喻户晓。一代代柯克尔孜人听着《玛纳斯》从孩童长大成人,一代又一代的柯尔克孜人听着《玛纳斯》离开了人世。唯有史诗《玛纳斯》与柯尔克孜民族长存。著名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在《玛纳斯》的序言部分这样唱道:奔流的河水有多少已经枯干,绿色的河滩有多少已经变成了戈壁,多少人迹罕见的荒野又变成了湖泊河滩,平坦的大地冲成了深涧,高耸的山崖变低塌陷。从那时候起啊,大地经历了多少变迁:戈壁上留下了石头,石滩又变成了林海,绿的原野变成河滩,山涧的岩石已经移迁。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  相似文献   

19.
裴丽丽 《民族研究》2006,(3):103-104
民族关系和民族关系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从历史上看,任何朝代都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从世界的现实状况看,绝大多数国家也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散居化进程加速,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民族交往的范围、层次都将持续扩展,民族交往中将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都对各国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的民族关系研究也回应了国内民族关系发展的现实情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该领域的研究在范围上大大扩展,在方法上借鉴增新,在视角上逐渐开阔,在理论上不断创…  相似文献   

20.
在蒙古族《格斯尔》史诗中,格斯尔从牧童到可汗、圣主的成长阶段分别体现了三种功能——生产、征战和宗教。功能的转换通过具有过渡仪式性质的"重生"来实现,这种功能的转换方式具有明显的蒙古族特色,它与蒙古族英雄史诗传统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密不可分。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的加工、改编和再创造受到了三功能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很有可能是经由藏传佛教以及印度史诗和民间故事在蒙古族地区的流传而逐渐渗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