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猖狂攻势严重地影响了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为了阻止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但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制裁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以来,美国对南海事务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美国的南海政策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也显现出美国南海政策的某种困局。这种困境表现为美国在南海盟国的牵连与背弃、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角色难以得到中国的认同。随着南海争端的延续,美国南海政策的困局也将随之变化。分析美国南海困境延续与未来美国南海政策演变,有助于加深对美国南海政策影响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甄别使用日文史料的基础上,对日本民间社会的南进思想是起源于何种历史脉络、又是出于何种原因被提升为国家政策的这一变化过程做一考察。南进思想中的帝国主义倾向以及近代日本与南洋地区之间逐步形成的人员、物品、资金、思想流通的网络所带来的利害关系是南进思想的两种历史脉络,1930年代日本海军对国际局势的危机认识则使得南进思想正式被提倡为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对南海争端的介入日渐强烈和明晰,手段更加多样,成为制约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变量。不过,美国对南海争端的介入也面临政策抉择困境,对华关系两面性导致“尺度”困境、意愿与能力失衡导致“实效”困境、与相关国家难以铁板一块导致“角色”困境。未来,美国会继续干预南海争端、深入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且日益重视“软介入”方式,但其政策抉择困境也为中美合作磋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爆发前,美国在对朝政策上最初采取了有悖于传统"中立"政策的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之后不久,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参加一切形式的联合调停的"中立"政策.由于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和国务卿葛礼山的个人原因,美国最初采取了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但由于美国不希望欧洲列强过多介入朝鲜事务、美国舆论对朝鲜的冷漠态度以及朝鲜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次要地位,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联合调停的传统"中立"政策.尽管一再声称保持"中立",但自回归到传统"中立"政策之后,美国采取的完全是偏袒日本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军事领域内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关法案,突破了战后的和平宪法,使日本的防卫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军事“先发制人”理念的指导下,日本先后从法律制度和国家实践方面力图改变其在法制上受制于和平宪法、在国家军事防备和军事行动方面不独立与不自由的地位,为成为军事大国扫清了障碍。日本军事法制变革带来的军事力量扩张对我国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为南海周边国家在岛屿争端、海域划分、资源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定势增添了相当的变数。  相似文献   

7.
南海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需通过当事方直接友好协商加以妥善解决.美国是南海问题最重要的非当事方,基于全球霸权考虑,挑弄是非,我宜对此有清醒认识,全盘谋划,冷静面对,构建和平、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全面接管日本,并对其进行民主改造,使得日本建立了西方的民主政体,基本推翻了军国主义并实现了国家非军事化,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是美国在改造日本的过程中充斥着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交融的外交思想,这就使得改造不可能彻底。改造后的日本仍然保留了天皇制,国内仍然大量存在着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和财阀势力,其战争责任也并未得到深入追究。美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可以说是导致改造不彻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出于宏观战略考虑,美国对二战后德国的战败赔偿政策经历了由严苛到宽松的转变。战争结束前已出台的"摩根索计划"对美国的战后对德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尔塔会议后,美国开始转变德国赔偿政策,确立了实物赔偿原则;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提出"分区赔偿"原则,停止与苏联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合作。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大量削减西占区支付赔偿的数量,开始扶植联邦德国抵制苏联。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这规定着美国的南海政策与政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的政治文化是南海政策形成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规定了其南海政策手段的实用性,掩盖了美国南海政策的目标。所以,美国政治文化在更深层次上决定着美国南海政策的实质,从而对美国的南海政策具有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战结束前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结合自身的利益要求,对德国实施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这些政策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变更和调整的。这一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彻底击毁到全面改造再到扶植重建。美国对德政策给战时和战后的国际关系造成了全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正席卷整个世界,并逐渐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日本金融机构因大量持有美国次贷产品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金融机构纷纷破产或被兼并。股票市场价格的全面下跌对日本企业盈利和整个经济体系都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冲击。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企业出口成本构成了巨大压力。为应对金融危机,日本向金融系统注入短期流动性资金,采取各种措施稳定股票市场,并大幅度减税以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政府基于美国的战后世界战略目标,曾多次以不同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迫其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敦促英国战后将香港归还中国,并要求蒋介石政府收回香港后宣布其为世界自由港。但日本宣布投降后,继任的杜鲁门政府却一改美国支持中国收复香港的既定政策,转而支持英国恢复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国乘胜收复香港的计划功败垂成。其客现原因在于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主现原因在于美国政府欲保持与英国的合作,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势力以及美国对华政策面临的重新抉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日本的争斗由来已久,两国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时好时坏。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间,正是两国关系不断调整以至于最后关系破裂而爆发太平洋战争。从1931年到1941年是美日关系急剧发展的十年,两国之间的摩擦最终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结束。这一时期的美日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时美国对日政策基本上还是处于绥靖姑息的范畴之内;从七七事变以后是美日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美国逐渐从姑息纵容的立场中走出,也冲破了国内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势头,开始了对日禁运和援华制日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矛盾慢慢变得不可调和,从而最后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经历了二战后的经济腾飞和20世纪末的衰落。政府干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但一直困扰着学者们的是政府政策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新世纪,如何定位并发挥产业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的作用,仍是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是决定一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动因。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对其非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背后的动因就是美国在非洲的国家利益。本文以美国在非洲最重要的三项利益——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为分析框架,将二战以来的美国对非政策划分为冷战时期、冷战结束至9·11事件爆发和9·11事件以来三大阶段,梳理在各个时期美国在非洲的国家利益及据此推行的对非政策。基于美国在非洲国家利益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判断,本文认为尽管特朗普的对非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自9·11事件以来确定的美国对非政策的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面临日益增长的对外经济援助需求与严重国际收支失衡所造成的两难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肯尼迪政府提出了援助负担分担政策,并推动形成了国际援助体系。美国的这些举措对日本外援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美国迫切需要并采取切实措施敦促日本分担其在东亚的援助负担,使得日本的对外援助一开始就向东南亚倾向;另一方面,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援助体系形成之后,作为开发援助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日本的对外援助在援助数量和质量方面都需满足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赔偿问题经历了一个由积极到消极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这一转变不仅对当时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对现在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昆 《国际论坛》2013,(6):21-26,77
南海问题本是区域内声索国就南海部分岛礁主权归属和海域划分的争端,但美、日、印等区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美国是对南海问题介入最深、影响最大的区域外力量,它的介入改变了南海的地缘政治,使南海地区的地缘力量分布出现不利于中国的变化,加大了我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在美国战略东移的背景下,美国加大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主要是出于其亚太地缘战略调整的需要,基本目标是扩大它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并限制中国海洋战略空间的拓展和海权的发展,包含有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意图。本文将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出发,探析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现状、动因及趋势,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出于宏观战略考虑,美国对二战后德国的战败赔偿政策经历了由严苛到宽松的转变。战争结束前已出台的"摩根索计划"对美国的战后对德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尔塔会议后,美国开始转变德国赔偿政策,确立了实物赔偿原则;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提出"分区赔偿"原则,停止与苏联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合作。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大量削减西占区支付赔偿的数量,开始扶植联邦德国抵制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