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的英译过程进行考察和解读,阐明高质量译文产生的条件,并全面分析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研究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英译的成功是译者对翻译能力及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面多维度选择性适应,继而在英译时对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的结果。译者策略性地运用直译、意译、增译、套译、略译等多种翻译手段,努力维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平衡和谐,力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为外宣翻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慎明 《中华魂》2021,(4):4-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特别是第三卷中多次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五个十分重要的政治与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广泛存在于政治话语当中,其翻译对于国家话语体系和国家形象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19个不同主题的语篇作为语料,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结合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以及Pragglegaz团队提出的MIP隐喻识别程序,识别出语料中常见的隐喻模式,并根据隐喻模式出现的频率,聚焦出现频次最高的旅行隐喻,总结出3种隐喻翻译策略,以期为政治语篇的隐喻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211则政治隐喻的翻译为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认知映射,探究跨语翻译后政治隐喻认知映射的改变,以及不同认知映射方式所对应的翻译方法,进而阐述政治隐喻英译的规律性特征。研究发现,政治隐喻跨语翻译后概念域的认知映射关系可分为映射匹配、映射缺失和映射转移三种,映射匹配对应保留喻体的直译法,映射缺失对应舍喻体、留喻义的释译法和舍喻体、舍喻义的省译法,映射转移对应转换喻体的借译法。其中,实现认知映射匹配的直译法占比最为突出,彰显了对外政治翻译中译者的话语自信。隐喻翻译是译者文化认知的“体验”过程,书中的政治隐喻英译呈现出回归源语文化的倾向,尽可能地保留原文隐喻的认知映射,进而再现领导人的话语风格,争取更广泛的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英伟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9期撰文认为,法治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如下鲜明的执政特点。第一,法治中国,不是就法治谈法治,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就如何治国理政、治军安民以及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提出的总体思路,是治国理政、治军安民的总体性战略,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系统思维的鲜明执政特点。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植根于我国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政治文明理念高度契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作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建立在坚实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民本与民主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认识前提,廉政与廉洁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谋求的政治生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是其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把握世界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提供了总的方法论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实事求是的实践观、事物联系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观提供了思维方法的总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则贯穿于其治国理政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奠定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整个基石。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翻译可看作一种以源语文本意义为导向的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文章基于再实例化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本中213则标题的英译,探讨了译者选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完成译文的语篇再生和意义重构。研究发现,译者综合采用了升降意义权重、调整评价意义、删减修辞手段、改变耦合模式等策略和方法,合理选择了译文的词汇语法形式,具有突出的受众意识,以更好地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述特点,进而完成跨语际再实例化,实现了译文标题的语篇再生,做好内宣话语向外宣话语的转换,助力提升译文在目标受众的接受度,以达成中国话语在国际舞台的顺利传播。   相似文献   

9.
理雅各对《易经》的翻译及其研究问世以来便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在《易经》西传史上,理氏的《易经》英译及其对《易经》的研究是里程碑式的,对后来从事典籍研究和翻译的中外学者有着多方面的启示。理氏《易经》英译本主要包括理氏英译《易经》的学术准备、英译包括《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之动机、英译《易经》的底本及其相关参考书考辨、关于理氏《易经》英译的评析、理氏《易经》英译本的体例、译本特点,旨在探析其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在外交思想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合”理念,在其与各国密切联系、休戚与共、共同发展,互利互惠、互帮互助的交往理念与交往过程中,展现了丰富的外交伦理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和谐世界”观,平等互利与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观,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大国责任”观等外交伦理思想凸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其中有些学者比较深刻地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某些重要观点,或对这些重要观点作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国外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自然还是初步的,但瑕不掩瑜。国外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毕竟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讨且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助于国外今后继续研究这一课题,并对当今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一些参考价值,甚至对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视野宽广、指向鲜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新飞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统领,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题主线;遵循人类现代文明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把创造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性吸纳世界多样文明有机融合起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视野。  相似文献   

13.
“赶考”精神是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精神密码,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作为执政党如何治国理政的深入思考和深刻的忧患意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思想来看,“赶考”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创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继承并不断深化了“赶考”精神这个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对比来看,“赶考”精神折射出中西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重要差异,进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资讯快车     
《老友》2015,(1):26
香港警方完成铜锣湾清场,梁振英表示"占中"告一段落。——新华网12月15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两书将在台湾主要书店销售。——中新网12月14日●日本众院选举:执政党获多数席位,安倍将继续执政。——人民网12月14日●2015年起流动人员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免费。——《法制日报》12月14日●中办国办印发实施意见,规范国歌奏唱礼仪。——中广网12月13日●12月12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从甘肃武威南车站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经》的翻译从16世纪开始,已经历了三次高潮。从理雅各服务基督教传播、融合中西思想、归化特征明显的翻译,到韦利传播中国文化以医治西方的弊端、为忠实内容而不惜牺牲文字优美的翻译,再到林语堂既忠实于中国文化又兼顾西方读者、努力再现源语内容和语言美的翻译,《道德经》的英译策略经历了从归化法为主到力图同时传达原作思想内涵和语言风格的异化法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逐渐扩大,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从认知到认可再到欢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价值目标,创造性地开辟了以制度现代化为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的政治现代化新境界;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创造性地开启了现代民主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政治现代化新格局;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特有形式,创造性地拓展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政治现代化新渠道;把加强权力制约、坚决反对腐败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要害部位,创造性地建构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治现代化新格局;把全面从严治党、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确立为优化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创造性地提升了以党的建设现代化带动政治现代化的新自觉。  相似文献   

17.
对外传播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战略思维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习近平系统运用战略思维,对我国对外传播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举措等进行了重要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习近平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中的战略思维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国情色彩。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习近平在应对各种矛盾冲突时的价值立场与态度,它包含价值目标、价值选择标准、价值实现条件3个部分: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价值目标要求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治国理政价值标准的哲学依据,它要求要将人民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性;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实现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并以“建构完善的制度体制”为保障和条件,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方案.高校应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相关论述结合起来,与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提高政治站位的战略维度、落实重大部署的方法维度、抓住关键环节的实践维度、掌握科学方法的理论维度四个方面着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形态,体现了深厚的哲学素养和深刻的哲学智慧,蕴含着崇高的哲学品格、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远的哲学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视野,梳理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精神历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面向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的重大时代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切中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引领和塑造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