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战略命题,其相关思考离不开对中华传统艺术关系性存在的深刻体认。中华传统艺术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与“古”“今”艺术属同一文化家族,传承之思不可忽略其文化基因与艺术家族源流。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既因其内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接受者等自成体系而强调传承内容的多元性,又因其依赖于政治、经济等共时的文化生态而呼吁传承语境的共生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是中华传统艺术传承问题凸显的重要缘起和背景,从与西方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战略性思考,更强调世界艺术的多样性与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性。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传承的实施不仅需要建构共生机制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处理好与理论、制度、组织和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达至深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标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可以科学回答“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从何处来”这一根本性的民族根脉和源头问题,对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由传承意蕴、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和保障体系等构成,具体解决为何传承、由谁传承、传承什么、怎样传承以及如何保障等核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承生态,以及加强现代话语体系、传播传承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建设,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性问题,也是“双创”“第二个结合”等诸问题展开的“元问题”。科学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学理层面对当下存在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种认知误区予以澄明和剖析,走出贬损传统、割断历史的“全盘否定论”迷局,超越故步自封、盲目排外的“文化本位论”定式,摆脱以偏概全、以大代小的“范围模糊论”纠结,破除机械僵化、脱离实际的“拼接调和论”困境。只有以辩证思维、科学态度和问题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全面、整体、系统、细致的思考与廓清,才能赋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时期,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叠加传承和弘扬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现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必然要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握其叠加传承逻辑.从深度、广度、力度、可持续度和空间延伸度这五方面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已发展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性的历史观与科学方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比较细致地分析其生成的历史逻辑:一是从内源因素出发,全面总结中国文化自主发展路向,“通古今之变”的本土成长经验,确立正本清源、推陈出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逻辑;二是从外力因素出发,深刻反思近现代以来“中西之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全球化的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创新逻辑。前者主因在于中国历史内源因素,后者主因在于全球化外力因素,由此建构了庚续至今、绵延不绝、推陈出新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在更高层次的历史观上,呈现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的历史逻辑和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中,高校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出发,按照“两个结合”的重要要求,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与时代价值,理性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党建与教育教学的短板弱项,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全育人”中的文化浸润作用,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创新的路径,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警惕不良文化对思想建设的不良影响,防止大学校园内出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著述中对古典名句进行巧妙化用,其用典范围之广、意蕴之深、数量之多、方法之巧、指向之明,令人叹为观止。习近平用典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也为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路向,具体表现为: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撬动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坚持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给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促进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对其文化功能认可并未达到普遍共识,对其内容和价值的挖掘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建设对策。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传承功能、文化创新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实践功能的分析出发,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着力点:自农耕神话发展的“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发展观、自农耕文化引申的守望相助的家庭伦理与耕读传家思想观,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可行路径,包括强化高等农业院校党委统筹领导、引导课程思政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耕文化建设区与农林特色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在传承中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而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教材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抓手。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亮教授领衔编写的高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破专业主义桎梏,体现通识教育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聚焦传统文化精髓,在内容设置上精而不简、道器相济,在叙事话语上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在呈现形式上全景立体、新鲜有力,是高校通识教材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0—2022年的2 329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研究者、关键词等知识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高产作者数量较少,发表文章数量较低,且作者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研究者主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功能、传承以及对外传播等5个主题;思政课、价值意蕴、思政教育、“两个结合”、文化强国等方面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论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南。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挖深度,用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回答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高度,以国家战略资源的把握回复为何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广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思考实践理路,回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深刻意蕴、逻辑依据及实践要求的研究进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展开学理分析。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精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四个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的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统一,但是其精华所在是优秀的观念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彼此包容性、相互需要性和共同的实践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贯通,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学理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这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甄别,就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和各地区各行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状况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文章以四川省为考察对象,指出四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四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开放、广博精深、开拓创新三个特点;四川近年来在保护、利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落实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实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普查、收集工作;二是抢救与保护修复工作;三是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四是加强研究工作;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推动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保护传承体系。文章还深入考察分析了四川古籍传承措施及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古籍菁华的载体转换;古籍内涵的精准解读;古籍精髓的旅游普及;古籍内容的古为今用;古籍传播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又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引领、推进传统文化渗透课程建设、重视传统文化隐性育人格局等措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并将传统节日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具广泛性与代表性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发展对节日文化功能的消解、城市化以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创新在时代发展中陷入了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既是探讨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价值的标准,更是探索其路径选择的方法指南。因此,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要强化重要传统节日的载体功能、重塑文化功能、统筹城乡节日文化资源以及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多种元素、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传承体系各要素、各环节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重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体系中各种元素、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各种元素、各个环节功能的充分发挥是整个体系功能发挥即体系良性运行的前提.无论是上层文化,还是民间文化,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其得以传承的关键均在于文化传承体系的统筹建设,而具体文化内容的传承则依赖于传承体系中特定方式与特定保障手段的科学应用.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必须具有系统论、控制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太原师范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搭建了"研究平台+课堂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四位一体教育机制,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其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其三,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20.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学科化、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几个层面加强建设,是实现“大学语文”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