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一般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在《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民主迷信与咨询型法治政体》(《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等一系列文章中,潘维指出:政治改革的导向存在民主化和法治化两种选择,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根据中国的国情,也参照新加坡、香港“有法治缺民主”的成功经验和俄罗斯等国“有民主缺法治”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选择以“咨询型法治”为方向的政改方案,而且只要“建立了法治的国家体制,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顺利结束了。”  相似文献   

2.
新视野     
领导科学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制定的《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已在日前告成,有望于近期对外公布。《纲要》明确提出,将在十年内建立起“职能比较完善的法治政府”,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专家认为,这个《纲要》反映了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领导人迈向法治时代的渴望与决心,将是继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后,中国在推进法治方面的一大力作。专家们认为,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的问题,必然牵涉到党政分开的问题,这说到底是一个系统问题,有待于国家政体的全面改革。《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出台,…  相似文献   

3.
毋庸讳言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而且一般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但是在《法治与未来中国政体》 (《战略与管理》 ,1999年第5期)、《民主迷信与咨询型法治政体》(《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2000年秋季号 )、《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 ,2001年第1期 )等一系列文章中 ,潘维指出 :政治改革的导向存在民主化和法治化两种选择 ,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根据中国的国情 ,也参照新加坡、香港“有法治缺民主”的成功经验和俄罗斯等国“有民主缺法治”的惨痛教训 …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法治及“服务型政府”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从法治的视角观之,“服务型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笔者认为,既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的能力,也要提高领导干部多说“法治话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10,(15):7-7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长杨树平认为,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就很难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面对新形势,要充分发扬创新精神,促进法治建设稳步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为民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3,(48):20-21
法治化近年来一直是深圳改革发展的“关键词”。12月3日,《深圳市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为深圳法治城市建设绘就“路线图”。《方案》共提出3个阶段19项专项行动,确保到2015年深圳的法治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制度伦理观古已有之,并且早已形成“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局面,本文仅就先秦时期法家制度伦理观予以探讨。管子认为法律是对人性的必要约束,商鞅认为,法治是治理天下的根本,韩非子认为治国必须依靠法治。古人们对制度伦理的思考与论述是非常可贵的。它对我们今天完善国家的社会制度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吴黎静 《领导文萃》2014,(14):21-22
我国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全部行政法规、规章都由行政机关执行,因此,能不能把执法权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然而,推动执法权人笼并非易事。本期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您认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时,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应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发展、破解矛盾难题、推进社会转型.领导干部只有恪守法治思维和方式,才能远离诱惑,领导改革发展、实施依法治国,方能收到实效. 当前,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各类矛盾聚集繁杂.针对众多社会深层问题和重大社会矛盾,有的喜欢找“偏方”、走“捷径”,把土方法、土政策当作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有的只唯上、不唯法,导致“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有的对敏感棘手问题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退让,错失良机;有的人治大于法治,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废法现象时有所见,导致一些矛盾被激化,隐患被埋下.原因虽然很多,但仔细分析,往往都能找到法治意识不强、法治思维不健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日前率先全面启动的“法治浙江”建设,与党的十六大以来该省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和文化大省等重大决策,有机构成了浙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法治浙江”,关键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十一五”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时期。我们期待该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努力建设高效的法治政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姜作培 《决策》2009,(8):40-41
调查显示,就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51.3%的村千部认为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4%的村千部回答“说不清楚”,只有44%的村干部回答是正确的,认为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该怎样理解法治?对于法治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一种把法治看作实现国家秩序或社会治安的手段,另一种认为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需要而对国家权力施加必要的限制。前一种法治观是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从上古时代起,明天道、察民意、“制而用之谓之法”1的统治工具论观念就已经深植人心。后来的文人策士们说得露骨一点的,则谓“设法度以齐民”2;说得含蓄一点的,则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3,“务以德善化民”4。总而言之,法律只是用来管束老百姓的。虽然到了近世也可…  相似文献   

14.
时事政策     
权威观察“双规”制度也需要遵循法治原则“双规”作为一种反腐败利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治乱用重典的非常之举。如何将其纳入到法治轨道,一直是中央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5月15日的《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认为,自诞生之时起“,双规”其实就在发生变化。1998年6月到2001年9月,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日前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更要依靠的是制度优势和环境优势。下一步,深圳将把“一流法治”作为最为显著、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立法创新,最大限度创造“制度红利”,确立法治在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率先探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院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将省级法治单位创建活动与队伍建设、公正司法、法制宣传、司法为民相结合,深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法治化建设。今年6月,被平安法治湖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全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7.
“问题链”教学法主要是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聚焦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现实问题,以问题为逻辑起点,建构“问题链”。本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以“问题链”教学法为出发点,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教学设计,并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问题链”的教学设计进行合理反思,提出“问题链”教学法要促进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辩证统一和要以专题教学法增强材料选择的多样性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座改革开放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风向标”。最近,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南方日报》上撰文指出,深圳全面深化改革要统筹推进市场、政府、社会、法治“3+1”综合改革,率先构建制度先进、充满活力、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宪政理念下的“法治”在内涵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倡“无为而治”,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有限政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常用"前所未有"来描述深水区的中国改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涉激流,行险滩,靠什么冲破观念障碍、纾解发展之困?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国改革破浪前行,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深刻总结,也明确指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