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于"年画"一词,如果寻经觅典,应首推清道光二十九年瓮斋老人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书里介绍的"新年十事","年画"即是其中之一。他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  相似文献   

2.
作为建安诗坛领袖的曹操,他开启现实主义创作的先风,成为汉魏诗文革新的一代鼻祖。本文拟从其诗文特点及其对当时、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寻曹操对汉魏诗文革新的影响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3.
胡燕 《科学咨询》2007,(15):78-79
作为建安诗坛领袖的曹操,他开启现实主义创作的先风,成为汉魏诗文革新的一代鼻祖.本文拟从其诗文特点及其对当时、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寻曹操对汉魏诗文革新的影响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4.
黄金旺 《秘书之友》2008,(10):15-17
张溥少年时代虽然喜欢读书,但记性不好,读过就忘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即每读一篇文章,就抄写一遍,朗读一遍,烧掉,再重抄一遍,又朗读、焚烧,如此反复,坚持七遍,直到记牢、背熟为止。因为这个缘故,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就叫《七录斋集》。他这种独特的读书方法使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最终成为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他的那篇《五人墓碑记》成为《古文观止》的名篇之一,被选编者评为“当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  相似文献   

5.
虽然原来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附件和版记的编排做了规定,但是由于语焉不详或规定过于呆板,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各单位公文中的附件和版记编排五花八门,许多秘书工作者对此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比如,转发通知的版记究竟应在哪个位置,有的说应在被转文件后另贴白纸专门放置版记,以确保"版记放置在公文的最后";有的说应放置在转发文件成文日期之后、被转文件之前;有人甚至提出"斩头去尾"的办法,即去掉被转发文件的眉首、版记,放置文件版  相似文献   

6.
正据4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湖南省株洲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清纯原本还算是名学者型官员,博览群书,但自从信佛后,只看佛书,每年必到四大佛教名山拜一遍,每到所谓的观音"生日",他必吃一天斋,甚至到后来,每天出行都要算一卦,看看往什么方向走"吉利"。谢清纯似乎是在信奉佛教,其实质却是在搞封建迷信。不仅如此,他背后还做着龌龊的事  相似文献   

7.
正王跃文的作品因对权力与腐败的精辟剖析,对腐败现象的深刻揭露,对正面官员形象的积极肯定,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执著期盼,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围绕其长篇小说《大清相国》对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塑造,以及如何看待"清官""贪官",如何认识道德自律与明纪严法的重要性,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道德自律,与制度建设同等重要记者:您的长篇小说《大清相国》再现了三百多年前的官场  相似文献   

8.
张秀珍 《决策探索》2008,(16):75-76
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人(今属江苏省东台县),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1年),是明代一个伟大的平民儒学宗师.王艮成年后师从王阳明,一生不喜著述,存世的语录、诗文、杂著总共不到1.4万字,这在宋、明思想家中极为罕见.理论上,王艮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淮南格物说"和"安身尊神论";现实生活中,他始终抱持"出为帝者师,处为天下万世师"的气魄和志向,一生"学不厌,教不倦".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学人师从门下、续其学说,最终形成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思想派别--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称的"泰州学派".  相似文献   

9.
南宋学者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对“汉二帝治盗”的故事作了对比性的简要评述。他所评述的治盗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年前,可是对我们现代的领导者仍然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不传苦     
苦多乐少,本是人生常态.但何以待苦,不尽相同. 清代学者屈大均就视苦瓜为果蔬界的君子,理由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苦瓜是苦的,煮了也是苦的,但同苦瓜一起入锅的食材,不会沾染苦味.这说明什么?自己苦,却不传苦,"自苦而不以苦人",这就是君子之德.  相似文献   

11.
我想起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在《学记》中曾提出过施教的方法,即"到(导)而弗牵;强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师对学生,要善于诱导,不能硬牵着鼻子走,要启发学习兴趣,不能压抑积极性,要引导独立思考,不能代替结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在于在课堂上用知识把学生死灌出来,也不在于花大量的时间去搞题海战术苦硬练出来,而是要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  相似文献   

12.
晏子与车夫     
正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堪称一代贤相。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虽然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经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接连三次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的巧妙应对,使得楚王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体面。  相似文献   

13.
《仪礼·士昏礼》是《仪礼》中士礼的重要一篇,记载的是士娶妻的礼仪。其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述的是成婚前的各种礼仪。第二部分成婚及成婚以后的各种礼仪,是《仪礼·士昏礼》的中心部分。以上的两部分就是《仪礼·士昏礼》中《经》的部分,而余下的部分则为《记》。从《经》和《记》的关系来讲,《经》应该是圣人所做的,被钦定了的官方经典,而《记》则是后人对这些经典所做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同样《仪礼·士昏礼》中《经》和《记》的关系总体上也是这样的,本文即以此为主体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朱元璋的重要助手,刚毅多谋的刘基在朱元璋逐鹿中原及明朝初年的国家治理中曾发挥过重要的辅佐作用,朱元璋以张良视之。刘基在明初被封为"诚意伯",正德年间被誉为"开国文臣第一",后来在民间更是逐渐被神化,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刘基辅佐朱元璋的历史典故中,领导秘书、单位副职、班子成员等带有领导助手性质的人员,都能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借鉴。一、至诚若神,突出"诚意"二字刘基一生以诚意立身、立言、立功、立德,被朱元璋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入门向导。多年来,我教课文时,总象写文章那样,因文,因时,因人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先声夺人”创设美的意境,唤起学生的无限情趣,激起学生强烈“乐知、乐学”欲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实现。一、引用诗文佳句。自古以来,伟大祖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流派之多,家数之众,体式之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如《全唐诗》收录了二千三百多人的作品《,晚清诗记》收录了六千一百余人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引用诗文佳句作为课前导语,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刘邦的胆气与正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刘邦既是一个无赖,也是一代英主。而从一个无赖变身为一代英主,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他过人的胆气和正气。先说胆气。刘邦以一介亭长加入群雄逐鹿的行列并最终后来居上,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其过人的胆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史记》载: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一次远远地  相似文献   

17.
<正>马周的《陈时政疏》不仅得到唐太宗"称善久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马周》)的激赏。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这篇《陈时政疏》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这篇文章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一篇奏疏,何以跨越将近1400年的时空,引起中国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柳赫 《领导文萃》2015,(4):56-59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对少年李嘉诚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李嘉诚的许多优秀品德就是在这深厚的家学中得到了培养。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甄选的文官八贡之一。知识决定命运李嘉诚三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等诗文,正是幼童时代的启蒙读物,使李嘉诚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4岁的李嘉诚因生活所迫,来到茶楼打工,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回到家后,他还要就着油灯苦读到深夜。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内容。"《标准》非常强调语言的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桩历史公案。欧阳修"露章劾"狄青此公案需从《哨亭杂录》中一篇短文"宋武臣"说起,其原文如下:"有宋一代,武臣寥寥,惟狄武襄立功广南,稍有生色,仁宗置诸(任命他负责)枢府甚为驾驭得宜。乃欧阳公露章(给皇帝上奏折同时予以公开发表者)劾之,至恐其有他心(担心狄青有篡位野心),岂人臣为国爱惜人才之道?狄公终以忧愤而卒。其后贼桧(秦桧)得以诬陷武穆(岳飞)者,亦袭(是学了)欧阳故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