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力     
正义,强力——遵循正义的东西,这是正当的;遵循最强力的东西,这是必要的。正义而没有强力就无能为力;强力而没有正义就暴虐专横。正义而没有强力就要遭人反对,因为总是会有坏人的;强力而没有正义就要被人指控。因而,必须把正义和强力结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认为正义问题不应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思辨,而应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正义理论的现实化就是国家善治的实现。国家实现善治的意义在于对正义价值的践行。正义国家善治的核心命题在罗尔斯看来就是:善治即正义。善治就是要在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之间作一个合理的平衡。罗尔斯没有对善治作专门的论述,但从他的正义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善治思想主要是从国家治理的微观领域考察善治的可能、善治的核心、善治的延伸、善治文化的传承等,进而在宏观上回归到作为国家伦理范畴的正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裁量作为行政的手段与正义或非正义之间并没有固有的关联。裁量治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裁量的手段实现正义价值。因此,立法机关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立法克制,赋予行政机关一定限度内的裁量权。在行政过程论的指导下,从实体和程序两个进路桥接裁量与正义,并通过司法的跟进对遭际质疑的裁量效果予以审查,使正义的裁量效果得到再一次的验证,非正义的裁量效果得以纠正。由此,裁量正义得以最终证成。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8,(3):118-118
结了婚的人"当一个人错了就认错的时候,他是个聪明人,但是当一个人对了也认错的时候……"演说家还没有说完,"他就是一个结了婚的人!"听众中,一个怨愤的声音说道。  相似文献   

5.
雷军 《领导文萃》2014,(17):37-39
<正>小时候读《西游记》时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跟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麻烦不就少多了吗?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经历了这些总算明白,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否则,取经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唐僧究竟有什么东西是孙悟空没有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是一个领导者,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  相似文献   

6.
沉思录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身上。因为,当你有这种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所以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思想行进中抑制一切无目的和无价值的想法,以及大量好奇和恶意的情感:一个人应当仅仅使他想这样一些事:即当别人突然问:“你现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才是公正的,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我们不能随便把人投进监狱,除非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否则就是不公正的——这背后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力资本会受到随意的破坏,人们就不会有积极性去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懒惰和无知就会成为世界的常态。我们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除非给出合理的补偿,  相似文献   

8.
虽然淡于党派意识,但叶公超有自己的正义和良知。当日本人的炮火逼近北平,他无法再从容下去。“一二·九”运动的时候,他在清华大学当教授。  相似文献   

9.
陈亦权 《领导文萃》2010,(13):114-116
在纽约布鲁克林西大街有一家商店,老板是一位老实本分的中年人,认识他的人没有一个说他不好的,但是很奇怪,商店的销售状况就是好不起来。每个月除去店面租金和商品成本后,就所剩无几了。  相似文献   

10.
谢东明 《办公室业务》2013,(13):228+232
文章试图从美国一贯奉行的战争伦理观——"正义原则"的角度,确认正义战争的基本标准和构成要件,重新考察美伊战争的"正当理由"、整个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而对战争的非正义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美国现实战争的非正义性与美国正义战争观背道而驰,提出战争伦理应承担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历史使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人做出抉择,自己必须在道德和利益之间选择一个的时候,无论他的选择是对是错,就他的行为本身而言,不应该拖拖拉拉,更不能犹豫不决。一旦有所顾忌,那么行动就会受到影响,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庞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到底是怎么样的?很复杂。一方面他想要建功立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军事家;另外一方面,他又想做一个在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换取地位和名誉。然而,他既不够光明磊落,又不够心狠手辣,他没有坚持以实力来取胜,也没有把狠毒心肠坚持到底。他想要除掉对他有威胁的人,又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在战国时代称雄…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正义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其生成逻辑在于:没有意识到或者无法察觉到城市空间具有政治性,不会产生改变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状况的意愿和行为;虽然意识到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但采取自愿服从、容忍、默认或顺从的行为,使空间不正义状态持续存在;采取空间抗争的方式试图改变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状况,但囿于选择方式失当、力量对比悬殊等,城市空间不正义依旧存在。实际上,资本、权力和文化是导致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基础,城市空间正义缺失是一种系统性的、结构性的不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当将公平、民主、多样性作为矫正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价值原则,通过公平的空间资源配置方式、民主的空间决策和参与机制、多样性的文化空间和公共空间建设变革不正义的城市空间状态。  相似文献   

13.
冯仑 《领导文萃》2011,(7):100-102
管理自己永远最重要 一个管理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一个人印了名片当上总经理之后,你会发现他开始抱怨别人,似乎管理就是管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只要管理不好就是别人的错,反正自己没错。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没有任何区别,“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因此,个人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正义与非正义暴力电影片段对青少年攻击性认知的启动状况,以便对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用BPAQ问卷筛选出高低外显攻击性的被试,再以正义和非正义暴力电影片段作为启动刺激,以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研究正义和非正义暴力电影片段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电影片段对被试都启动了内隐攻击性。电影片段类型*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电影片段类型*攻击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影视作品中含有的暴力内容、血腥打斗和残杀场面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认知、敌意情感和攻击性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所以说,放弃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波兰尼说过: 我们能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通常情况下却说不出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这就是波兰尼的劳动保护用品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的多”(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他指出:“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时至今日,学者们对隐性知识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一次在与一个沉浮官场多年,给多名市委一把手当过秘书、秘书长,自己又干过多个部门一把手的某市局长闲聊时,听到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一个人一生没有干过一把手,就永远不会真正看清官场内核里面的东西。别看一些号称写官场内幕的流行小说写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些皮毛现象,因为这些人没有当一把手的经历。回顾这些  相似文献   

19.
快乐     
从前有一个人,生活快活,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使他感到高兴,就是看一棵小草,他也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20.
海豚微咨询     
《经理人》2013,(2):10-10
张建国提问:80后.90后怎么管? 80后、90后的年轻人不差钱,有些人不想学太多的东西,要自由。给他安排岗位,他很快可以接手,但一旦重用他,他对这个工作岗位好像没有太浓厚的兴趣,马上又跳槽。这是我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