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蒙古——卫拉特人历史上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卫拉特人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一事。自此,卫拉特部中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僧人,并出现了一些名僧,如咱雅班第达等。在咱雅班第达返回故乡以前,卫拉特部宗教阶层中也产生过享有一定声望的僧人,例如英藏呼图克图就是。他在托忒文及藏文文献中除此称呼外,还被称为温萨活佛,在清代文献中也被写成“尹札胡土克图”和“尹咱胡图克图”。 在托忒文文献德迪的《蒙古根源史》中记载有:“著名的温萨呼图克图是佛祖生前大弟子的转吐佛”。但其中没有交待有关他转世的详细情况。而藏文文献《汉蒙藏史略》则弥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不久,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即总结这次运动的经验教训。他说:“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若其形式,则殊多缺点,殆犹大辂之仅有椎轮,本植之始见萌坼也。”①变法“形式”究竟有那些“缺点”,梁启超未作深论。笔者以为,戊戌变法运动过多、过早地卷入经学纷争,便是“殊多缺点”之一种。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以及反映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著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非但未在戊戌时期起到真正意义的思想解放作用,反因其负面影响,成了变法运动正常运行的思想障碍。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7理论与晚清的经今… 相似文献
3.
陈建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
笔者在《晚清“诗界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提倡者考辨》(载《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一文中,既已考定“诗界革命”乃梁启超于一八九九年冬所提出,并证明旧说——这口号是夏曾佑、谭嗣同或黄遵宪在戊戌(一八九八)前提出——之误,就有必要对“诗界革命”的开展过程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探讨,由此作出的评价将更接近于客观事实。“诗界革命”的进行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己亥(一八九九年)十一月至壬寅(一九○二年)冬季,是它被提出并向上发展的阶段;自此后至乙巳(一九○五年)是它由盛而 相似文献
4.
云南蒙古史研究中的两项史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蒙古族研究中的重要依据《都元帅府修文庙碑记》的内容在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 ,将“至元”误作“至正” ,以至于基于此的研究出现年代上的混乱。本文通过考证古籍和现存的碑刻 ,对此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5.
丁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5):152-154
开明函授学校在中国教育史和出版文化史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界对此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已有的史料认为其创办时间为1933年夏季,停办时间为1934年冬季,这一说法已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综合考察《申报》和一些教育类文献资料对此的记载,可以确定其创建时间是1932年4月,正式开办时间是同年5月,其停办时间是1935年2月-3月期间。开明函授学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继续深入发掘相关文献资料,给予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有幸得到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滕邦康整理的、东京大学法学部近代日本法政史料中心所藏《井上雅二日记》及其卷末的有关记述.日记从明治三十三年五月到八月,对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前后的情况多有记叙,保存了许多重要资料.井上雅二(1877-1944年),日本兵库县人.1898年7月以东亚会干事身份来中国游历,在北京碰上戊戌政变发生,帮助王照和梁启超脱险出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运动作为一种思潮与洋务运动有根本性区别。前者鼓吹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君主立宪,这是资产阶级民主的特定内容。而洋务运动却毫不涉及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其宗旨在于“练兵”,对资本主义立国之本的各种创造,则闇无所知。在经济上,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认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他们陆续开设一批新式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引进近代技术,实行雇佣劳动,但数量少,规模小,产品很多不纳入流通,封建国家机器直接掌握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分配权,因此,它们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时,处处仰仗外国的鼻息,封建买办性极其浓厚。企业内部,等级制度取代了大生产内部的有机联系,权力和行政手段压倒了科技知识的权威,封建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戊戌变法90周年,由中国史学会、广东史学会等12个单位联合发起并组织的“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2日至16日在广东省南海县和新会县两地召开。围绕“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这个主题,对中国近代史上这场重大的改革运动及其杰出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的改革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新的评价。一、变法的性质与会代表基本上不再沿用“改良主义”的提法,但在戊戌变法是否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并进一步对改良和革命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重新加以认识,比较一致地感到:判断一个政治运动地位的高低,一个政治主张的优劣,不应以是否使用暴力、是否最为激进作为标准,换言之,也就是不能以是改良还是革命作为标准,而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历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戊戌变法运动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究竟是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良?在学术界曾一再出现过热烈争论,大多数同志都认同其性质是属于社会改良。然而前不久,有的论者又提出其性质属于社会革命而非社会改良的新议。对此,笔者因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浅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一)不能将洋务派与顽固派等量齐观该文作者(以下简称“该文”)一再将顽固派与洋务派相提并论,并把两者一律视为“血腥镇压”戊戌变法运动的元凶巨憝。其目的在于突出维新派的“革命性”,表明它与洋务派没有任何思想上、行动上的联系与瓜葛。那么,洋务派与顽固派是否是一丘之貉呢?答… 相似文献
15.
弄清历史事实真相,是对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我国考据之学源远流长,硕果累累。唯近些年来,考证却被一些人认为是“雕虫小技”而遭鄙视。史式教授积数十年之功力,就太平天国史上许多隐而不显以及被曲解或费解的史实,择要进行考证,以《太平天国史实考》为书名,收集50余篇考据文章,由重庆出版社刊行,这无疑为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增添了牢固的基石。 笔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维新运动的研究,多限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而对社会生活方面注意不够。为抛砖引玉,本文拟对这一时期维新派倡导移风易俗的主张、实践活动,以及移风易俗兴起的原因等问题,略作探讨。 一 维新派倡导移风易俗的首要内容,是反对重男轻女的种种封建礼俗,主张兴女学,解放妇女。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一)维新派继承和发展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把它从空谈变成实际的政治运动,并且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组成了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二)维新派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三)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提出了设立议会的主张,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四)他们组织了超出资产阶级界限的爱国主义运动;(五)维新运动既敌视农民又代表农民利益。戊戌维新运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资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劳动阶层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斗争。文章还论述了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戊戌兴办学堂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线是社会近代化。它是近代中国社会在与西方的冲突和交往中发生的封建社会日渐没落和资本主义因素日渐成长的过程,这既包括社会结构诸要素的转型,也包括社会文化和心态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激发,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感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洋务运动的受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他们的改革主张中将兴办近代学堂,主动向西方学习和吸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和思想,改造国民意识作为重要的方面提出来,在实践上创办了一批维新学堂,开始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结构方面推进近代化发展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戊戌维新派的婚姻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资产阶级的文化高度对中国封建婚姻陋俗进行自觉地文化批判是从维新派开始的。显然,中国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革是促使维新派产生新式婚姻观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我们仅从婚姻文化的视界来探索问题,那么维新派的婚姻观与国人在若干时间内接触到西方婚姻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当时的外国传教士在戊戌变法前后,在鼓吹变法、宣传西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在总体上是支持中国变法的,其原因在于:改革教育制度以便传播西学和宗教;影响士大夫阶层,来控制中国;扩大经济上的利益;中国军民的抵抗;基于对中国官僚体制腐败的认识,只有变法才能维护既得利益。然而,外国传教士对中国变法的热情,完全是出于为本国的资产阶级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