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主角莎拉长久以来被标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但为人们所忽视的是,莎拉抗争的原因、方式及最终得到的自由都是与男性紧密相连的。莎拉看似是走在时代之前的独立女性,但她并没有能够摆脱父权主义的影响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和自由。  相似文献   

2.
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是女性获得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前提,这种意识在辛亥革命时期日益彰显和确立。主要表现为自强自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的觉醒;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彰显等方面。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之所以在辛亥革命时期呈现多种深刻表现,是时代造就的结果,是社会的催化与女性自身解放诉求的结果,对当今女性的发展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仍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对被废黜的英国王妃莎拉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莎拉自与安德鲁王子离异后曾一度感到绝望。她曾试图用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来排汇内心的苦闷,有段时间她还带着两个女儿出国旅游,住总统套房,逛豪华超市,毫无节制地“疯狂消费”。结果,当她走出“生活的阴影时”,已债台高筑。据统计,截至去年5月底,她已累计欠下了近700万美元的债务,而其中大部分债务则属信用卡恶性透支。据英国法律界某权威人士说,如果莎拉不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偿还债务,而莎拉的债权人如决定对她进行起诉的话,莎拉很可能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表现了人在一个荒谬、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所经受的焦虑、仿徨和苦闷。其男主人公查尔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名贵族青年,他既是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人,又天生有着自由的意志,背负着时代所赋予的枷锁而内心却充满了对维多利亚时代虚伪和做作的愤恨与不满,处于历史性的困境。查尔斯和自由的崇尚者莎拉相识之后,他们二人在寻求自由的道路上的不谋而合使他心中压抑的天生对自由的渴望之情一步步地被莎拉触动、点燃并燃烧,最终追寻莎拉而去。查尔斯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束缚下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到战胜自我的精神蜕变,最终突破了那个时代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作品中夏娃形象及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一生都挣扎在宗教与世俗矛盾情怀中的罗塞蒂而言,夏娃是荡妇和贤妻慈母的矛盾混合体,且在罗塞蒂的视野里,天下女性都是夏娃的女儿,天生都是另一个夏娃,罗塞蒂的女性观背后站的是夏娃这一世界上第一女性、第一母亲的形象,复杂、冲突甚至矛盾的夏娃的形象,促使其形成了现实与幻想冲突的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作品以当代知识女性试图突破传统价值观念、追求自由和人格独立以及寻求人生出路为主题,真实反映当代英国社会女性的生存境况.《夏季鸟笼》以叙事者莎拉的角度描述年轻女性面临未来选择的困惑,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小说表面上围绕莎拉日常生活展开,而真正的主线却是路易斯的人生选择和婚姻难题.德拉布尔在运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时大胆创新,并借助象征手段,暗示女性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逃脱宿命,而小说人物路易斯的独特价值应该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7.
但丁·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重要的诗人兼画家。本文试从当时英国社会的历史语境、罗塞蒂家庭成长环境、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思想的影响以及宗教救赎情结,来分析罗塞蒂女性审美救赎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婚姻保卫战》的热播,女权意识与男权传统这一经典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剧对传统的女性和男性形象进行了时代新演绎,弘扬了女性追求自由、反叛夫权的独立意识。表面上看是女权突围男权的成功典范,实则在故事讲述中流露出对男权话语的心悦诚服,男女平等的虚浮美丽背后却只是错觉。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性身体消费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费社会的来临,在商业机制的鼓动之下,女性身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消费"自由和解放"。表面看来,这是女性"自由的选择",女性身体的"自由和解放";其实质上是深受"美丽暴政"的凌辱,女性身体成了消费对象,女性的身体内涵发生嬗变,受强制程度比以往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在其喜剧创作中,通过女性对爱情、自由、平等及自身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歌颂了女性的勇气、智慧和美德,阐述了新的女性审美标准.文章还从审美的角度剖析了女性弱势地位这一现象的历史成因,论述了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由女性一词贯穿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始终,而《金色笔记》自现世以来一直被看作是高唱女性意识的范本。在自由女性各种社会生活经验误区的描述中,小说深藏了高于当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境界,在建构女性主体意识方面领先于其他女性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背景、女性地位的阐释,分析了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主人公路易丝女性意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于女性自由精神的束缚,揭示了女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的主题及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对烘托主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长篇小说应按照托尔斯泰而不是按照普鲁斯特的方向发展。”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个现代作家以现代观念描写托尔斯泰时代的作品,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某种参照。在这一观念下,现代作家一方面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认识社会,另一方面则应比自然科学家具有更睿智的社会观察力。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批评理论在文学作品分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意象在作品主题的体现上具有不同的价值。运用空间批评理论,从地理空间、结构空间、主题空间三个层面分析《黄色墙纸》的主题,阐述女主人公意识突然觉醒的社会背景,揭示19世纪末美国社会对女性思想的压迫和自由的束缚,剖析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独立自由不但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而且需要勇于反抗社会道德传统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制约女性发展的结构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女性虽然已经走向社会,广泛参与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并获得了诸如参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继承权等,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和歧视女性的现象,阻碍女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试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生育方式、婚姻家庭模式、社会化等结构性因素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时代新女性的吕碧城以自己的行动冲破了男女畛域,在近代尚显保守的社会环境下与诸多社会名流广泛交往,诗词唱和,其中尤与樊增祥、严复、袁寒云、费树蔚等人往来密切,她依靠自身的才情、人格和精神气度,获得了男性社会的友谊与尊重,从而在女性独立于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20世纪女性以平等自由的身份自立于社会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诗经》作为反映周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地位。《诗经》的作者、编纂者、注释者三者共同完成了《诗经》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及其所昭示的社会意义。本文拟从德与色、色与礼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以见出女性意识在流变的历史中的变迁,由此获得对《诗经》中的女性在这种流变中所处的地位更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妇女解放是"五四 "时期民主知识分子备加关注的一个问题.伴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婚恋自主已成为"五四"时代广大知识女性的自觉要求,"五四"时代女作家本身就是这样一些知识女性.文章从分析她们的作品入手,论述了女性自身对"自由"平等"的不懈探寻.  相似文献   

19.
明治维新及随之而来的“文明开化”让很多接受了中、高等教育的女性成了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但由于明治中、后期的维新政策以及冷酷的社会现实,让她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经历了迷茫、孤独、苦闷的精神历程后,最终还是回到原点——成为男性的附属物,在家相夫教子,根本没有自由,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20.
《简·爱》和《傲慢与偏见》都是英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塑造的不卑不亢的女性形象在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为平等自由的地位抗争不息,折射出19世纪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创作时代和背景的不同,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可以发现,《简·爱》这部作品比《傲慢与偏见》更加激进地表达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使女性从传统婚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