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得益于在文化市场环境下形成的由报刊、书店、出版社等"公共空间"构成的"文学场域".依靠文化市场机制运行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是现代性语境中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盖琪 《学术研究》2023,(10):153-161+178
从现代话语建构的角度看,“新女性”一词是在1910年代末到1920年代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出现的。晚清时期的“准新女性”话语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女性”话语虽同为以女性为能指的现代性修辞,但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女性”话语的发生联结着不同时期新知识分子在现代化想象方面的范式嬗变,即从晚清新知识分子的国家主义现代化想象到五四新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现代化想象的范式嬗变。立足于全球视野,结合概念史分析方法,重新审视“新女性”话语在中国文化场域的发生逻辑,有助于理解启蒙现代性框架下个人主义论述在中国社会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有助于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个人发展理论所展现的积极前景。  相似文献   

3.
略论现代中国的“反现代性”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进程,始于上世纪中来,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反现代化思潮,都是迫于民族危机的压力,西方文明的挑战的条件下产生和蔓延的。它们构成了20世纪中国的重要思想、精神、价值背景和资源,并作为一种原创性的“卡里斯码意识”和支援意识,程度不同地进入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思潮和“文本”,影响和预测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反现代主题和叙事。  相似文献   

4.
城市/乡村小说几乎涵盖了小说艺术观照社会生活的全部,但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小说普遍存在着重乡村、轻城市的倾向。为此,以场域为视角探讨现代城市/乡村小说理论与创作上的流变及互动关系,对于总结现代城市/乡村小说的创作特点,分析其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董丽敏 《社会科学》2007,1(3):174-183
近年来的文学期刊研究常常和“公共空间”理论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思路下,像《现代》杂志这样的文学期刊其倾向总是被简单归结为“去政治化”,从而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空间”。但是,通过对刊物宗旨、编辑方针、作家群落、批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可知,在左翼与右翼之外建构文化场域是《现代》的现实生存策略,在“去政治化”的表层之下隐藏着的“文化政治”才是《现代》杂志基本立场所在,从而认为《现代》杂志摸索出了政治与文学潜在的曲折的结合这一不发达国家特有的文学范型。  相似文献   

6.
革命老区临沂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奇迹。临沂当地没有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原料资源,但是,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从场域文化环境角度探讨临沂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试揭示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在现代创业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否定性回应。中国“五四”文学思潮和新时期文学思潮属于启蒙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包括“两结合”)本质上是新古典主义,而在“五四”以后和新时期也产生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作家身处各种各样的场域关系之中,包括文学生产场域和文学权力场域在内的文学场域,是影响和限制现代作家最为主要的场域关系.由于卖文为生的身份特征和生存特征,文学场域对现代"自由撰稿人"作家的影响和限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包括时间定位与空间定位。前者涉及对现代化历史阶段的时间持久性的认识,后者涉及对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或参照系的现实性的认识。只有时空结合的历史定位,才能使我们对一般现代性有正确的把握。而现代化的时空定位特征,决定了现代化运动是国家间相互学习、仿效、竞争与超越的无休止的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10.
朱国华 《河北学刊》2005,25(4):139-146
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理解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布迪厄对文学场的历史发生的理论阐述。就法国文学史而言,这一过程经历了文学场获得自主性、出现双重结构以及生产符号财富三阶段。但文学场并非一个超稳定结构,它面临的内忧是,美学革命的体制化会耗尽它的话语资源;面临的外患是,文学场总是不能摆脱政治、经济资本的操控。但问题是,布迪厄对作为一种普遍性文学建构的文学场的描述是否准确?布迪厄把文学场理论限制在发达国家,那么,它超出欧美之外是否仍然存在一定的阐释效用?事实上,布迪厄本人并没有反思性思考他从属的第一世界的学术位置与他的学术观点之间的语境关联。  相似文献   

11.
文化问题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文化已不再作为剩余变量被排除在社会考察视角之外,对此我们要有足够认识;然而文化又仅仅是考察社会历史的一种视角,一种不单独起作用、不起决定作用的视角,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避免陷入文化决定论的思想苑囿.  相似文献   

12.
张宝明 《学术界》2005,(2):68-78
由<新青年>招惹的"文白之争"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话题.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也一直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转型与进步的标志予以认可和首肯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由那一缕由"白话文"招惹的现代性思绪带来的偏至,倍感话题的沉重.在我们共享现代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招致的致命"自负"以及其他予以充分的提防.毕竟,现代性的两副面孔潜存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3.
道路问题是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第一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答既不能采用摆事实的经验主义方法,也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历史叙事,而必须从对现代文明之本质界限的历史批判入手。由于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一种源自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更由于这种文明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已经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自身的界限,所以中国要想拥有自己的未来,就必须在学习、消化、吸收现代文明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一种不同于现代文明且优于现代文明新型文明。  相似文献   

14.
民生是先秦社会理想追求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反专制的民本色彩和民众关怀.虽然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被边缘化了,但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民生问题又突出起来,形成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现代性的悖论使民生问题日渐与社会主义相共呜,它本身的乌托邦色彩又使之具有一种超越性和批判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解决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联系,确立了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经典时期的三大社会学传统采取吉登斯所谓单一动力的模式来把握现代性,即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宏大视角,将社会结构与系统作为描述的对象.20世纪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文化从社会研究的边缘,跃升为主流位置.这种社会学的文化转向,意味着采用文化视角解读现代性的可能性,然而早在19世纪,处于社会学边缘位置的西美尔便是这种文化转向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近代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代曾经发生过文化精神的转向 ,即对发展的动力性的追求 ,它是中国社会获得现代性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这一历史性转变在哲学领域 ,曾经由不同的哲学派别 ,从自然界的客观法则、主客体交互作用、德性主体的确立和创造性等路向作了理论建构。现代社会需要自身的动力 ,现代动力式文明的弊病则需要批判。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五常是极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王岱舆也提出五常范畴,但他对五常范畴所作的文化理解与儒学的理解不同,其内涵直接演变为伊斯兰教的五功。通过对王岱舆的五常范畴的文化理解及其原因的分析及反思,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岱舆的文化目的性及其先见或前理解都指向伊斯兰文化,他的文化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伊斯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代性"在中国仍是未完成设计的议程,因此用"公共空间"表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似乎更切题旨.自晚清以来,中国的文化"公共空间"以现代大众媒体、物质性的公共构造以及具体的公共文化事件,共同见证了中国"现代性"进程.而1990年以来对"现代性"的反思,则直接引发了当代文化公共空间的裂变.  相似文献   

19.
"物"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词,也是它的基石,但要站在变与不变的立场上对待唯物史观,不变的是它的基本理念,变的是"物"的具体形态.而就"物"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言,也不是单一的和绝对的,尚有人类的精神及其外化形式渗透其中.要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抉择,这本身就是成问题的思维,因为人类社会的构成方式和维系过程是极为复杂的,绝非单一的质料与精神所能决定的了的.即便在对"物"的研究上,也应该把分析的规定与规范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是"与"应当"之间寻找其相互过渡的内在逻辑,把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结合起来.既然"物"是流动的,那就要深入而全面地分析现代性语境中的"物"及其流动形态.总之,要在变与不变之间(态度)、"心"与"物"之间(原则)、分析与规范之间(方法)和现代与后现代之间(语境)看待、对待和引领流动的"物"和唯物史观.在原则指引下、在方法指导下、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见出唯物史观之"物"的诸种形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概念的基本理解,并尝试从文化思想角度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表征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别是在此语境下对“人”的理解作了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