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朝时期,三吴地区的宗教信仰有些受外来移民的影响,有些则是由自身激发、转化、延续、继承而来,其中道教文化信仰的源头便可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此后又潜流涌动,到齐梁之际,在其西南部边陲地区孕育诞生了直到隋唐时期还有广泛影响的著名道教世家栝州叶氏家族。叶氏家族在六朝及隋唐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三吴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如果单纯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便很难反映当时的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2.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以“宗派”为主要存在形式,这在学界一度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但关于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时间、宗派数量、特征以及各宗的形成问题一直异说纷呈,到20世纪末,甚至有学者质疑隋唐“宗派”的存在.这些讨论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对“宗派”存在的质疑,不仅是对中国佛教史上隋唐以来佛教存在方式的历史事实的省思,而且是对百年来佛教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路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宗派”问题质疑依据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对隋唐佛教“宗派”存在及其存在方式的重新厘定,需要就“宗派”描述对中国佛教的适用性作出回应.而“宗派”是否适合描述中国佛教隋唐之后的生存状态,首先在于中国佛教在隋唐之后的发展,是否具有迥异于六朝佛教的态势;其次在于“宗派”能否概括和说明这种总体发展态势.对隋唐佛教“宗派”存在方式的认识,要考虑到佛教宗派形成的过程性.宗派佛教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还处于一个建设期.顺应着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逻辑,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是一个冲突和会通并存的过程,以会通化解冲突,成为隋唐佛教宗派发展的基色.  相似文献   

3.
自孝武帝以来,刘宋财政日趋依赖扬州东土诸郡(三吴、吴会).在政治上,孝武帝将浙江东五郡划出扬州暨王畿范围,造成一州两格的格局.景和、泰始之际,东土诸郡在会稽的主导下起兵,便是孝武帝改制的反向后果.孝武帝以来建康朝廷的王畿化使东土诸郡与建康之间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这是东土士族、豪强的地方势力在战后得以留存的重要原因.控制东土诸郡的宋明帝以中制外、重构了政权,但东土诸郡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宋明帝时期,浙江东五郡在扬州之内仍被区别对待.泰始五年(469)蔡兴宗主政会稽,浙江东五郡与建康朝廷良性互动,孝武帝改制以来扬州一州两格的局面才稍有改变.  相似文献   

4.
宗瑞冰 《阅江学刊》2010,(6):104-107
江南文学是以江南文化为背景和依托的,张籍诗歌对江南地域文化的反映、摹写,以及江南音乐文化的因素对张籍产生的影响等,深刻体现了张籍诗歌的"江南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江南地区的历史研究,近年来已成一门显学,然以往研究者多从经济史角度着眼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则着重于江南地区历代王朝体制下的政治地位的探索,以求对江南地区的历史地位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释奠礼是在学校内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仪式,是我国古代官方学校重要的制度之一。它源于先秦,发展于汉魏六朝,到唐朝时期基本完善。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在这一象征着国家尊师重教仪式的发展过程中,师的政治地位呈下降之势:由师者不臣到师者亦臣。这是由皇权在教育领域内强化集权、儒学主导地位丧失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作出修正,认为近代农业经济存在过密化现象的条件是小农劳动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相似文献   

8.
中晚明江南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城市化因素和区域文化双重作用改变着各个阶层的主体结构与精神生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思潮的演进,左右着文学生产与消费走向。以"皇甫四杰"为例,他们用诗文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变革的诸多细节,特别是社会心态、现实矛盾与精神问题;城市化因素也给他们的文学活动、精神面貌、审美意识及诗文的主题题材、语言风格、体裁样式等方面带来新质。  相似文献   

9.
日本移植中国佛教过程中,存在选择的侧重角度,因而出现变形现象,以适应日本国情。最澄入唐学习的天台宗,是远离长安的江南佛教。最澄片段引进了"非中心地区"的江南佛教,使日本可以对其进行自由改塑。掌握了这种教义,进一步改造之,则很容易实现日本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隋唐史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有数百篇,著作数十部,要对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非易事。本文主要对2005年我国大陆地区隋唐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正确评估当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隋唐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介,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隋唐史研究的发展做了展望,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温晓梅 《生存》2020,(14):0221-0221
班级管理就像一个平面,由许多的点构成,班主任要脱身于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就必须抓住过程中的几个重点环节。如何创设人性化班级管理环境,作为班主任老师应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教育理论,设计具体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总结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探索符合班级实际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吴子林 《阅江学刊》2011,(2):94-100
“文革”时期的文学理论是在“两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文艺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畸形产物,国家凭借其示范机制培养政治信念以实现政治认同。作为“样板戏”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的理论总结,“根本任务”、“主题先行”和“三突出”等负载了极左的政治理念,使文艺成了“形式的意识形态”,丧失了自身的力量与尊严。  相似文献   

13.
汤克勤 《学术交流》2012,(4):168-172
吴趼人作为布衣之士,自视为"中国一分子"。他拥有知识分子的独立自由品格和社会责任意识,又不可避免地留有传统士人的烙印。吴趼人唾弃八股士和"名士",主张"恢复我固有之道德",通过参与江南制造局的实业、主持各小报笔政、创作大量小说作品等途径,进行着士的近代转型。在普通士人向知识分子的近代转型中,吴趼人具有标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俭是侨姓士族政治之领袖与学术文化之代表,参掌选举,地位显著.王俭用人,对江东本土人士一再压制,在学术上对江东学者屡有讥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意识.对此,江东名士反应强烈,甚为不满.王俭如此,目的在于维护东晋以来侨、旧传统之政治格局.但宋齐之世,社会急剧变革,无论是地域社会,还是其他阶层,皆因缘附会.因此,王俭与南人的冲突,正显示了南朝宋齐之际社会历史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法制生活中的“官当”“八议”及防治——从隋唐“官当”“八议”制度说起张龙平“官当”“八议”观念起源于中国的隋唐刑律中的“官当”“八议”的思想,影响甚远,以致于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的社会主义法制生活中仍可窥见一些阴影,对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和政治生活有着不...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论著研究有明显的发展。不论原著的辑注,还是原理的阐发,都多有建树。然而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都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作家艺术思维空间的拓展,在感受、理解、表现生活的角度方  相似文献   

17.
任健  聂科记  Jason T.Clower 《孔学堂》2023,(2):78-90+187-196
牟宗三早年提出的“良知坎陷说”,主要受其师熊十力的“良知是呈现”影响,但“客观的悲情”的引发也是其形成的关键。“良知坎陷说”真正的理论困境并非“良知”不能“坎陷”,而是选择以阳明“致良知”为嫁接点导致的对“工夫论”的忽视并由此引发的“发生学”问题以及“良知本体”无法创生具体客观存在物的问题。而张载之“两层结构的宇宙论”正好可以从根本上对治阳明“物”的合法性问题,“物”的产生由此有了终极根源,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了形上根据。因此,从阳明回到张载,可解决“物”创生的合法性问题,也可借此思路再反思牟宗三早年的“良知坎陷说”并为其寻找一新的理论突破口,进而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体系如何“开出”和安顿“科学知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且发展规模与日俱增,但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不容乐观,究其缘由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问题,总体表现为“热”“冷”两重天、专业发展境遇不佳。本文从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认同、学校专业设置与投入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了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杨琳桦 《浙江学刊》2002,7(3):214-219
巴赫金以思想对话揭示复调类型的基本特征 ,是复调小说理论史上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但不能因此把复调艺术的内涵完全归结为思想对话。思想对话式复调原则对现代小说欠缺艺术涵盖力 ,在现代语境下有理论上的局限。本文从分析复调概念入手 ,认为对位是形成思想对话的前提 ,也是复调类型更为本质的特征。从复调艺术的对位特性来看 ,复调类型的适用性远远超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 ,并在现当代展示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赵环 《社会福利》2009,(7):57-58
美国精神医疗领域的"去机构化运动" 1960年,约翰·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肯尼迪总统的妹妹原本被认为是智能发育障碍,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接受了额叶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