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所谓“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 ,弄虚作假虚报浮夸 ,已被列为腐败行为之一 ,为国人所痛恨 ,也是当前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在数字上打假的首选目标。于是好象给人以错觉 ,似乎虚报浮夸该罚 ,瞒报少报无所谓。甚至于有人觉得 ,统计部门不是要挤水分吗 ?我瞒报不正合你意 !岂不知《统计法》规定 ,如实上报统计数字是公民、法人应尽的义务 ,虚报也好 ,瞒报也好 ,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都是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 ,同样该罚 !本文披露的案例 ,给故意瞒报者以警示 :瞒报亦违法 ,照罚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界人士都关心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担心浮夸风的泛起,而且事实上确有不少地区已经在这个浮夸的孽海中越走越远,统计数据被随意扩大或缩小,这是法律所不容的.但是除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个怪圈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笔者近期在农村中走访了部分乡镇的领导、办事人员和村民们,深感农村统计的方法制度及相关的因素也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几个最突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3.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行得通江苏省沛县化肥厂邓芝芳《中国统计》第5期刊登了王毅同志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行得通吗”一文。读后笔者认为王毅同志的观点只是表面现象和大道理而已。我想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供参考。首先,从统计管理体制来看,是条条管业务,块块管...  相似文献   

4.
向“浮夸风”宣战[本刊讯]目前,统计数字质量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除统计技术、方法、统计经费短缺影响数字质量以外,更为突出的是一些领导干部与统计人员为达到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浮夸、瞒报统计数据,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农村工...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是基础完善法制是关键──关于“我国统计数字”的调查与思考《人大建设》记者黄凌《河南统计》通讯员张海霞目前,统计数字的质量是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有人认为,统计数字质量堪忧,虚假浮夸严重,难以遏制。究竟如何看待统计数字的质量?数字虚假浮夸的根源在...  相似文献   

6.
统计数据不实:虚报、瞒报、诸报、漏报现象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统计打假已不再单是统计部门独家的事情,纪检、监察、司法等相关部门的铁拳也已经开始砸向这个领域!统计打假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和惩戒犯罪、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充分发挥统计在宏观决策和社会信息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从根本上杜绝统计制假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数据的水份,那么我们必须从制假源头人手,弄清“水份”产生的原因和源头所在方能事半功倍、正本清源!提起统计数据的虚假和“水份”人们很自然的便会想到“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类人为制假现象,如果…  相似文献   

7.
我们曾有过迷惘,有过困惑,大跃进时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改革开放初期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助长了社会疯狂浮夸、数字腐败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8.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行得通吗?王毅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该报记者撰写的名为“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文章,作者列举了经过实地调查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某地方政府为达到国家规定的农民负担额不得超过其纯收入5%的要求,编造出4.95%的数字,实际情况是...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统计法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相当普遍,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法行为时常发生,“官出数字”和“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地方GDP注水引致人们对统计工作的诟病。统计数据的失真,严重危机统计工作的生命,使统计的监测和预警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目标落空。人们不禁要追问:  相似文献   

10.
蔡茂雄 《中国统计》2005,(10):20-21
在当今整个社会“诚信危机”呼声日高的大环境下,统计诚信也成为了许多人关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统计数据与领导政绩挂钩后,“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人总认为统计数据是假的。加之社会上一些人对统计工作、统计知识的不甚了解和一些新闻媒体乃至文  相似文献   

11.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就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过去的二十年,党和政府为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采取很多措施,做出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这个“毒瘤”还没有彻底根除,“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问题是: 一、《统计法》尚不健全。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其社会背景,随着时代的发  相似文献   

12.
统计工作也要讲政治童友光(富阳市统计局局长):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对工作在统计系统的干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以为,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对我们统计部门来说,具体体现在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上。近几年来,一些重要指标由于各种干扰而导致了失真、失实.虚报浮夸之风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对此,广大统计工作者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止虚报浮夸现象的蔓延。戴忠家(浦江县统计局局长)。作为一名基层统计部门负责人,一方面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相似文献   

13.
“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是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在统计部门工作多年,深切感到虚报浮夸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为集中突出,危害极其严重。本文力求从统计工作角度,试对虚报浮夸问题进行剖析,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虚报浮夸问题的表现及危害从近几年统计违法行为检查情况看,经济领域假情况、假数据、假政绩屡有发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弄虚作假手法五花八门,虚报浮夸愈演愈烈,已经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和危害。(一)虚报浮夸的表现虚报浮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多报,二是少报,…  相似文献   

14.
统计“虚报浮夸”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中央、国务院把根治浮夸之风提到了反腐败的高度加以治理。日前 ,全国统计局会议提出 :2000年将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严禁用虚假数据骗乌纱谋取经济利益。“浮夸”之风已令人震惊据统计 ,浮夸最严重是总产值指标统计 ,问题较为突出 ,据某课题组研究 ,1994年国家统计局对不变价工业总产值进行审查 ,在地方统计部门挤“水分”的基础上 ,一次挤取水分高达7000亿元。浙江省挤掉不变价村及村以上工业产值“水分”1217亿元 ;河南省挤掉的“水分”占乡镇企业工业产值高达30% ;山东省…  相似文献   

15.
深究目前统计数据失真、水分重的原因:一方面有部分领导、单位或个人不重视统计、法制观念淡薄、随意篡改统计数据,以及企业基础工作薄弱、统计人员不稳定、素质差等外在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存在于统计部门自身的内在因素。诸如统计方法制度不完善、统计人员知识面狭窄、相关知识缺乏、执法中不敢碰硬等等。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政府统计部门要想在根治浮夸、打击统计违法行为中站稳脚跟,在搞准统计数据上取得成效,那么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存在于自身的、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各种问题,俗话说得好;“正人先正己”,只有自己站得直、走得正,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那种受利益驱动,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之风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中又有所抬头,任其发展,将会误导决策,败坏党风,损害群众利益。一、当前应虚浮夸的特点1.普遍性。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几乎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浮夸现象。笔者最近参加“路教”队,在基层听到一位多年从事乡统计工作的同志说:“来真的,肯定交不了差,弄不好,还要挨板子。”当问及村人均纯收入是如何计算出来时,80%的村干部都讲不清,说是“上边要,下边报,准不准,天知道。”2集中性。虚报浮夸风虽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主要集中在干…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统计正面临着挑战。统计要发展就需要改革、需要转换职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统计在地方政府。在企业中未能得到普遍的重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时有发生。可以认为,统计工作已滞后于经济改革的发展。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四点:1.统计服务对象单一。在企业中,统计工作常被看作一是为上报统计报表,二是为领导同志写工作总结报告用的,与企业经营管理毫无关系。这样,不免造成一种错觉,统计只是一种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与微观经济管理毫不相干。实际上,统计在微观经济管理所显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各级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统计部门来讲,要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讲真话,抓实情,力戒弄虚作假和虚报浮夸。本文拟就近几年统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肤浅看法。 一、统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上的缺陷。《统计法》第6条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领导和监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本法和统计制度。” 也就是说,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者既是统计法律的监督对象,又是统计人员的领导者。作为各级政府的下属机构人员,统计人员直…  相似文献   

19.
官方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事实,从管理体制、机制、法制、调查对象配合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进行博弈模型分析,提出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005年3月“两会”期间称:有些省市数据质量不实,导致省市数据之和大于国家。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万亿元,增长9.5%,而全国各省GDP合计数比全国多2.58万亿元,相差18.9%,按加权计算GDP增长13.4%。统计管理体制滞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尤其是近年来,强化干部考核,行政干预加剧,“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愈演愈烈。尽管官员追求政绩的根源是制度安排的缺陷造成的,但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却被官员们低成本地利用了。由此可见,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统计数据公信力下降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关系发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