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解韬 《人口学刊》2014,(1):54-63
婚姻家庭状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对于残疾人,婚姻含有生存的意义,家庭是他/她们生活的主要载体,甚至是生存的唯一依靠。但残疾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问题,是全社会应该关心的一件大事。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研究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成年残疾人口婚姻状况的重要因素包括就业状况、家庭收入状况等经济指标。另一方面,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与其本身的残疾程度以及因残疾带来的自身理解与交流能力的差异、与他人相处能力的好坏、对于社会的参与能力的差异等有显著关系。此外,性别、户口性质、教育程度等基本人口特征指标也显著影响到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2.
婚姻家庭状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对于残疾人,婚姻含有生存的意义,家庭是他/她们生活的主要载体,甚至是生存的唯一依靠。但残疾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问题,是全社会应该关心的一件大事。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研究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成年残疾人口婚姻状况的重要因素包括就业状况、家庭收入状况等经济指标。另一方面,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与其本身的残疾程度以及因残疾带来的自身理解与交流能力的差异、与他人相处能力的好坏、对于社会的参与能力的差异等有显著关系。此外,性别、户口性质、教育程度等基本人口特征指标也显著影响到成年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3.
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其社会保障需求与制度及政策之间的缺口很大。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帮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上给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对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和需求开展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汇总数据,通过与城市残疾人进行的横向对比及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进行的纵向对比,分析我国农村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我国大陆目前有残疾人口5164万,平均每5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何发挥这部分人口的作用,实现其价值,这不仅是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问题,同时是一个重要的人口经济课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在人口学界还没有引起人们充分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残疾人口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残疾人口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和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中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意愿及其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供给与利用情况,并利用"服务链"的理论进一步探讨目前我国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负担问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研究老年人口负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人口年龄“数学结构”的一般分析上,而应该对这种数学结构背后所代表的具体的社会和经济含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试图运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口经济负担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且从老年人口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两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不同类型,以及我国当前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分布状况,提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当前我国老年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个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我国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即从增长转向福利。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未来半个世纪江苏人口总体发展状况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揭示了未来江苏人口具有出生人口先增后减、老年死亡人口逐年增加、总人口由缓慢增长到负增长、人口负担系数不断加重以及劳动力资源非常富裕的发展趋势。在深入分析未来人口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江苏未来面临的人口问题要围绕走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的道路,完善老年人口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等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9.
代际经济流动方式与我国老年人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化,老年人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人口老化的原因、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状况及文化背景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重点和方法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我国老年人口问题的重点仍然是养老问题,而养老问题的重点还是经济问题。据1992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1991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中,没参加工作或未享有离退休制度的占被调查者的26.3%,在享有退休待遇者中,月退休金收入在150元以下者占88.3%;农村则有94.2%的老人未享有离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老年人口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女性老年人口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利用五普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女性年人口的基本状况,包括:人口特征、社会特征和经济特征等,并与四普时的相关状况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女性老年人口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According to Chinese Food Safety News,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as organized and formulated the Provisions on Food and Drugs Administrative Penalty Procedure (Hereinat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visions") to regulate tb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toCarry out the administrative ptinisbment authority;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社会增权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观点来看。苏州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受到了传统“生活补救型”残疾人保障观的束缚,应该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残疾人保障新模式,以增进残疾人的市场行为能力,使其融入社会生活,同时重建苏州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 flexicurity index for disabled people by using Italian regional data. To this purpose,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based on a composite index denoted as Mazziotta-Pareto Index. Our results show that Northern Italy regions show a higher flexicurity degree than Southern Italy ones. In addition, by estimating an augmented matching function, we verify that flexicurity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employment for a disabled person. In particular, we test that the flexicurity indicator that gives more weight to the economic independence of disabled people represents the indicator that most favors the labour match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assesses the quality of work of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in Italy using the ISFOL PLUS (Participation, Labour, Unemployment, Survey 2010 Questionnaire, where the data refer to 2009. In particular, we develop a multidimensional indicator of quality of work within the fuzzy set theory.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show a different mechanism of determinants of quality of work for disabled and non-disabled people: while for these last ones seniority seem to highly contribute to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work, institutional factors, like Law 68/99, whose aim is the regul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ppear to play a bigger ro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core for quality of work for disabled people. For medium and high levels of score of quality of work, education appears to play a similar role for disabled and non-disabled people, as the incidence of people with high quality jobs corresponds to people with a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However, for disabled people who are in low quality jobs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ppears to be irrelevan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emerge with respect to gender among disabled people, where women appear to be in higher quality of work scores than men; no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emerges for non-disabled people.  相似文献   

15.
老年残疾人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认同是老年残疾人精神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北京市老年残疾人入户访谈调查相关资料,对老年残疾人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特征、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其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老年残疾人的身份认同主要集中在个体认同、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认同与社会身份认同等四个方面;老年残疾人的身份认同对其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影响;弱化老年残疾人的弱势认同,增强老年残疾人的集群认同感,优化老年残疾人的社会人身份认同感,是改善老年残疾人精神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东退休老人社会适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志强 《南方人口》2006,21(4):19-27
在广东较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迁时期,退休老人社会适应问题更加显现。本文主要利用广州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和住养老院退休老人的访谈资料,分析评价了退休老人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表明,退休老人社会适应总体状况一般,但不同类别的老人对不同内容层面的适应状况差异较大;应采取多样性的措施提高退休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咏 《南方人口》2013,28(4):56-63
关于影响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精神健康因素的解释。基于“压力-应对”模型,强调照顾者的精神健康受到照顾压力的影响,而在此框架下,照顾者的性别差异议题受到较少关注,本文试图解释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的性别角色存在何种差异,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据予以检定,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照顾者相比较,女性照顾者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照顾者,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也低于男性照顾者。在照顾压力和社会支持方面。男性和女性照顾者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孝道文化方面则未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照顾者的性别差异,对于女性照顾者而言,社会工作者应在临床上促进其正向体验并减轻照顾负担,及早处理她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龄失能老人居住方式直接影响到长期照护服务质量,通过对211位高龄失能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理想的居住方式与现实的居住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高龄失能老人理想的居住方式是与家人同住,而现实的居住方式则是入住养老机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经济与社会支持因素对高龄失能老人理想居住方式有较大影响,而居住地、婚姻状况、儿女数量等多因素阻碍他们实现理想的居住方式,使他们不得不居住在养老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应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将照护服务递送到居家高龄失能老人身边,同时提高机构照护服务质量,使身居养老机构的高龄失能老人在接受专业化照护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居家的温馨,以实现高龄失能老人理想的居住方式,满足他们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调查所获数据,介绍震区致残者的基本情况,对其生存状态和需求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地震致残者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其住房状况较差,婚姻问题多样,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较低,社会保障力度相对薄弱,其中农村地震致残者的问题尤为突出。整体而言,由于特惠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其核心需求满足低,长远需求与供给存在一定程度错位。另外,心理康复工作不完善使其全面康复得不到保障。针对地震致残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独生子女伤残状况及对计生扶助政策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娜 《南方人口》2010,25(3):51-56
利用苏州市吴中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资料,对独生子女伤残状况及这些家庭对计生扶助政策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七成独生子女伤残时的年龄在15岁以下,其中先天残疾占51.3%;重度残疾比例超过五分之二;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独生子女合计占比近六成;残疾后生活难以自理者比重接近三成。进一步分析发现,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最需得到的帮扶依次为: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提供生活补助、为伤残独生子女父母提供养老保险补贴、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救助水平。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