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伟大祖国的大家庭内,除了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族以外,截至目前为止,巳被确认的还有蒙古、回、壮、维吾尔、苗、彝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民族成分十分复杂。是我国民族情况的基本特点之一。但是全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由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还没有完结,一些尚待识别的民族成分还未确定,所以,确切数字尚难回答。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壮族传统体育既体现了壮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更与壮民族物质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壮族传统体育与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打铜鼓、打扁担、踩风丰、蚂拐舞、抛绣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例,探讨了壮族传统体育与稻作文化的关系,分析了壮族传统体育在稻作文化中发挥的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以外,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仡佬等11个民族.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以及灿烂的民族艺术瑰宝,形成了独特的粤西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小聚居大杂居的多民族地区,其文化均呈现原生民族文化与跨民族播生之地域文化等多维特征。前者,如土家族《梯马歌》(含苗族古老话、侗族大歌、西南彝志等);后者,如多民族认同的《还傩愿》(含铜鼓、腊染、芦笙、地戏、(太阳出来照白岩)等)。本文拟通过分析土家族《梯马歌》,以证《还傩愿》非土家族文化,并对民族杂居区原生族文化与跨民族播生之域文化予以粗略比较。  相似文献   

5.
民族经济共生关系是共生哲学视野下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藏彝走廊地区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的形成与演进是该地区民族和谐共生关系形成的重要基础和纽带。基于藏彝走廊地区长期存在着民族经济互补共生的客观现实,在该地区发展的整体性和各民族互利共生等新的研究视角导引下,对该地区多民族经济共生系统要素、促动因子、共生模式及其演变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藏彝走廊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的演化是共生民族、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了经由点共生模式、间歇共生模式演化发展而成的一体共生模式是进一步优化藏彝走廊地区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最佳范式,是推动此多民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最优路径,进而为我国其他多民族聚居区共生关系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九个少数民族和几十万未定民族成份的人口。到1980年止,全省总人口27,766,71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694,94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11%。 全省现有9个地、州、市和87个县。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瑶、壮、仡佬、土家、满、自等46个少数民族。据抽样调查,1986年末全省总人口数为3025.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为952.5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31.48%。全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418个自治乡。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的省区之一。计有苗、瑶、壮、侗、彝、回、水、京、仡佬、仫佬、毛南十一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各族又有不同的支系。由于它们居住环境的不同以及受外来文化影响深浅的差别,就形成了各色各样纷繁复杂的民族风俗习惯。禁忌食俗就是这些众多风俗习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广西各少数民族部分禁忌食俗的概况及其来源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时期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南又是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我国境内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祖国地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元、明、清时期进入西南地区外来人口的情况,十分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元代以前西南地区居住着藏缅语族氏羌系统的白、彝、纳西、基诺、景颇、傈僳、拉祜、阿昌、怒、独龙、普米、苗、瑶、藏等族的先民和百越系统壮、傣、布依、水等族先民及南亚语系佤、德昂、布朗族的先民。元代以降,蒙古、回回、契丹、汉等民族人口先后进入西南,使西南地区增加了新的民族成分,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就此问题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10.
以云贵川彝汉文献资料和彝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穿插行进,交互印证,力图勾勒出婚嫁、丧葬、劳作及铜鼓等彝族原 生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有限的资料范围内对彝族仪式音乐、劳作音乐及铜鼓音乐做一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西南部的大、小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个彝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尤以汉、唐、元、清四个王朝统治时期尤为突出。其中,清王朝经营凉山彝区对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许多问题迄今仍有继续探索的必要。本文拟就清王朝在经营凉山彝区时,对所谓的“夷患”以及采取的措施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雷州换鼓曾被誉为天下四绝之一,但人们对雷州换鼓是什么却争论不休。从民族学资料中,我们发现了雷州换鼓的真义。雷州换鼓包括:把铜鼓送往雷州府、换成雷州雷神庙的龙凤灵鼓、再运回原地三个环节。其原因是:雷州雷神闻名于天下,中国有了"铜鼓出在雷州府"的公论,南方苗、彝、土家等民族都有到雷州更换铜鼓的遗迹。  相似文献   

13.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1400万人口,瑶族铜鼓舞是瑶族文化的精华,它广泛地流传在瑶族民众之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影响深远的群众性文化娱乐项目,并在兄弟民族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桂西北的都安、大化、巴马、东兰等地,瑶族铜鼓舞更是广泛普及,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每逢红白喜事,瑶族同胞便跳起铜鼓舞,以示庆祝或者哀悼,或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保护的现场观察,采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法,对田林木柄瑶铜鼓舞在申请区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探讨民族文化传承中地方政府和村寨民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百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一位,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民风纯朴的田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壮族的北路壮剧的"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歌圩、三月三歌节,壮族纺织与蓝靛染布等传统手工技艺;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蓝靛瑶抛沙包、盘古瑶服饰等,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  相似文献   

16.
汉藏羌彝走廊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是多民族生存、迁徙、交往的重要区域,区域内诸多民族的大量文化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存。其中,走廊内多民族的同源共祖神话是积淀着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直观的叙事文本。走廊内的诸多民族的同源共祖神话体现出:多民族对同根共源的认同,多民族对区域共生的认同,多民族对文化区分的尊重;同时,结合大量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挖掘和提炼出汉藏羌彝走廊多民族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且以神话形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彰显和传扬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红水河流域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青蛙的故事传说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说明青蛙对壮族先民曾经有过的心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其实用价值更大。红水河乃至整个壮族地区对蛙的崇拜其实是壮民族生存文化的具象性思维,而舞蹈、铜鼓艺术形式则是壮民族对生存文化的审美体现。  相似文献   

18.
多民族的乡土文化,是绚丽多姿的中华民族文化交响乐变奏曲上的音符,每个音符都闪烁着炎黄文化的光辉。由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杨德鋆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纳的彩色角——勐腊的乡土文化》一书,正是一个璀灿的音符。该书全面、系统、扼要地再现了西双版纳勐腊傣、哈尼、彝、瑶、苗、壮、布朗、拉祜、基诺、佤、回、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多民族共存共生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层面的互动交流,它是基于一定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而共生思想应用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则意义重大。藏彝走廊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一个时空缩影,是研究多民族经济共生的典型范例。文章在对该地区不同时间多民族经济共生空间形态及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得出该区多民族经济共生的时空演进模式,并通过经济共生制约因素的浅析,提出了有利于多民族经济共生的持续稳定优化路径,以期达到对多民族地区经济共生特征的一般性规律研究,为我国多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力求新常态下的多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藏彝走廊是我国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沟通联系的通道,东西方向则是藏族与中华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地区,是民族交汇接触的关键区域和枢纽,在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价值。藏彝走廊的民族格局是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的。透过藏彝走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可以发现一个明显事实,我国各民族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联系,这既体现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也体现于各少数民族之间。藏彝走廊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接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智慧,是一笔珍贵财富。藏彝走廊的各民族交往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